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边界在哪里
和朵儿宝贝朝夕相处51天后,在2020年3月16日的早晨,重新踏上了工作岗位。整理办公桌时脑袋里弹出朵儿坐在书桌前的小背影,听网课时专注的小眼神,写作业时认真的样子。一边回想我们俩轻松快乐的相处时光,一边在工作笔记上写下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计划。
从第一个打进来的工作电话到写完最后一份“与对接部门博弈”的邮件,感觉筋疲力尽。可是回家的路上,一想到钉钉课堂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马上精神抖擞,脚步轻盈,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朵儿身边检查作业。
一进门,朵儿开心的给我喷消毒水,笑的和花儿一样,我洗完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其实心里已经开始筹划,饭后马上检查作业和阅读批注,提问课堂内容。
吃饭时互相夹菜和相视而笑的和谐画面,在我发现她的五三天天练一道判断题出错后,瞬间变成了“战场”,各自据理力争。
从第一句批评粗心开始,完全忘记了曾经读到的每句育儿鸡汤,和写在笔记本上的快乐教育准则,她那双瞪着我的大眼睛里满是不屑的眼神,如果不是赶着上班,估计我还得和她“干瞪眼”好一会儿。(读到这里的宝妈是否感觉这样的画面很熟悉!)
闹别扭后的两小时,她发来一条信息,那稚嫩的语言的背后,仿佛看到了她嘟着小嘴娇气的模样。
这份包含着“调皮的爱”的聊天记录,每看一次,我都会嘴角上扬,心中一暖。并不是因为看到她说作业写完了,而是那一句“反正即使不爱你了”和打错了的“哼”!
最后一句我给她回复了“你独立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妈妈为你骄傲,以后写完不用告诉妈妈哦,直接去玩就好啦”。
晚上回家,我们拥抱对方、一起练习铅笔字、一起读唐诗、打羽毛球。直到讲故事给她催眠,她睡着前亲吻了我。
正好昨天晚上,我参加王老师的方糖读书会,读到了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通过和书友们一起聊孩子的学习,听王老师的指引,我才发现自己干涉孩子太多了,如果不会适当放手,还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没上班前,网课+作业+做饭、家务+在家办公,也是忙的热火朝天,但孩子就在眼前,时刻盯着她心底是踏实的。现在把她放在家里自己去学习,是不信任奶奶和她的,所以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和耐心,在这里将我昨晚读完自序后的心得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困惑的宝妈带去一点帮助;
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且从现在起,一定不唠叨,不破坏孩子天然的学习兴趣,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搞得定,如果需要帮助的话,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
不要假装你不在乎孩子的作业,即使你装得像奥斯卡影帝,孩子也能感受到你对坏结果的焦虑和烦躁”所以,看到孩子没有专心写作业或者完成学习任务,你可以拉着他们的手真诚的说我有点生气和难过,甚至发火一下,都要比装作无所谓的要好,因为孩子会看穿父母的假装。
能够培养出会独立做选择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不可能一直帮孩子做选择,所以培养他们自主选择的能力才显得尤为重要。
放权给孩子,让孩子自立,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家长自立,不要怕孩子犯错,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敏娟老师说过“关于成长,孩子在成长。为人父母,也要去学习,学习如何做家长”!
可是我还有一个困惑: 如若放手,不管教,孩子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光,以后真的没有一份好职业,怎么生存?
让我真正的彻底的放权,本宫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