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历史上商人为什么成为最低级的职业?
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职业的划分,也就是士农工商。士是最高级的,当然,那是统治阶层一伙的,靠吃公粮生存的。这个“士”不是唐宋之后的“士大夫”的“士”,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的“士”是战士的“士”,也是最基层的官员。这个身份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罗马公民和后来的骑士阶层,更接近于罗马公民。也可以用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的地位来理解。因为日本社会发展慢,所以,他的武士阶层存在更长时间,这些都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和社会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行政官员的概念是比较模糊,没有后来帝制时代那么清楚,基本上可以将“卿”理解为当时的官。这是低等级的贵族,而不是职业。包括天子、国君(诸侯)、卿(大夫)大概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是贵族,不划入职业的行列。因为贵族是世袭的,不是谋生而为的,不是职业。所以,以职业进行底层人民的分类,就剩下士农工商。
农就是农民,这个就不说,延续了几千年,都是社会的主体,起义造反都要说成是农民起义,可见这个群体有多大,有多重要。
工是工匠的意思,在古代其实就是那些为贵族阶层制作衣服、陶器、青铜器、战车、攻城器械、建筑等半奴隶状态的人。很可能都是从奴隶发展而来的,因为与贵族联系较为紧密,有点像家中仆人,相处久了像家人,从而地位比商人高。古代只有简单的工艺和器具,所以作为工匠的人数不会太多,技术也不会太复杂。最复杂就是制作青铜器及筑城的工匠。如青铜器的制作工匠,他们虽然会在青铜器上刻字,但很有可能他们是不认识字的,是不理解字的。特别是在周朝时期,这是高科技,是最高权威和文化的象征。应该只是掌握在天子及其三公六卿手上的核武器,连诸侯都不掌握秘密。
因为商周时期,天子是靠在祭祀祭天等特殊日子铸一些有文字符号的鼎,然后将鼎赐给各分封诸侯的方式表示权威和臣属关系的。诸侯是不可以铸鼎的,那时非礼。所以,正常来说,诸侯是不拥有这种技术的,或者不认识文字,或者不懂铸鼎技术或刻文字的技术。所以,工匠数量不多,而且地位也不高。
最后说到商人,本身“商”字在周朝来说,就可能是有原来的“殷商族人”的意思。周取商而代之后,从政治上来说,原来的殷商人就是要打压、控制、防范的,具有政治黑点的人群。是潜在的最大对手和安全隐患,将他们的政治地位降至最低,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周人将原来的商族人全部驱逐出原来定居的富裕之地,并禁止在同一块土地上聚集和耕种。一部分合作者被封在宋国,成为殷商后代;另一部分反对者,估计就是被驱逐并发展成经商人。就像犹太人被驱逐出约旦河西岸、驱逐出耶路撒冷城,永远不得返回一样。没有了政治地位和定居地点,只能到处流浪。在农耕社会,没有定居点,没有土地,可能连奴隶也不如,自然自然就低下。
在打压的情况下,殷商族人只能从事最辛苦、最危险、最没有保障的工作用于谋生,那就是贩卖商品。在那种近似于原始社会的时代,平民只能谋得温饱。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鸡犬之声相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并没有什么商品的需求。对商品有需求的是那些贵族,而贵族是家里自己养着工匠的,没有多余的出售,也没有需要购买。所以那时的商人并没有像近现代的商人那样,能够容易成为富裕的人。几十年前那种走乡串户的货郎,就是最基本的商人,他们的生存状况比古代的商人并没有改善多少。
在那种走乡串户的过程中,安全是最大的问题。道路是没有的,有的是原始森林和野兽、盗匪和异族野人。离开城市或村落,就只能听天由命,希望不要遇上什么危险。但危险是不会走远的,特别是长途贩运的商人。可以再将时间拉近一点,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通过马匹骆驼贩卖商品,途中所遇的危险有多少?自然灾害,如暴雨、山洪、炎热、迷路、缺水缺粮、盗匪、风暴、沙尘暴、野兽等等,无数的危险,能或者回来就是成功者,是不是挣钱了反而是其次。离开陆路,看看水路,海商的危险性也不比陆商低啊,想想茫茫大海,没有卫星导航,东南西北完全靠经验区分,达到目的地是要一定的运气的。风暴和海盗、迷航,是最大的风险。多少人一出海就不知归期,甚至葬身鱼腹。然后再想想,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本无法到岭南,不肯过江南,可见当时的环境之恶劣。甚至可以说,晚上一旦离开城池或村庄,基本等于死路一条。一个商人面临的风险是农民和工匠的无数倍,但从这点就会被世人鄙视,就会被社会降级为最低等级的职业,因为实在太危险了。
靠双腿走路的时代,一外出就是一年两年,是生离死别,能回来的是万幸。常年离家在外,回来后老婆改嫁、父母无常的事情恐怕是非常常见的。这种职业,怎么可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怎么可能成为高贵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商人一有钱就会买土地,无论做什么生意,做多大的生意,最后都是要买地。因为有土地才有定居点,才有家,才不至于漂泊在外,才能摆脱悲惨的境地,成为有根的人,而不是“商人”。
第三方面,历史上长期的阶层斗争也是造成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因为商人在唐宋以后,因为交通、道路和人口的发展,经商致富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能够集聚其大量财富。这个阶层多人成为了影响社会和政治的新生力量,会对士大夫阶层产生严重的威胁。为此,士大夫们必须发起反击。于是,古代典籍的士农工商的排位成为士大夫们打压有钱阶层的工具,成为最佳的仇富理论。因为士大夫始终掌握着权力和舆论,商人无法翻身,最后走的是一条通过家族进行融合的道路。所以,古代大部分的士大夫家族,基本都是有人经商、有人读书,结合两方面的优势发展势力的。就算自己家无法产生商人或官员,也要通过联姻解决这个问题。
想象一下,一个贫穷的举人进士,无论是赶考、读书、买书、发展师生关系都需要钱,穷书生哪里有钱?找个商人地主的女儿呗,这样双赢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上流行了上千年。
阶级斗争的结果,就是让一个好职业几千年来无法翻身,成为脚底泥。甚至在明朝初期,商人连丝绸都不能穿,这已经到了荒谬的地步,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当时商人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大了,只能通过大力打压,才能不让其翻身。那个修筑了三分之一南京城墙的商人沈万三可能就是个代表,最后还是被士大夫们弄死了。
所以,从当时商人出现和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商人在历史上地位低下,并不完全是儒家文化鄙视商人的原因,而是有政治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原因和职业本身的原因。也不完全是统治者怕商人到处活动而影响社会稳定,更多是以为职业本身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这个职业。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从事这个危险、成功率低的职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