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特助工作复盘
需要做的
1. 完成推荐书籍的阅读
2.接待好讲座嘉宾
3.整理文字稿
4. 专研互动吧app(活动发布+海报+内容设计等)
5.让讲座展开顺利
6. 提升自己以便能达到完成特助真正任务的条件
结果对比
1.书籍看了部分,稍微做了下笔记。不过或许是感到没有很大压力,所以工具书对自己的吸引力不是很大?这段时间都能熬夜看《三体2》、《沉默的大多数》之类的文学书,对工具书的想法还是觉得要先切身体会后才又看书的想法,下过几次水后才有看游泳书的必要。或许还是经历太少?
2. 当时嘉宾找得到路,我就只接送了她很短一段路程。或许在接送途中主动找个话题引这样也好让她感到宾入如归?(就平常一点?)碍于性格原因不是很擅长客套话,或许可以提前询问一下讲桌会讲什么之类的?但是如果嘉宾并不很想说话怎么样?(还是应该先询问,试了才知道嘉宾有没有说话的欲望)
3. 文字稿当时我是先用一个语音转文字的软件先转成文字,后又自己听了一遍润了下色。就效率性而言感觉还不是很高,准确性虽然能保证,但不能保证是否能使其最大化地被他人接受,归根到底那个文字稿还只是个毛胚,应该还需要多多加工下的。
4.对互动吧app稍微了解了下,但不确定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或许应该多去看下别人的活动参考一下怎么弄?)
5. 当时在讲桌场地逛了几圈,大体上还好。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嘉宾的文件会出现问题,以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团队可以多想几种方法解决下?
6.这个说实话感觉太宽广了。一我也不知道我的能力到底怎么样,二我也不晓得以后的工作到底会是怎么样。也曾问过聂导前辈的联系方式,想靠前人栽的树让我这个后人歇下凉;但聂导叫我自己慢慢来。想来也对,若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可以靠经验复制的,一来生活平淡无奇,二来自己也成了个工作的牺牲品、模板的传承者而不是获得开阔视野的受益者。学海无涯,要自己想办法来抵御八面来风
工作感受
事实上在我最开始接触特助这个工作时,我对这个岗位不知道,经过了这一个月来的盲人摸象,对这份工作大致有了点属于自己的想法。小块的部分构成大块的整体,大块的整体又分成小块的部分甚至组成更大块的整体。迷雾逐渐在消退,总的来说还是白茫茫一片,可是探索的路不能停下,毕竟基因就是靠千百万年来无数生物的尝试才有现在这个样子的,所以对于这一片什么都不知道的混沌,理应还是尽量伸出手礼貌地乱抓,我不知道未来会抓到什么,至少知道还有机会可以这么一直抓下去,管他春夏与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