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随笔散文美好人生。

老太太的吐槽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12人  老行你好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晴

新买的裤子太长,到裁缝店修裤脚。

那家裁缝店平时主要做各种秋衣秋裤等内衣,到了这个季节更是忙得不得了,因为他们冬天会应顾客的要求做各种加绒保暖内衣,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的青睐。听老板说,现在就得忙到晚上十点左右。

去的时候,有几个大妈已经在那里,或去拿做好的衣服,或去做新的,或者像我一样去修改衣服。其中有个老太太正在取马上完工的加绒裤。老太太要的是紧身的,裤脚很瘦的那种。马上就给她收裤脚了,老板让她先穿上试试,免得都收好了再改不方便。老太太穿上很满意。旁边的一个中年女士说,”你看大姨还挺时髦呢,现在年轻人才穿铅笔裤呢,大姨这条就是铅笔裤啊。”

说得老太太很开心。老太太说,“嘿,咱年轻的时候穿家织布的衣服。那时候我做了一条收腿的裤子,上身是偏襟、长款的大褂,很合身。当时年轻,不用涂脂,也不用抹粉,穿上那个回头率哟,高呀!当然是那身衣服的回头率。”

你看现在电视上连抗战片里的人都戴着假睫毛,时髦得很。那里面的人,一个个油光水滑,细皮嫩肉。女的穿旗袍,男的穿西装。一个个漂亮的很。就是穿的补丁衣服,那补丁也是工工整整。哎,那日本鬼子一枪就能打死一个。共产党呢,打好几枪也不死。就是炸的不像样了,抢救抢救又活过来了。

我调侃说,日本鬼子一枪打死一个,不是让你看了解恨嘛!

在场的大妈们都说,现在的电视,也就是凑合着看吧。

想想大妈说的,确实是现在抗战剧的事情。那么艰苦卓绝的斗争,被拍成了俊男靓女的抗战。尤其是一些掺杂了很多感情戏的抗战片,让人感觉不是抗战片,是感情片,无非是借了一个抗战的背景而已。

很多的电视剧、电影,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为了收视率,也是拼了。

拍抗战题材的片子应该是让观众“吃水不忘挖井人”,牢记中国的繁荣富强是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如果把艰难困苦美化得过了头,一味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那么,它的教育性是不是就会大打折扣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