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贵在有恒(下水文)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持久的恒心。(列举事例,引出论点)
恒者,常也;恒者,久也。恒心,是长久的坚持,是耐得住寂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刚毅。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恒心,只有一时的激进,一时的勤奋,于成功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从正方两方面阐述)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时积累,而非临渴据井。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鲁迅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正方两方面再次阐述)累积跬步,驰而不息,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对于学习而言,同样是铁的定律。
持之有恒,不只是在时间上的延伸,还是精神上的笃定。(递进句,把论证引向引入)西汉的司马迁,遭受宫刑,在屈辱中坚持15年,完成了《史记》这一震烁千古的巨作。宋濂幼时即嗜学,却苦于家中贫困,靠借书、抄书来读,即使在严寒天气,手指冻得无法屈伸,他也从无懈怠,最终成为明朝开国文人之首。德国的贝多芬耳朵失聪后,在绝望、彷徨中振作起来,完成了他音乐创作的高峰《第九交响曲》。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心有恒,方成功。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依靠天赋,期待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习近平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这是对青年的劝勉,也是寄予青年的希望。愿我们每个人都有恒久的坚持,恒久的理想,然后在理想的大道上行得更远,变得更强。(结合现实,提出希望,呼应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