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多读读书吧
今天读到一句话,挺有感触的,那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读的书多了,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强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两件事情。
一个是前两年一个朋友的胡言乱语。不知道她从哪里看来的或者听来的,在一次跟我们的聊天中,她告诉我们,经常在脸上抹一些菜籽油,可以保持皮肤的光泽与弹性,我们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她却笃信不疑,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体验过了,我们以为她是开玩笑的,可是后来她好多次都提到了这一点,我们才知道她是真的信了。另外,她还曾经跟孩子们说杨丽萍为了跳舞抽了一根肋骨,以此鼓励孩子们要能吃苦。我听了感到既震惊又害怕。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的,她曾经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老师!怎么会对这样的信息缺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回想她这些年的状态,我大概知道原因了。最近这十年来,她似乎内心有些膨胀,一方面原来确实取得过一些骄人的成绩,另一方面家庭的经济环境也突飞猛进,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望尘莫及,所以她已经静不下心来读书,只是一直躺在原来的成绩上,一边反复强调她曾经的“丰功伟绩”,一边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指手画脚,最近几年下班以后回到家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上网刷各种小视频,即使装模作样地拿出书来,也是多年前的旧书,翻两页就丢了,可是网络上那些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她却深信不疑,甚至常常拿出来跟我们显摆她的“博学多知”,即使我们指出这些信息莫名其妙、毫无根据,她还是执迷不悟,认为是我们见识短浅。我想,她的那些胡言乱语大概就是来自这些胡说八道的网络小视频吧。
看到她的状态,我常常想,一个人不读书,不学习,真的就会变成这样不可一世又浅薄无知吗?真的让人担心害怕。
我想起的另一件事情是我自己的深切感受。我曾经在2006年到北师大参加了一个为期两个星期的培训,第一次听到了专业的心理学讲座,当时听得是四体通畅,似乎所有的毛细血管都张开来,真是酣畅淋漓。听完讲座以后,我马上到北师大的书店里买了两本那位教授的著作,一口气就读完了,感觉书中讲的那些内容既深刻又明白,以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让我信服不已。
可是,随着这些年我的阅读的升级,从原来的只读与学科教学有关的书籍,到文、史、哲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品类都阅读,从原来的只读教育教学技巧类的书籍,到自然、心灵、艺术等各类书籍的涉猎,我感觉自己的眼界打开了,心灵丰富了,思维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前一段时间,我在整理书柜的时候,再次看到当年买的那两本书,翻了翻,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当年我怎么会买这两本书?在今天看来,那两本书确实略显浅了一些。
看来,多读书是真的不仅能帮助我们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还能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对信息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