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成人|“文化是激励的根基”(《高绩效教练》打卡2)

2020-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碎碎

今天阅读的第二章“创造高绩效文化”,触发我思考的是,在供过于求、碎片化和不稳定的VUCA时代,当升职和加薪的机会减少,企业如何留住、管理并激发员工?

去年,我为研发团队设计了提升员工敬业度的工具包,底层的逻辑和方法论,是昨天提到的“通过关注人,达成事”,让员工感受到“我在做这件事的意义”,往逻辑层次的上层去走,即是满足了员工的自尊和部分自我实现,达成激励。然而,我今天想到的是,我们时常在提的“赋能”、“潜力”、“敬业度”这些词,如何真正从口号变成落地,其中领导人的态度、领导行为和组织结构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去年的工具包里,我强调了前两者,但的确是忽略了“组织结构”这一部分。所以,我所在的这个组织,推行员工敬业度和保留,竟然不是从top management找抓手的,而是把任务直接落到了first line和mid-line。

我不禁在反思,这个组织所处的业态、管理层的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是否真正具备了推行教练文化的条件?毕竟,在教练进入之前,教练文化需要先行。这种文化的主导表现,在于外部激励让位于自我激励,自我保护让位于团队合作,工作压力让位于挑战,短期救火让位于长期战略思考。显然,我们的准备度远远不够。

我时常会听到大家说工作很累,心累,处在一种无法描述的压力状态。在离职面谈中,也会发现大多数准离职员工会在访谈里展现出无法掩饰的轻松,尽管他们的工作并不总是那么繁忙——压力源于何处?如果从组织文化入手,假如在工作中提供给他们的选择和支配的权力比较少(例如核心开发团队在国外,自己只是跟从和执行),获得认可和尊重的机会也比较少,关系紧张导致员工的压力徒增,也不是意外。

相比较西方,教练文化在本地企业的植入为什么是艰难的?

中国的文化更多是讲究“和”与“顺从”,我们从小被告知要乖,要听话,久而久之就不敢发声,害怕被批评指责,认为不出错就好。在这种模式下,根据内心博弈原则P=p-i,当内心的怀疑、否定成为了干扰因素,幸福感就会降低,敬业度也同步降低,学习并探索“为什么”的动机被阻止了,内心渴望被看见被听到的愿望无情被压抑,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压力。

当外部有了好的机会,自然就愿意去追寻另一个被认可自我价值(自尊)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组织的流失率,也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且在组织内部,的确是领导者主导的这种命令型思维,亲手为低绩效、低敬业提供了条件。

反观,教练文化推崇了面向未来、更多可能性的赋能,通过聆听和伙伴关系的陪伴,更多认可和尊重员工,降低员工内心自我的怀疑(i的干扰因素),从而激发内在的活力,所产生的绩效确实是可见的“我为我自己努力并实现”的高绩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