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养成

2022-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阑珊一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的情绪是饱满的,不管你是愁肠百结,还是豪情盈胸;诗人的性格是直率的,不管你是想曲意奉迎,还是要振臂疾呼;诗人最大的喜好是真善美,最期盼得到的是最大的自由,最难忘却的是所有初恋的情人,最怕又不怕的是寂寞。经常在诗意的海洋里徜徉,也喜欢在孤独里陶醉,梦中的黄梁与现实的宫堂交错映对。

诗人首先是个革命家,不仅革自己的命,还要革大多数人的命,只要与其理想不同的,都是被革的范畴。古时有“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起兮云飞扬。”今时是“挥斥方遒”“此水此山此地”。

其次,诗人对社会的成就总被性格所左右,或“白发三千丈”,或“陶然乐忘忧”,也会“怒发冲冠”,“大雪满弓刀”。不管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月有阴晴圆缺”,理想的失落总会造就一批传诵千古名篇的诗人。

世界喜欢诗人,又最厌恶诗人。他可以唱“一骑红尘妃子笑”,也可以把“朱门酒肉臭”传扬后世;可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也可以“凄凄惨惨戚戚”;喜欢他的人甘愿赴死,憎恨他的人要坠其深渊。

不疯魔不成诗,无数的人想成为诗人,如果不把一颗心放在极度的寒泉里冰冻,又或者在火焰山上烘烤,还能保持纯真本性的话,不是诗人,也将成为诗人。

没有元稹,就没有张若虚,后世也就没有了“春江花月夜”。名家的作品不都是经典,不需追捧,不是名家的作品也不乏竖大拇哥。诗人的作品不是好与不好的区别,而是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异。

酒后乱言,还是“千里不留行”吧。呵呵

(以上是疫情期间的一则日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