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  本文已影响7人  黍苗隰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运转着,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终于两个小时过去了,这种艰苦难熬的时刻也该终于到了顶点了吧。

头脑是昏沉着的,意识仿佛无法再运转流动。那一刻,时间是凝住的,静止的。意识流是处于一种空洞,呆滞的状态。

她羞羞的低着头,脸蛋儿涨得通红通红的。也不记得,这到底是多少次陷进如此困境了。她曾经多么渴望可以如同朋友般,谈笑风生间露出好看的贝齿,一言一行之间流出一股从气质里面淌露的自信。她甚至有点怀疑,为什么她不出生于一个健谈的家庭,或者是天生地与人相处和谐。

她从小便是知道这种类似的窘境,使得她无数次很痛苦。羡慕那种得不到的开朗,却又同时陷入一种矛盾之中。只要是人多的聚会,她在其中也不想去寻找一种存在感,只想安静等待这种煎熬的过去,然后得到一种彻底的解放。

自从习得某些心理学的理论,她便是懂得,她身上的这种羞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所造成的。

原来这个世界上,父母关系和谐,才是孩子健全成长的最好营养。但是从她懂事的那一刻开始,她开始意识到,她的父亲,不像是父亲。父母关系之间的缝隙,隐隐约约可以感知。到了后来的撕破,关系的彻底断裂,使得她永远地失去了儿时的归属感。

她就像是一个没有家的孩子,和父亲的关系便是从幼时开始便断裂了的。《爱是一种选择》里面曾经讲述过,一个孩子在童年里缺失了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会酿成一种情感缺失,相应的情感能量不仅会接近于干涸,甚至于成为永恒的干裂之地。这种在童年里受过创伤的孩子,由心理延化到外在的行为,某种我们心理学称之为不太健康的行为。这些最根源都是源自于我们幼年时代,所遭遇的一切。

曾经她在梦里徜徉,想要去挣脱这种情感的干涸处境,可是无论如何,梦魇总是一直伴着她入睡,在她醒来之后又悄然离开。她不懂得,为什么别人梦里都是那么漂亮的景象,有湛蓝湛蓝的天空,广阔而辽远,象征着心境与视野的开阔,心情的舒畅与明朗。为什么梦里那种独属于孩子们的七彩天空,从来不属于她的。她惆怅,感伤!

曾经有一位心理家说过,蜷缩在家里只有孩子一人,为什么他会觉得黑暗里有鬼的存在?

是因为他从小被迷幻神话色彩填充的童年,加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便是想着黑暗里会有那种存在。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孩子,会很惧怕那种孤独感 ,没有父母爱的浇灌与陪伴,他就希望有一种可以陪伴着他的力量,即使这种力量是极为可怕的,震撼人心的黑暗力量。害怕于恐惧并存于同一空间,又从另一种不存在的空间里借来另一种诡异的力量,希望他可以陪伴着他。

这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那些梦里复杂难受,痛苦与煎熬,寸寸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这是某个人世界观还有方法论衍生出来的主观世界。梦里的世界都是糅合了全部的现实因素带给他的全部冲击和映射。客观世界的种种因素作用于他,而他创造了梦的世界。

渐渐地,她懂得了某些心理还有性格之间的因果关系,试着如何去寻得内心的一种平衡点。本就与世无争,似乎深得老子之道,并把这种道学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血液。加上心理学的一直慢慢自愈,终于恢复了平静。

她依旧羞涩,但是煎熬渐渐消退了些许。脸上多了一份从容与坚定。或许,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她的心智,她的心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