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祭
文/:我心修行(公众号)
出殡的队伍到了董堂大街的丁字路口处停了下来,要在这里给宾客们进行“路祭”。“路祭”就是在出殡的路上祭奠,路祭既是宾客们展示自家孝心和礼仪的时候,也是街坊邻居观看热闹的好机会。
“路祭”通常要个把小时,宾客多的则用时更长。等各村来的宾客行完祭奠礼后出殡的队伍才能继续朝坟地出发。
路祭的行礼仪式由来运主持。来运是老行家了,他跟德福一起,德福主内,他主外,无论多繁琐的丧事他俩都能应付。
来运站在供桌旁边,表情严肃,不时地扯着嗓子喊着“客奠!”。
宾客们根据自已的辈分以及所掌握的礼仪,正一拨拨的依次序行着礼。有行“二十四叩”礼的,有行“花十三”礼的,也有行“兰九拜”礼的。
以上三种礼是路祭时常用的礼仪,行礼时须正对着供桌上的遗像,端身正立,表情肃穆,如果能呈现出极度悲哀状则更妙。
这不,此时在行礼的是表哥们,他们为姑夫行的是“二十四叩”礼。二十四叩礼最为复杂,前前后后要磕二十四个头。二十四叩的复杂性不仅在磕头的数量多,更在于磕头过程中的操作繁琐,行礼者既要默记所磕过的头的数量,又要烧香、烧纸、奠酒等,稍不留意就会出错,引起围观的行家发笑。行礼者站定后,即开始作揖、下跪、叩头,这算是完成了一个“叩首”的动作。如此这般重复前面的动作,连续叩首三个,再走到供桌前,作揖,跪下,从照应事者手中接过一炷香,举过头顶祭奠后,嗑头、起身,后退一步,折身回到原来恭立的地方。再接着重复前面的动作,作揖、下跪、叩头,完成三个后,再去到供桌前,作揖,跪下,从照应事者手中接过烧纸,举过头顶祭奠后,嗑头、起身,后退一步,折身回到原来恭立的地方……。如此往复,最终完成二十四叩。它的磕头数及顺序用数字表示即为3-1-3-1-3-1,3-1-3-1-3-1。前后两轮,每一轮都是十二个头,加起来共磕了二十四个头。区别在于每次跪在供桌前从照应事者手中接过来的东西不同,分别是香、烧纸和酒。
“花十三”礼相对简单,共磕头十三个,磕头数及顺序用数字表示为3-1-3-1-3-1-1,最后一个头是回到原来恭立的地方磕的。
“兰九拜”礼最为简单,共磕头九个,磕头数及顺序用数字表示为4-1-4。
这三种礼仪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磕完最后一个头时需趴在地上大哭,照应事的人不拉不起身,以显示自己的孝心和悲痛之情。
行礼时需要注意动作的细节,特别是作揖时一定要注意手势和场所,做不好是要闹笑话的。
作揖又称拱手礼,是中国非常古老的礼仪,西周以前就有了。作揖使用的手势分为“吉时”和“凶时”两种。
“吉时”是指在平时会面、拜年、问候、祝福之时。吉时作揖的手势是:右手握拳或半握拳,左手半握,左手搭在右手之上(适用于男子,女子则相反),形成拱形,双手举起的高度略与下颌齐平。
“凶时”是指吊唁、丧葬之时。凶时作揖的手势是:左手握拳或半握拳,右手半握,右手搭在左手之上(适用于男子,女子则相反),形成拱形,双手举起的高度同样略与下颌齐平。
“吉时”作揖的手势,女子则与男子相反,男子左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上,男左女右。古代平时以左为大,只有在交战时才以右为大。《道德经》上载:“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抱拳礼的手势类似于作揖(拱手礼),多用于武人及兵家。它与拱手礼的区别在于手势,抱拳礼的左手四指是伸直并拢成掌形的,拇指微屈,贴紧食指,右手握拳,左手在上,左掌心压在右拳面上,左手指尖的高度与下颌齐平,两肘略下垂,端身正立,目视对方。
所以,男人们千万要注意,吊唁、丧葬之时作揖,一定要右手在上,是与平时(吉时)是相反的。但按董堂的丧葬习俗,不管是吊唁还是路祭,都不需要女子行礼。
路祭行礼的过程也是村人们看热闹的过程,围观的除了老人小孩儿外,还有大闺女小媳妇。他们叽叽喳喳地交头接耳、评头论足。评说着这是哪庄儿的客,是谁谁大姑家的或二姨家的等等。个个认真而兴奋地观察着每一个行礼的人,懂行的人点评着谁作揖的礼数周到还是欠妥,磕头的数量够还是不够。不懂行的人则评论着谁的动作是否优美,谁有没有跟上趟,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甚至评论着谁的脸白谁的脸黑,谁的屁股撅得高了还是低了,谁的牙上有没有粘着韭菜叶子等等,每有行礼出错时,就会轰然一笑。当然,围观的人中也有不少是心底软、泪点低的妇女,她们往往会被孝子们悲痛的哭声感动得潸然泪下,拿手帕不停地抹着眼泪,触景生情啊。
街上不时传出的的哭声、唢呐声和笑声在路祭的队伍中互相碰撞着,河水样漫浸在大街里。看路祭的热闹就像在董堂庙会上看大戏一样,给孤寂的村庄平添了几分五颜六色的活力。
2014.10.07草
2020.03.0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