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看场电影

李克富 | “咕咚”来了!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497人  李克富
李克富 | “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是个童话,有很多个版本。经我反复咀嚼过的那个,说的是一只正在河边睡觉的兔子,突然被一声“咕咚”惊醒,为避免伤害而匆忙奔跑,边跑着还不忘大声呼喊“咕咚来了”以提醒同类。结果,越来越多的兔子加入到了逃命的行列。

可以想象,如果得不到制止,那些兔子会累死在狂奔的路上。

好在,终于有只聪明的,在听到“咕咚来了”、看到那么多兔子疲于奔命后开始了动脑筋。它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害怕咕咚,总得知道咕咚长什么模样吧?”

不要小瞧这句提醒!

奇迹发生了,呼哧带喘的兔子们终于止住了脚步,然后掉头。尽管依然恐惧不已,但毕竟敢于沿着奔跑过来的道路小心翼翼地向河边走去。等到了那只兔子睡觉的地方,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所谓“咕咚”,不过是一颗熟透了的果子掉到河水中发出的声响而已!

于是,动物们就不再害怕。

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但清晰地记得对这个故事的记忆是被一个恐惧症病人唤起。他因为害怕狗而整日不敢出门,咨询时我问:“你害怕什么样的狗呢?——是大的还是小的?黑的还是白的?公的还是母的?”他竟然被我问得一脸茫然,怯生生地答:“不知道。反正我一听到狗叫就跑。一想到小区内有狗,我就不敢出门。”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那画面当然不是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的一轮金黄色的圆月”,也不是那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的少年,而是一只被莫名的“咕咚”声吓得狂奔的兔子!

很快,我发现所有的恐惧症患者都是一只只害怕“咕咚”的兔子。再后来,我就确信所谓的焦虑障碍不过就是因担心“咕咚来了”而一路呼唤狂奔的结果了。

突然间我也就明白了心理助人的起点在哪里!

解决问题一般需要三步:先搞清楚现状或事实,即问题到底“是什么”(what);继而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明白“为什么”(why);最后才能是具体的应对即思考“怎么办”(how)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

一切因心理问题而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忽略或干脆省略了“是什么”、“为什么”而为“怎么办”而来,他们问的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医生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知道,也不会直言相告。他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主要借助于有效的提问而实现,让求助者止住因恐惧或焦虑而狂奔的步伐,然后转身,回到问题发生的原点上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么!

要想解决问题,总得先知道问题是什么吧?

今天是儿童节,想到了这个我最喜欢的故事,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兔子们最终看清了“咕咚”的模样,而是在那只聪明的兔子提出“我们害怕咕咚,总得知道咕咚长什么模样”之后的反应。我之所以称之为“奇迹”,是因为它们听到提醒后能够“止住脚步”,然后“掉头”。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对于心理医生而言,咨询水平的高低其实就体现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让那些被“咕咚”追赶着的求助者们止住狂奔的脚步。一旦脚步止住了,转身就容易了。这样,接下来求助者才会放下“怎么办”和“为什么”的思考,用行动去搞清楚自己遭遇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大学》开篇就提出了“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后的几句话我非常喜欢,在做了谬解后经常在临床上运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定→静→安→虑→得。这个顺序,层次分明,不可更改,诚如斯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的谬解是:要想有所收获(得),就必须思考、谋划(虑);而能不能“虑”,取决于是否心“安”……依此类推,根源在于“止”。

一言以蔽之,要想有所得,先要学会止。我运用经文,扯虎皮作大旗,想达到的目的,通俗说来就是:只有止住旧的,才能开始新的;止即接受,而接受是改变的前提。

祝愿所有人一生都不要被“咕咚”所惊扰;而一旦被惊扰了,也希望能够有足够的胆量和智慧去看看“咕咚”的样子!

李克富 | “咕咚”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