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职场菜鸟成长记

请收下这份职场进阶的知识地图

2018-03-19  本文已影响6人  宇枫Sai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叫做《12个工作的基本》,是日本职业研究专家大久保幸夫写给所有职场人的工作哲学。顾名思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关于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但又不同于市面上很多关于职业技能的畅销书。

这本书并不是要交给你某个具体的技能,而是引导你在短时间内、对职业素养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认识;它会刷新你的认知,帮助你一步一步培养职场必备的12种通用能力,让你更加胜任现在的工作。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到,许多职场人对职业生涯,存在一些“误解”。

比如说:一个完美的职业生涯,就是找到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我见过很多初入职场的朋友,他们费尽心思、希望找到跟自己专业“对口”、工资不低而且恰好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无论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多么完美,总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有些公司加班不给加班费、或者因为同事之间钩心斗角,在这里工作不开心、想要跳槽,这时候,又得重新规划自己的方向。

再比如,有的朋友自己具备很多专业技能、但不擅长管理,所以只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耕细作,但不想当领导。

其实,现在很多行业,包括技术性很强的程序员岗位,都不得不跟其他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个项目。要跟不同性格的人一起合作,这对每个人的管理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作者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引导我们职业生涯走向成功的12种基本能力。它们包括:沟通协调能、专业构建能力、目标发现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等。现在,我们简单介绍其中最有用、也是最常见的三个基本能力——目标发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首先来说目标发现能力。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常常是耗费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职场,我们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你做了什么事。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带来收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包括人脉资源等),那么,对很多公司来说,这个项目很可能会被砍掉。

发现你的目标,在职场上就是“快速抓住重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就是“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职场上,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可能非常积极,并且能够胜任很多事情,但却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完全按照领导的指示和安排才能开展工作;一旦领导出差、而且事先没有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他就会很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有目标的人,会做什么呢?

他会把自己的梦想、转化为可实现的目标,像项目管理一样,按照计划一步步去推进。他清楚自己每天工作的意义所在,即使领导没有交代,他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然后跟领导汇报成果。

“埋头苦干”是一种职业素养,但要想在职场上有所突破,我们还需要转换思路、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说完了第一个基本能力——发现目标的能力,接下来聊聊第二种基本能,也就是:

持续学习的能力。

很多在职场上打拼的小伙伴,都有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网上有很多精彩的回答,也给出了不少干货;但是,这些答案大多数都忽略了几个问题:这个领域的技能,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大不大?这个领域的人才,是不是已经饱和了?如果我们要进入这个领域、并且达到一流的水平,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简单来说,就一个问题:我可以凭借这个技能,赚到钱吗?

打个比方:前几年,公众号特别火,所以会写文章的人,都转型做了自媒体,只要内容不错、排版精美,再注意一些运营技巧,分分钟就能写出一篇十万加的爆款文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号越来越多,阅读量却在一天天减少。就算是很多自媒体的大号,都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个时候,你说你想开一个公众号、从零开始学习、做一个自媒体,并且通过它赚到钱,那还不如去玩直播平台。

曾经有一个节目主持人,向很多企业家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你们认识鹿晗和吴亦凡吗?

这些4、50岁的企业家们面面相觑,然后纷纷摇头。

在这个问题上,鹿晗和吴亦凡象征的是一种潮流、一种变化。如果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不能跟上这种变化,那么,他们是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这些企业家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他们曾经创造了很多辉煌的成就,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他们已经有点儿跟不上潮流了。

如何才能跟上这种变化呢?作者说了五个字:持续学习力。

为了能够应对工作上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最后,我们再来说第三种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很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沟通就是把信息传达给对方,至于对方有没有理解、理解之后会怎么做,那是他的事情。这样的沟通是非常低效的。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要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获得对方的反馈,这才是高效率的沟通。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罪恶》,讲的是一群警察在犯罪现场勘查。这时候,一位高级官员来到现场,指着墙上的血迹问:“这个地方有做鉴证吗?”

警察队长说:“我通知过鉴证科的人。”

官员问:“你什么时候通知的?鉴证科来过吗?”

队长说:“这个,我是让副队长去通知的。”

官员问副队长:“你什么时候通知的?”

副队长说:“我发短信让下属去通知了。”

官员问:“你的下属在哪?”

副队长说:“他那天在参加朋友婚礼,也不知道他通知了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无效沟通”,每个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在电影的最后,警方还是没有找到犯人。

想象一下,在职场上,我们是不是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无效沟通呢?

要想避免这种无效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确沟通的目的:我们是想告知对方一个信息、还是希望对方配合自己做点什么?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把你掌握的信息告诉对方,最后跟对方达成共识。

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比如说,你明天要完成一个方案,你需要的资料在同事手中,而对方恰好又在休假。你会怎么跟对方沟通呢?发个短信、问他明天有没有时间?

对方看到短信,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问我明天有没有时间,是想请我吃饭呢,还是要我加班?那我是回答有空呢,还是没空呢?

对方一直不回答,你就一直没办法展开工作。

有效的沟通,就是直接给对方打电话,先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他,然后征求对方的意见,看能不能把资料送过来。

这里说句题外话:我最害怕的沟通方式,就是别人给我发一条信息,里面只有两个字:在吗?

有事儿,您不能直说吗?

我有好几位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微信签名上,写下10个字——有事请直说,别问我在么。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要内容,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

我们聊了《12个工作的基本》这本书,书中介绍了职场必备的12种通用能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对职业素养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认识。我们介绍了其中三种能力,包括目标发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第一个是发现目标的能力。

拥有自己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在工作中快速抓住重点、提升自己。

如果你想在现在的公司做出一定的成绩,不妨把自己的目标和工作任务相结合、像项目管理一样,按照计划一步步去推进;如果你想转型、跳槽,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不妨问自己:我可以凭借现有的技能,赚到钱吗?

第二个是持续的学习能力。

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更新。为了能够应对工作上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持续学习,并不是说我们要报各种课程来学习,而是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工作经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其二是大量阅读、从书本上吸收知识。这两个缺一不可,要相互平衡。

第三个是沟通协调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陷入无效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确沟通的目的:我们是想告知对方一个信息、还是希望对方配合自己做点什么?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把你掌握的信息告诉对方,最后跟对方达成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这12种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一步步去练习、最后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如果只学会其中一个,可以带来一点点改变;而当我们把这12种能力全部掌握之后,就能梳理出作者的逻辑、从心智模式的层面、刷新自己的认知,在职场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话说回来,这本书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书中对12个技能的描述,显得过于简单,没有深入探讨。所以,我建议大家把这本书当作一个知识地图;通过这本书,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不足,然后再针对性的阅读其他专业书籍、提升自己。这样就比较好了。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咱们下周再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