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质量,事实质量,改善质量
今天就分享一篇工作中的感悟。
好的外企可能这种情况不常见,民企其实很多,质量发现某个尺寸不合格怎么办?尤其是空降到一个公司的领导经常会遇到这个情况,老员工司空见惯,反正之前都是不合格,所以就该干啥干啥。可以空降领导人可能就会说不行啊,不符合要求啊,得停产改进啊。
你要是真停产可能绝大部分短期内你根本就解决不了,给老板第一印象基本就毁了。
我们生产现场的质量也是这样,我一说质量不合格你们就不应该放行,好家伙,第二天基本生产就会半停产状态。
然后生产抱怨,质量还理直气壮,更严重就是生产和质量开始对立直到慢慢水火不容。
那么就没有解决办法吗?这里面就要谈到三个质量概念了。
目标质量:就是图纸规定或者技术要求的,为了最终成品合格而进行的定性或者定量的要求。比如机加工要求跳动就2丝。
事实质量:我产品可能已经做10年了,因为工艺及设备能力只能做到10丝左右,不能说出去的产品没有问题,因为即使做到2丝也没谁保证产品就没问题。但是你要让研发改图纸,那研发会一大堆理由等着你,就是死活不愿意改图纸!这时候怎么办?研发反正明哲保身,觉得这样自己万无一失,做不出来那是你制造的问题,制造想做好,限于设备人员能力问题,根本做不到。最后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先交货再说了。这其实也是很多时候,质量和交货是一个矛盾体的原因,实际上要是各方面合理的话,质量和交付应该是有机的统一而不是矛盾。但是研发坚持的对吗?未必,制造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吗?肯定也更不对。这就需要第三个质量。
改善质量:当发现这个不合格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事实质量,该发货发货,同时应该立项进行质量的改善,通过合理的改善已达到设计的目的为前提,比如上面说的达到2丝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通过软改进(不需要支付多少成本)能够达到,这将是老板,研发,质量,生产几方都欢喜的事情,如果需要投入,那么这就是要支付的质量成本,这个成本报给老板,老板愿意投,那就是公司愿意投入这个质量成本,不愿意投,那就是研发要求太高,过度质量的成本,这时候要求修改图纸可就不是你要求,而是公司基于产品定位而进行的必要的图纸设计变更,研发必须得改图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