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眠日记(25): 浅谈幸福
(学员根据孙伟医生讲课录音整理)
大家好!之前有人问我:“孙老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人生怎么能幸福起来?”这个话题比较大。在讲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幸福?幸福有两种类型,一种幸福我们称之为鸿福,还有一种幸福叫清福。这个鸿福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你拥有的这些东西比较多,比如说钱,非常富有,或者你有权,当领导权利比较大,或者你有名,这个人名气大,当演员当明星。这些钱、权、名,这叫人的鸿福。什么叫清福呢?清就是清静的清,也就是说清静的那个幸福,就像写过这么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描述的是什么,描述的是若无闲事挂心头,这不就是享清福吗,便是人间好时节。有副对联写的也很: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些描述的都是享清福。所以人的幸福无非就这两类,鸿福和清福,看大家希望得到哪个福。我现在追求的是享清福,虽然当医生没什么钱,也没有什么权没有什么名气,鸿福没有那怎么办?享清福嘛,每天给病人看看病讲讲课,然后中午带大家一起做做冥想,早晨晚上也做个冥想,你看这不是享清福嘛。鸿福容易得到,清福不容易得到,也就是老祖宗讲:鸿福易得,清福难享。
不管是什么福,其实说起来都不容易,这就谈到我们今天的核心话题,如何得到这种幸福,不管是鸿福还是清福。我们古人经常讲,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这句话讲的就是看一个人他有没有这个福气,所以你有没有鸿福、有没有清福关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如何让我们幸福?增加我们这个福气呢?主要有三个方面,就好比我们的银行存款一样,我们把幸福比喻成银行存款。大家想一想如何让你的银行存款变得多起来呀?无非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清除负债,也就是把你那个坏账清理掉。第二个方面增加你的存款,往里存钱。第三个减少开支少花点。你看这个银行的存款不就多了吗,大家想想是不是。清理坏账,增加存款,减少支出,这是银行的一套体系。我们的幸福也是这一套体系。
首先讲第一个方面,清除负债或者坏账。如何清除呢?这是我们幸福的第一个方面,要学会吃苦,吃苦是我们清理人生坏账的一个过程,是还你之前欠的那个债的过程。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来看这个吃苦的问题,从我们儒家思想来讲呢,孟子讲过一句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看这是孟子讲的。吃苦其实是锻炼我们才干的,是增益其所不能。你受的苦越大,你才干越多。从道家的思想来看这个吃苦的问题,怎么看呢,老子讲过一句话叫做,“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家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吗,讲的是福祸相生,祸兮福之所倚,有了祸事坏事你的幸福就不远了,然后有了好事以后呢坏事可能就快来了,叫做福祸相生。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讲的就是福祸相生的道理。边塞有一个老头,他养一匹马,有一天这个马丢了,跑出去没有回来,一匹马在家里是非常宝贵的,结果丢了,坏事吧?老头很伤心,没想到过了几天这匹马又带回来了一匹小马驹,你看坏事变好事了吧?但好事一定是好事吗?不一定,这个老头有一个儿子,特别喜欢骑马,看到家里多了一个小马驹就想骑一骑,岂不知这个小马驹是一匹野马,老头的儿子上去之后马惊了,撒腿就跑,结果把老头的儿子摔了下来,腿摔折了骨折了,好事变坏事了,那坏事一定是坏事吗?边塞上战争比较多到处征兵,因为老头儿子骨折了所以征兵的人一看这个人不能打仗也就没有征去,大家知道古来征战几人回,打仗很多人都死在沙场上,老头的儿子因为腿骨折了幸免于难,坏事变成好事了吧。大家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上就了解了老子所讲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道理。刚才从道家思想来讲,我们再从佛家思想来讲人为什么要吃苦呢?谈到佛家思想就得大概普及一下,佛家思想有个核心理论叫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因果呢,就是说我们这一世你的所有情况都和你的上一世有关系,你这一世的情况和下一世有关系。所以佛家的祖师讲过一句话叫,“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知道你上一辈子怎么样,你这辈子承受的发生的就是你上辈子的事,“若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你要想知道你的来世什么样,那就看你这辈子怎么做的,来世不就知道了吗。所以如果从佛学的观点来看的话,我们这辈子受的那个苦,就是你上辈子遗留下来的债务需要来还,一旦你受了这个苦了,你就把这个苦给了了,所以讲“受了、受了”,你承受了,这个事才能了,如果不承受,那接着下辈子再去受去。