135班——007不写就出局

11.7今日话题【关于孩子教育】

2018-11-08  本文已影响34人  小小雁儿

每天的今日话题分享,是我们这个月的活动。目的第一是让大家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参与思考讨论,第二活跃群的氛围,第三,如果感兴趣的话题战友们也可以做为写作素材……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孩子教育!分享人:三组组长秉娴战友,分享时间:2018年11月7日!

秉娴:咱们班应该是有很多已经做了爸爸妈妈的父母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经验也会有一些迷惑的地方,那你觉得特别好的经验,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取取经也别谦虚分享出来呢,大家才能更好的了解彼此。

我先抛砖引玉一下。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四个经验,是我实践过很长时间觉得非常有效的。其实我说的这几个经验呢,大家都知道也很普通,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就真的是特别的管用。

第一,也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批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不批评这件事,应该是父母种在心里的一个信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谁都一样,犯点错误是太正常的事情,人不可能一点儿都不犯错。而一个小孩,我们要想让他改好的话,就得鼓励他。即便他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以善意的语言去提醒,让他知道你和他是一波的,而不是对立的。

比如,我家小孩犯错误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说:“嗯,嘎嘎,你看你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合适啊?”或者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换个不同的语气叫他:“嘎~嘎~”(加重的拐弯音,跟平时不同,但语气是强调,不含责备的情绪),只要我这样一叫,他就会知道,妈妈是在提醒我呢,我可能做的有点不好了。但是妈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我。

所以,只要孩子意识到了,就可以了,这是最重要的,别管他能不能马上改过来。那么,随着他的成长,他自己内心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他就有能力去往好的方向发展,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一旦“主动”改正,这类错误就不容易再犯,因为是自发的,而且在逐渐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他还会积累自律和反省的能力。

第二,多表扬,多鼓励,多赞美!

是的,谁都喜欢听好听的。在这点上,大人和小孩没有任何区别。当他做一些事情,哪怕做的不好的时候,你也要用一些真实而且真诚的语言或行为,变个方式的去鼓励他。

举个例子,比如说昨天晚上孩子有一些作业拖得比较晚,都快11点了还没写完。是因为他之前太喜欢看课外书了,然后动笔写作业就比较晚。这时候呢,我不能因为他拖延而批评他。

我也知道,他当时写作业的质量其实并不高,十道题里可能得有三四道错误,但是我也不会因此而批评他。

因为即便批评也很晚了,也没有时间改了。而且他会不开心,不开心呢,睡觉就睡不好,转天又会影响上学,那样形成恶性循环。对他不好,对我也不好。

于是,我就换了个方式表扬了他,我说:嘎嘎你看,虽然现在都这么晚了,但是你却还能卯足劲儿,把最后一点没写完的作业写完。你真是挺棒的!我虽然有点困,但我也愿意一直陪着你。

他听完我说话,就感觉挺舒服的。挺舒服的就可以了,然后赶紧洗漱,睡觉,至少能睡一个踏实觉。至于落下来的功课,后面慢慢补,也许他还有他自己的方式呢。

当然,关于放学之后的时间管理,我们也是在逐步调整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会有起伏,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之,表扬孩子,也得是一个信念。

因为得到妈妈真心的认可,他会满足和充满安全感,他才有力量去改变。

第三,日常生活中,做他的得力助手。

为什么要做他的得力助手呢?因为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他不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在走向自立的过程中。

这个前提下,我们不去干涉也不去帮助,而是给他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让他独立去做。做的过程中,他遇到一些问题和需要帮忙的地方,就会想起来求助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再选择是直接帮助他,还是只对他指导一下。

做他的得力助手,实际上就是把生活的主动权交给他,让他主动的承担和拥抱自己的责任,越来越好的独立起来。同时还要学会寻求帮助,向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的一些人力、资源寻求帮助。

总之一句话,要的时候再给,他会成长得更快。

第四,为人处事方面,做他的榜样。

我想,这个就是言传身教的意思了。

关于孩子的人格、品质、价值观的培养,还有为人处事的一些准则,我们不用做太多的传递,而只需要做好自己。生活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多多陪伴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情,经常聊天,一起玩儿,孩子会看到我们的样子,然后潜移默化的,他就会知道,我身边的爸爸妈妈是这样的,慢慢的,他心里也会形成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

爸爸和妈妈,就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我们自己就先养成那样的习惯。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

