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拆本书,增加人生冗余成长励志想法

活了几十年,却让这本书颠覆了三观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4人  牛顶风

每天一本好书之《陌生人溺水》

善恶的边界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是恶与善的边界在哪里?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经构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叫“拯救落水儿童”:假如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个孩子落水了,一般人都会选择救人,即使这会弄脏他们的鞋子,让他们上班迟到被扣钱。但是,他们却不会把买鞋和上班挣的工资捐给每年一千万个死于贫困的五岁以下的儿童。

为什么?

对于普通人会而言,“距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德事实。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听不到远方的陌生人,很难不把他们看做一种抽象而次等的存在,对他们的苦难和死亡,也无法产生同情。

再来看一个案列

假设远处有一列奔驰的火车急驶过来,铁轨上绑着五个人,如果火车过来的话,这五个人就会被撞死。假设你是一个扳道工,只要你一拉火车就会变到另外一条轨道上去。但不幸的是,另一条轨道上也邦着一个人。如果你选择变道,这个人必死无疑。你是选择拉杆还是不拉?

面临善与恶这样的灵魂拷问,每个人都很难回答。世人都秉承淳朴的良心,相信善有善报。正如92岁的英国老太太奥利芙·库克做了一辈子慈善,相信死后能上天堂。 但却因不堪慈善机构无休止的索取,以及对人性的失望,选择了自杀,善人却无善终。

库克的朋友和家人认定,慈善团体无休无止的索求让她陷入拮据、承受巨大压力,把她逼上绝路。

我们应该怎么办?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陌生人溺水》专门探讨这个话题。它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人?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作者拉里莎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用一个人尽皆知又无从应对的例子开篇——你妈和陌生人同时落水了怎么办?原以为会看到大量自带心灵导师光圈的心理分析,就像国内某些越禁越红的拼车心理学读物一样,结果居然全是案例,整本的案例。

拉里莎像一个纪录片导演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观点隐藏在尽量不带偏见的、纪实文学般的克制叙述背后。多么聪明的写法,却损失了不少吸引眼球的情节与“正能量”,本土作者这么写也许会被编辑掐死。

这些精心选择的案例引导我们走向一个相对理性的境界,对行善和善行的判断与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复杂,远不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当然也并没有明确的评分体系。在这件事情上,人相较于其他生物的复杂性得到了体现。

带着私心去做公益

相信大家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心中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个人而言,比较赞同“要带着私心去做公益”。

正如《裂变式创业》的作者宗毅说的一样,要带着私心去做公益。什么是一个好的公益?有自行发展壮大的商业模式,对大家都好的公益(包括受益人和发起人)才是好公益。如果所有人都能够带着私心去做公益,这个社会一定会非常美好。

有需要《陌生人溺水》这本书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传书驿站”,在后台回复图书编码 017 就能免费获取了。

今天的分享到此为止,我们明天见!读书提升自我,读书改变命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