所以不管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还是佛家思想我们都要去看清楚这个苦它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儒家讲的是这个受苦增加你的才干,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道家来讲福祸相生,吃了苦是为了迎接你的幸福。从佛家思想来讲受了受了,受了这个苦才能了了你这个债。所以讲完这个课以后大家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其实大家来我们这住院治疗不就是因为有这个苦吗。有失眠的苦,抑郁的苦,焦虑的苦,如果说听了我这个课以后你能够理解了这个苦的意义能够和这个苦和平相处了,不再和它对抗不再纠结了,你就清除了你那个幸福的负债,你就开始走向幸福的人生了。
刚才讲了我们幸福的第一个要素,要吃苦,那么第二个方面呢就是增加银行的存款嘛,你要想幸福,要增加幸福的积累。怎么样能够增加幸福的积累呢?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孝,孝顺的孝,第二个呢是善,善良的善。我们先讲这个孝,就是对你父母的这个孝顺,这是增加我们先天这个福气的根本的来源。你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老祖宗特别讲究这个孝的这个问题。拿我们儒家思想来讲,孔子在论语里就讲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后人把孔子和儒家的这些经典学说浓缩出一部作品叫《弟子规》,大家听过吗?弟子规开篇就这么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对我们一个人要想学什么东西他有个顺序的要求,首先学的是孝和悌,先孝父母。你看我们佛家思想也讲孝啊,他怎么讲呢?佛家讲拜佛吗,佛就说了,“不孝父母,拜佛无益”,“家里的父母就是你的在家佛,那个佛你都不拜,你拜我有什么用啊”,所以父母就是我们在家的佛呀。那么为什么父母那么重要?其实你观察整个的宇宙,这个自然界现象你就可以得知,比如我们一棵大树,这个大树怎么样才能长得粗壮,靠的是什么呀?靠的是根是不是深呀,根深了才能枝繁叶茂,放在一个家庭里来讲,如果我们人是树干的话,父母就是我们的根,你的根都不好你的树干怎么能好,你的树的果实怎么会好,大家明白了吗?要想树干好,根得好,所以我们孝顺父母其实就是往根上放能量,浇到了根,根得到了滋润你自然就好。但是我们现代人啊太愚痴了,怎么愚痴呢?把我们的营养、我们的能量往哪使呀,往孩子身上使,大家想想是不是,你所有的好事先想到的是孩子,父母不过问,尤其现在孩子少,俩个家庭就一个孩子,拿他当宝贝一样,好吃的好喝的全都给孩子,父母没人管。大家想想,这棵树的话你把所有营养都往果实上浇,孩子好比就是那果实吗,往那浇果实会怎么样呢?烂啦,所以从小被娇惯的孩子为什么长不大,就是因为被营养给搞坏啦,而且你的树根没有得到营养滋润,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是没有出息的,所以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知道了力量应该往哪里使,应该往我们父母那个根上使,而不是放在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孩子那里,所以孝顺父母是我们先天福气的来源。大家听了课以后自己可以反思一下,你对孩子的爱和对父母的爱哪个多哪个少,你就明白为什么你不幸福为什么别人幸福。
孝是我们先天福报的来源。那么我们后天的幸福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善,什么叫善?利他为善,助人为善。关于这个善,我们传统文化也讲了非常的多。从我们儒家思想谈起,大家知道王阳明吧?那是非常有学问的,他讲了一句话非常好,他当时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悟道悟出来了,悟出来一句话什么话呢,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亦可成为圣贤”,什么意思呢,就告诉我们只要一念向善一心去助人、去帮人的时候,哪怕我们是一个凡夫俗子都能可以成为圣贤。你看我们道家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这么讲的叫,“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人要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但与万物又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把自己放低点,哪不好你往哪去,一心去助人不考虑自己,几于道矣,你和这个道就差不多了。你要再从佛家思想来讲,那就更明白为什么要做善事了,刚才也讲到了三世因果,你要想有福气那你去助人啊,“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人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去,你的名声,你的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哪有几个能带走的啊,唯有业随身,这个业就是你做了多少善业做了多少恶业,这个是随你生生世世的。