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年轻人不应该拼存款,应该拼希望,网友:你没穷过你不知道!
最近看电视剧《狂飙》,高启强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我用500块钱抚恤金把弟弟妹妹拉扯大,我当时只是图吃一顿饱饭,从来都没什么尊严……”
我本以为这句话可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毕竟全国实现脱贫攻坚也只不过两年而已。
网图侵删
但世事难料,总有人会发出“何不食网糜”的声音。
2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教育专家储殷。
在节目中说,年轻人不应该拼存款,引起广泛关注。
他说:存款不是年轻人的强项,年轻人本来就不应该拼存款,“年轻人应该拼的是希望”。
他说:年轻人在北上广可能难以立足,但可以去新一线城市,比如成都、杭州等。
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找到自己的出路。“不是不可以的,但是不能丧失希望。”
对于这个说法,网友并不认同,议论纷纷:
“希望就是存款越来越多!
”“不拼存款难道拼贷款?
”“‘砖家”怎么又冒出来了?
”“建议专家回归真正的生活!”
对于这个的问题,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媳妇,那就去新一线城市找,原理相同。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学历、财富处于低位的人群,关键不是在哪个城市发展。
关键是生存技能缺失,或者说谋生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
试想一个顶尖经济学者的择业难度与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村老乡会有可比性么?
记得以前年听过一个小故事,跟您 一起分享:
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六岁的白居易来到京城长安后,带着诗稿去拜访老诗人顾况。
顾况指着诗稿后面的落款诙谐地说:“你这个名字取得不妙啊!”
白居易一惊:“怎么不妙?请老先生指正!”
顾况捻须一笑:“你的名字叫居易,现在长安城米贵,租屋困难,居住恐怕不易!”
随后,顾况翻开白居易的诗稿,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眼神一亮,竟不禁高声地朗读起来。接着说:“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途未可限量,居易这个名字取得真好啊!”
白居易听了,更是一惊,便问道:“老先生开头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真好,为何前后自相矛盾呀?”
顾况笑着说:“开头不知你会写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不易,名字取得不妙。
现在见你写得一首好诗,所以又说你居住长安不难,名字取得真好。
所以说,不是年轻人没有希望,而是没有支撑希望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