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美国的千禧娃的书法观念

2020-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阑珊听雨堂主人

我的书法观

许嘉翔

中国的书法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成长了大约五千年。三千多年前,中华文明才刚刚出现曙光之时,书法也随之诞生了。从商朝起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钟鼎文,随后是秦朝的小篆,然后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奇花竞艳,异彩纷呈。不同的书法字体,表现出了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表现出永葆艺术青春的强大魅力。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到现在已经有11年了。起初学书法只是父母让我去学的,让我能多一项技能,结果这一学就学不回来了,现在只要我有空的时候就会提起笔来写。如今我在美国上学,偶尔的空余时间会拿起笔来写写,因为在书法中能感受到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楷书的刚劲有力,行书的豪放飘逸,从每一幅古代的作品中间就能感受得到。

兰亭集序是我最喜欢的书法作品之一,兰亭集序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和“得意忘形”的人生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的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从流传下来的墨迹来看,晋人尚韵,这是晋代人追求“韵”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了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不激不励,风规自远”正是对《兰亭集序》最恰当的评语。

宋代的一位大文豪对常州有很深的渊源,大家对于苏轼的印象仍停留在文学大师这一身份上,文学家的巨大光环,耀眼的让人看不清其作为书法家的光亮程度。苏轼的书法,特别在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寒食帖》中“哭涂穷”三个字占比一行中五个字的占比更大,大小悬殊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表达了当时内心的苦闷与不满,不满的情绪在这三个大字中一下子表达了出来,他的书法作品也是他的一路颠沛流离的心酸与血泪史,从黄州到海南,再从杭州到常州,最后在常州结束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心中的那份豁达与超然物外的胸怀永远留在了每一位世人的心里。“大江东去”的豪情,:“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份对亡妻的真挚的感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种对一切黑暗势力不低头,仍做我自己的那种放荡不羁的精神,是现代社会正需要的精神,话说在后世,还有哪位能像苏轼一样看淡一切生死的人,很难找到了。他的这种精神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得以体现出来。

作为一位00后,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话说还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一样丰富的传统文化,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国家了,现在国外的很多大学都把中国选择为首要游学目的地,这说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我的大学老师曾经来过中国,他说只有中国有如此大的魅力。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事到如今还散发着极大的魅力。人总会老去,文化总要传承,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将书法这个文化符号代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