所以我们从儒释道三家的传统文化给大家讲,我们为什么要去做善事为什么要去助人。当然,我是从文化层面为大家解读,并不是告诉大家一定要信佛教,信儒教、信道教。我本身是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无产主义革命战士,我是从文化研究的层面告诉大家这个道理是什么,你们自己想信哪个就信哪个都可以。其实我们共产党员有信仰啊,我们信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信仰,为人民服务叫什么呀,那不就是善吗,讲的是一回事,就是要去助人。如果说你不信儒释道,不信因果,不信来世,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看《易经》里怎么说。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里不怎么讲来世,讲什么?讲家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余庆是可以传给你的子女的,你要想孩子好,你去积善去,他不管你的来世,管你的孩子你的下一代。我们现在人啊他关注孩子,你告诉他你现在做好事对你有好处、对你将来有好处,他不管这些。但你要告诉他做这个事对你孩子好,我们当父母的就来精神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了孩子好,那你就好好做好事。
这是从我们传统文化讲讲为什么要去做好事,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呢,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大家听过,《了凡四训》大家读过吗?听过这本书吗?《了凡四训》是一个叫袁了凡的人,他写了四篇家书给他儿子看。袁了凡就是通过做好事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典范。现在给大家讲讲这个袁了凡的故事。袁了凡是明朝的一个人,从小父亲去世,老母亲把他带大。老母亲希望袁了凡长大后能够学医,像我一样当一名医生,既能养家糊口还能助人行善。我们医生就这样嘛,要去帮助患者,做好事儿,非常好的一个职业。袁了凡也特别听他母亲的,就想大了以后要学医。有一天他出去玩遇到一个先生,这个先生自称姓孔,叫孔先生。孔先生见到袁了凡以后就说,我算定我应该把我的终身所学传授给你。袁了凡问:“你是教人学医的吗?”“我不是,我不教医学。”“那我得问我母亲去。”从这可以看出他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征求母亲意见。袁了凡带这个孔先生回家见老母亲,说有个孔先生,他要教我东西,但不是医学,老母亲你看我学不学。母亲说:人家既然愿意教你,你就学吧,说“善待之”,就是说要好好的待人家。这时候袁了凡就跟着孔先生学了。这个孔先生是干什么的呢,孔先生是研究易学的,大家知道易经吧,这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一门宇宙科学,不光是用来算命的,学问大了去了,他讲的是整个的宇宙规律。然后孔先生就把他终身的绝学整个的易学全部传授了袁了凡。袁了凡学完后很好奇,老师你讲的学问这么好,还可以算命,准不准呀?孔先生说,准不准?我现在给你卜上几卦。就给袁了凡卜了四卦。第一卦卜的是他的学历,就说你呀在求学的路上参加的什么考试,每次考试考的多少名,给他算出来了。第二呢,我算算你的官职,你最高当个县太爷,就是县长这个官。第三个呢算你有没有子女,你终身没有子嗣。第四算你的寿命,你这辈子只能活五十三岁,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你看都能精确到那么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丑时死啦。袁了凡一听心灰意冷,你看我这一生最大只能当个县长,没有孩子而且五十三岁就死了,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孔老师教的对不对呀?等他算了这四卦以后,孔先生就走了。这时袁了凡就开始上学了,上学以后他发现每次参加考试那个名次和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袁了凡一想坏了,这师傅教的学问真是大学问,算的太准了。从此袁了凡不再怀疑师傅了。从那以后他就想,你看这个命由天定,我生下来老师就给我算出来了我的命数是这样的,有什么命运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吧,什么也不想了,整天也不干什么事了。命数就这样吧,有什么可变的呢。袁了凡有一天出去闲玩,遇到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在当时非常有名,叫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看了袁了凡以后,觉得这人相貌非凡,不是一般人,就请袁了凡坐一坐。他们坐就是静坐,佛家叫打坐,这个袁了凡往那里一坐三天三夜。你看我们坐三分钟腿就受不了了,袁了凡和云谷禅师对坐了三天三夜,也不睡觉就坐着而且不起一丝杂念。你看我们往那一坐,一个呼吸就起八万四千个杂念。袁了凡三天三夜没有一丝杂念。云谷禅师就好奇,你一个凡夫俗子如何做到没有杂念呢?