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想去凡尔赛宫深度旅行,这本书不能错过
凡尔赛宫,这个在中学教科书里看到过的名字。如今,随着我国出游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他们在凡尔赛宫的游客照。
可是,在浏览这些清晰的照片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人只是停留在景点的表面,比如很多人用“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等概念性词语表达感受,真正能深入地了解凡尔赛宫历史或是物件陈设背后故事的人很少。
这个,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人是去旅游,有人是去旅行。
凡尔赛宫,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它的营造和使用主要和路易十四有关。路易十四在二十三岁亲政之前,经历了叛军的混乱,两度被巴黎人民赶出去。这些事在他的心理留下了阴影,甚至认为“巴黎是不安全”。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贵族们叛变,路易十四耗费巨资营造了凡尔赛宫,命令贵族们迁入居住并经常地参加宫廷举办的宴席、晚餐和庆祝活动,以此削弱贵族的力量。
那么,路易十四以及他的继任者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贵族精英们在凡尔赛宫里究竟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最近,我读到一本书可以提供参考答案——法国对外文教局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傅雷出版资助计划共同资助的《大门背后——18世纪凡尔赛宫廷生活与权力舞台》。从资助出版的两方来看,这本书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法国国家档案馆,受到官方的认可和肯定。
《大门背后》主要从住宿、膳食、水源、取暖、照明、清洁和洗衣六个角度揭开了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三代君王的宫廷生活。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并不容易。作者威廉.里奇.牛顿是一位历史学家,专注于凡尔赛宫廷盛衰史二十多年,先后出版四本相关的书籍,是一名颇具实力的凡尔赛宫史专家。值得一提,中文译者曹帅的研究领域为法国博物馆学,法国文化博士毕业,这本书的译文非常的通畅,很好读。可以说,《大门背后》是两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结晶。
路易十四有一句名言“朕即国家”,自诩权力是来自神。那么,一切的权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上,廷臣们想要得到他的宠信,就得烧钱地打扮自己并经常出现在宫廷的各种活动。那么,问题来了,王室成员和廷臣们的吃喝拉撒、清洁、洗衣是怎么安排呢?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饮食问题。
作者在《膳食》一节里开篇坦言:在宫里生活,免不了讲究规矩,而规矩总是以等级和身份为标准。的确如此!凡尔赛宫的宴席就分为三等。
一等宴席是国王之家总管举办的“荣誉宴”。一天办两餐,下午一餐,晚上一餐,费用由国家支出。这种宴会设22席位,17个分配给国王的侍从,5个给身份高贵的访客或王子。
二等宴席是大侍从举办。每天可以办两次,每次邀请12位宾客,这些宾客都是“国王旁边有身份的人”。
这两类宴席都是在王宫里举办,菜品非常的丰盛,王室一般称为“大宴”:8道肉汤、10道头盘菜、4道烤肉、8道中菜、2道沙拉、4道水果、6道甜品。参加宴席的人员吃不完,没有动过的菜,称之为“剩餐”,先是分给国王的九个做季度工的贴身侍从,然后分给另我五个侍从,每一个侍从有权邀请一个贴身仆人一起用餐。也就说“剩餐”可以填饱28人的肚子。如果“剩餐”还有剩,转手卖给“待水商”,经过转手再卖给市民、仆人之类。
三等宴席就是国王之家总管的次级宴,在大附属宫进行,一般邀请22位侍从、军人和文职人员。一天两餐,惯例是六道菜,一般没啥剩了。
除此之外,一些侍从只能领取一些用餐补贴。他们从皇家供应处拿到定量的鱼、肉、黄油或植物油、面包和酒,回家自己加工做饭。还有一些更惨就是低级待从,他们只能拿到一定的用餐补助,不足以支付他们在宫外餐馆用餐,只能买入廉价食品自己做饭了。
同样在凡尔赛宫出入的人,从饕餮鱼肉到填不饱肚子都有,正如作者在序言里说:“在整个18世纪,凡尔赛宫存在着一种不可逾越的矛盾。大门背后,伟大与卑微共存,排场与穷困同在,浮华与现实共生。”
按身份和等级设立的宫廷规矩还体现在住房上面,当然是身份和等级越高,房间的面积越大,家具越齐全了。等级低只能好几个人挤一间房,或者领取补贴到宫外租房住了。让人意外的是,镜子也是体现身份的一种表现方式,王室成员以房间里装的镜子越多为荣,这个也就难怪镜厅里装了三百多块的镜子了。
《大门背后》除了提示等级严格的宫廷的生活外,还有一些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
比如,路易十四死于足病感染,罪魁祸首是当时人们的观念:洗澡是无用。有人统计一下,路易十四一生也就洗过七次澡,体味又臭,他的情人们非常的嫌弃。于是,路易十四每天用一款香液喷洒盖住体味,香水居然是这样发明了。
还有,凡尔赛宫的厕所一年才清扫一次,臭味熏天,扑鼻而来的气味直接把人熏死了,还不止一个。为了解决臭味,供应商发明了鼓风机,还有人提议用醋清洁厕所等。
还有,18世纪还没有电,那么路易十四举办舞会用什么照明呢?答案是他的侍从点了两万四千根蜡烛。
现在,凡尔赛宫是一个旅游景点,游客们惊叹它的豪奢装饰。可是,看完这本《大门背后》,凡尔赛宫就是一个王宫,还是居住舒适度很差的那种。
最后,不得不说《大门背后》这本书的缺点:书中出现的人名和数据都是现场式,有一定的门槛。没有法国历史基础的读者,看起来就是云里雾里。
图——来源于网络。
文——灵林玖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