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一本书》

2018-06-17  本文已影响13人  九月的林语糖

说书,并不是单纯的介绍一本书,说书的本质是告诉大家你和这本书之间产生的关系,以及你和书的关系或者理解能给大家带来什么。

具体如下:

首先要有一本书:

如果有一本自己特别想说的书,那一定是这本书里面的哪一个部分、哪一个章节或者哪句话对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是有启发。

并不需要把全书说完,如果当中有一个部分是自己现状态印象深刻的,就可以拿出来说。

反复挖掘:

反复地挖掘书中的精华和核心内容,是整个说书准备的过程当中最最重要的一点。

可以反反复复地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

你看过了这么多书为什么偏偏需要推荐这一本?

有什么特别之处?把最深沉的、内心感悟的东西说出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推荐。

第二:

这本书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真的是这样吗?还有没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呢?

第三:

这本书对你自己还有听众们会带来什么启发和改变?

形成初稿

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把整个思考后的结果

形成框架,然后落实到内容。

用加乘除减四步法。

加法就是罗列,先把所有想法写下来,不需要考虑其中的逻辑关系。

乘法就是归类,把共同之处归类出来。

除法就是分解,一步一步把它们拆解开来。

最后做减法,因为时间有效,大幅度去筛减不必要的,只挑出最重要的部分。

这样整体的内容呈现就出来了。

呈现形式

接下一个非常的关键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把内容呈现给听众。

说书者不是一个复读机,听书人期待通过说书人能快速了解这本书。如果想让他们产生兴趣,一定要用能吸引他们的方式。

几个有效的方法:

举例子,可以是书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的故事。

打比方、做类比。

讲段子。

现场互动。

视频。

结合现实做说明。

这样的演讲稿才能丰富、丰满。

不断打磨

最后,反复地推敲讲稿、逐字稿,把它们形成ppt。

按照这样一整个流程和系统,准备部分就基本完成了。

最后总结

一、找到一本想说的书。

二、确定书的内容,以及印象深刻、有启发的部分。

三、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去挖掘书中的精华。

四、把思考后的结果形成一个框架,用加乘除减

形成一个有大体内容的讲稿。

五、思考可以通过哪些轻松易懂,又能启发深刻的形式把讲稿呈现出来。

六、完成逐字搞和ppt。

我的模式:

1用有趣的场景化开头,吸引听众注意力(凤头)。

2用场景代入书,介绍书的几个要素。

3书的内容、情节。

4书和我的关系(猪肚)。

5书的内容、书和我的关系可以对听众产生的价值以及建议。

6金句或者其他方式升华结尾(豹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