袁了凡就一五一十的把他和孔先生的相遇告诉了云谷禅师,你看我师傅算定我的命数就是这样,你想别的也没用啊,命中没有你想也没有用,该来的肯定会来。这与你想不想,没有关系呀!所以我什么也不想。云谷禅师一听就哈哈大笑,笑什么呢?“我本以为你是一代豪杰,没想到也是凡夫俗子”,袁了凡就好奇,他说我都会算人的命数、知道宇宙的规律,你怎么还说我是凡夫俗子呢?就问云谷禅师为什么说自己是凡夫俗子?云谷禅师告诉他,你只知道命由天定,岂不知人可改命?人的命数是可以改的!袁了凡一听特别高兴,正想改自己的命呢。心想我活五十三就死了,我改改命活七十三多好啊。就虚心的像云谷禅师请教,问禅师如何改命?云谷禅师就告诉了一个秘诀,什么秘诀呀?就是日行一善,每天做一件好事你的命数就会发生改变,袁了凡还真就听了,回去以后他做了一个功过格,什么叫功过格?就是每天晚上都要记着今天我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坏事,到了年底一总结,好事减去坏事就是他这一年做了多少善事,那叫功过格。自从他做了这个功过格以后,命数发生了改变。本来官至县太爷最高了,结果他步步高升就到了宰相的级别,成了国家领导人。从一个县长到一个国家领导人,你看变化多大。本来说命中没有子嗣,结果在四十多岁老来得子,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叫袁天启。本来说只能活五十三岁,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把孩子老婆家人叫来说,师傅算定我今天就死了,后事交代好,你们放心吧,我今天就走啦。结果第二天一看,还活着没死,最后袁了凡活到了七十多岁。所以你看日行一善就那么不得了。最后袁了凡得出一个人生的结论,“命由天定,福由己求”,这个命数虽然是天注定的,但人幸福不幸福啊是自己求来的,如何求得幸福呢?是日行一善!所以希望通过袁了凡的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去助人、要去做好事。助人行善,其实是增加我们幸福存款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以上给大家讲了讲增加我们幸福存款的两个方法,第一个孝顺父母,这是增加你先天的幸福,第二个呢就是要去助人,帮助周围的人,这是增加你后天的福气的。
那么我们幸福的第三个要素是什么?就像银行的钱一样,要少花一点,要节约点,那叫什么?叫惜福!珍惜你现在的幸福,少花一些。你看我们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他的学生总结他的优点是什么,“温良恭俭让”,对不对?这个俭不就是节俭的意思吗?这是孔子的优点!你看我们老子,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听过这话吧?老子三宝,其中第二宝就是俭,就是节俭。佛家思想更讲究节俭了,你的每一个消费,花费的都是你的福气或者你的福报,你的福报要是用完了,人就死了,所以你要省着点花,这叫“禄尽人亡”嘛。你这个福禄没有了,人就死啦。你要是能够节约着花点呢,他就活得长。这是从儒释道三家的传统文化来看人为什么要去节俭,不要大把的花钱,不要太奢侈浪费。尤其我们现在浪费不得了,你去食堂餐馆吃饭看一看,到处都是剩菜剩饭,吃一半就给扔了,多浪费呀!我吃饭什么都不浪费,我喝粥,喝干净了,我再倒点白开水冲一冲、涮一涮喝了,再去刷碗。这为什么呀?不为惜财,只为惜福呀!哪有那么多的福气值得我们去浪费呢,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这个幸福,甚至在每顿饭之前都能够去感恩一下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之前参加正念培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要念餐前感恩词,“口食一粒米,当思十方恩”,你吃的这一粒米,都是十方人的功劳。有十方的恩德,你才能吃到这一粒米,结果你还不珍惜、给浪费了,多可惜呀!“惜福砺大志,誓做弘道人”,我们要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磨砺我们大的志向,这叫“惜福砺大志,誓做弘道人”。什么叫弘道人?就是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事儿的人,那才叫弘道人!如果你只是活在你自己的世界里面,我吃好、睡好、玩好就行了,那叫什么弘道人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叫弘道!我们要立一个弘道的大愿,“大愿修德,善行天下”!你如果没有这个大愿,你就看到你眼前的一点,你就是痛苦的!如果你能够胸怀天下、利益众生、帮助别人,你还有什么痛苦啊,你只有快乐!就像之前给大家讲的我们的《睡眠自勉文》里面,“知道助人是百乐源”,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来源!
以上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谈了人怎么样才能够幸福,第一个要学会吃苦,这是清除我们幸福的负债;第二个要学会去积福,增加你幸福的存款,孝顺父母、帮助别人,这是增加幸福的两个途径。第三个要惜福,节约节俭,减少你幸福的支出,这样你的银行里幸福的存款越来越多,人生也就越来越幸福。以上是我给大家讲的人怎么样能够幸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