简单的小结一下我今天的四个小建议。

一、不批评。

二、多表扬。

三、日常生活中,做孩子的得力助手。

四、为人处事方面,做孩子的榜样。

今天上午的分享结束了。也希望能够从大家那里学到更多的做法,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更好。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

王雪芬:非常赞同秉娴的这四点。另外,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亲子旅游、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游戏等等,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的陪伴方式是错误的,例如将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长期塞给孩子玩,无底线满足孩子物质愿望以及在陪伴中不停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等。

甚至有些父母对陪伴孩子不当一回事。每当孩子说:“陪我玩一会好吗?”家长总是回答:“我哪有功夫陪你玩。”

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父母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移交给爷爷奶奶等第三方。

也有一些父母说:“我不懂怎么教孩子。”然后,把孩子送到社会培训机构学各种兴趣班,以为“投钱”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还有些父母只是“陪”在孩子身边,并没有用心去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

这些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都是不利的。

李冬艳:谢谢分享!看着简单的几点,实际上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秉娴分享的那个做作业的例子很棒,一般情况下,家长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抓狂得不行了,和前几天的新闻里有因为督促孩子做作业搞到心梗的那个妈妈相比,我觉得秉娴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办法真是厉害,向你学习。

这个其实也是情绪管理的一部分,一般人在那个时候肯定来情绪,肯定会很火大,而情绪一失控,所带来的肯定是一系列的负面结果,秉娴战友当时有没有过一点点的生气呢?

秉娴:谢谢亲的鼓励,做作业的事就是昨天晚上刚刚发生的。我的原则是往未来看,再决定现在怎么做。当时肯定容易生气,烦躁,甚至跟他发脾气。但是那样做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更加睡不好觉,因为发脾气是最消耗彼此的能量的,与其发火,还不如换个方式,保存体力,让他先高高兴兴的睡一觉呢。

因为我今天白天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状态不好去上学,也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

以前发过火的,但是没有正面效果。我分享的第一个,我觉得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条,就是“不批评”。真正做到不批评,需要修炼好长时间。但是一旦做到,或者做到90%以上,那益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乐茜:鼓励和表扬也是一门学问, 不表扬天赋 ,表扬努力。

秉娴:不批评和赞美,说着简单,做起来太难的两件事。如果能够结合起来一起用,实在是管用。

嗯,表扬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表扬他通过行动实现的。

乐茜:控制型父母:这样的父母经常会通过威胁的方式逼孩子顺从,比如"我数三声,你就放下手里的玩具过来吃饭",被控制型父母对待的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会变得很懦弱,缺乏自信,因为从小被父母控制,或者控制欲非常强,然而一个人控制欲越强,能被他控制的事情反而就越少,他会非常痛苦。

放任型父母: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这样的父母会任由孩子哭闹或者撒泼打滚而放任不管,总想着等孩子折腾够了再说。被放任型父母对待的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极度缺乏团队归属感,而过度的具有依赖性,对吸毒、网络等很容易成瘾。

贿赂型父母:我觉得有很多父母都会不自觉的采用这种方法,孩子有情绪哭闹的时候通过给孩子买玩具带孩子看动画片等办法来解决,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时候通过给予一些奖励来刺激或者激励孩子。书中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被这样的父母对待的会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来自内心的动力,做任何事情都来自外力,都需要别人给他一个确认,比如,他感受不到做一个好孩子本身的乐趣,他的乐趣可能来自于父母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他感受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他学习成绩优异可能来自于可以获得奖学金。所以,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事情本身的乐趣,永远都需要有人给他外部的确认,永远都需要有人外部激励他去做事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丧失人生的意义,会觉得抑郁,没意思。

父母忽视低估否定孩子的感受:我们真的特别容易选择性忽视低估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摔倒了,你会说不疼不疼,快起来没关系,比如他非常喜欢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你会不以为然的说没关系,再给你买新的,比如孩子刚吃完饭没多久说饿了,你会说你不是刚吃完饭怎么会饿?你知道经常这样对待孩子,他们会怎么样么,他们也会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包括你!这会让他在与他人相处时造成大量沟通的矛盾。

秉娴:谢谢亲!也希望班上同学多分享自己的秘籍,互通有无,激发灵感。

李益勤: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打算把‘不批评,多表扬鼓励’打印一张贴出来,警示自己,哈哈,这个做到真有点难!

11.7今日话题【关于孩子教育】

每天一个话题,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