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杂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一定有比对撕更好的办法

2017-07-09  本文已影响76人  星絮
文/星絮

父亲节那天,新加坡的朋友微信上发了一张照片给我,我没太明白,就回他一句:父亲节快乐。

老人去世不过两年,子女们就起了纷争

几天后,写作群友大牛在我们小群里发来看看新闻网的一篇报道,讲述新加坡第一家庭的兄弟对撕,我这才恍然大悟朋友这张照片的意思。

一间老别墅,一位故去的亚洲开国元首,在他去世两年后,围绕着他生前的一栋别墅,竟引发了子女间的公开反目。

很多年前,我的新加坡老板带了一本《李光耀传》来上海,让我带给我的一位大客户林先生,因为他非常崇拜李光耀先生。

的确,李光耀先生是伟大的,他把一个破落的小渔村,用了几十年的光景,建成了现代化的发达经济强国。这个成就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十多年前,在某些西方人的眼里(美国人),还以为新加坡是一个猴子满树爬的荒蛮之地,哪知她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首,也是列为全球的经济发达国家之一。

李光耀,新加坡独立的第一任总理

作为一个百分之八十是华裔人口的国家,虽然只是前两三代人的移民,李光耀先生的祖籍是广东梅县,但他亦是新加坡人而非中国人,即是我们所说的“香蕉人”——黄皮白心,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熟悉西方人的文化和思考方式,恐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儒家思想的那些影响,少之又少了。而且用西方的一套方法用于国家的建设和治理,取得卓著成就,等于是实践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西方教育,讲“规则”,不讲“关系”;注重“法律与科学”,不重“人情与中庸”。我猜测,这也许是现在兄弟反目的成因,这是骨子里的一套思想体系使然。但是,因为在一个华人(华裔)聚合的国家,即便已经是第三、第四代人,一些华人的旧传统,依然在丝丝缕缕的生活当中渗透出来。不讲婚丧年节、婆媳礼节,光看日常的食物、言谈,甚至家居装饰,无不揭示着华人的点点滴滴。难怪有人说,现在要寻找华人的传统,不在中国,而是在散落在中国以外的华人圈子里。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尤其是年轻一代,打小就接受英文教育,即使读到大学毕业,在家可能也和家人讲普通话,但中国汉字没识几个,更不要提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了,你可能跟他在街上一路闲聊看似蛮和谐,其实基本上是鸡同鸭讲,路边商店大招牌(中文)都没几个认识。讲普通话,虽然没有问题,其实意思并没有真正明白,要弄明白还得讲英文。

与妻子柯玉芝从剑桥大学学成回国

另一方面,华人家里在过年等大的节气里的祭祖或者白事出殡礼仪依然是中国旧式的保留。虽然学着洋文,但兄弟要和睦,夫妻要恩爱,儿女要孝顺,邻里要互助这些中国传统价值观还是保存的。只是保存到什么程度,就因人而异了。

第一家庭,传承着精英中的精英。因为时刻要与国家利益和形象紧密相联,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通常无不透露出相配的标准模式: 谦和、内敛、理性和睿智。更别说李光耀先生的长子李显龙是现任新加坡总理,国家最高领导人。

我等吃瓜群众当然不会明白故人这套房子究竟有多少玄机,令亲兄弟公然怒怼彼此——互联网上公开对撕,弟弟李显扬在脸书上一篇篇的爆料哥哥李显龙利用总理特权引导 ,越来越激烈。这一家庭内讧,当然引发了很多的议论和猜测。随着爆料的加剧,人们好似追看韩剧一样。李总理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可已扬得天下知了,总理只能出来向全体新加坡人民公开道歉:“我与弟妹的纠纷对民众造成困扰,损害了国家声誉,打击了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深感遗憾,向国人道歉。”

新闻上标题这样写:为了房子,新加坡“第一家庭”开撕。其实大家知道,那房子只是幌子。李总理的薪水是奥巴马的几倍,还有哪些房子能入他们的法眼,何况还是有一百年历史的旧房子。作为第二代的新加坡华人移民,我朋友遗憾地对我说,可将第三世界变为第一世界的人(指“国父”李光耀),却无法教好三个子女,可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爆料很讽刺。

李光耀先生的葬礼和他的子孙们

我想我朋友的说法能代表一大部分新加坡华人的观点。前阵子不少人推荐一本叫《非暴力沟通》的书,想来对家庭里“有话好好说”是至关重要的。李家兄弟无非是自己的利益想得多些,可是却没有顾及作为“第一家庭”的特殊影响力及第三代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上吵架双方都是自私的,因为一个碗不响嘛。

既然特别的家庭无法讲请,那就讲理,但讲理不必非要吵架爆料。当事人最知事情原委,也许弟弟怕哥哥积累政治资本,是或不是,总有因有果,何须大动干戈;哥哥对于父亲就房子的遗嘱应该尊重,如真有国家文物局的相关法令,想必在父亲去世前应该有所商议,即便个人必须服从国家相关法规,兄弟间也不是不能解释的,首先要相信大家都是知书达理的人。

当然,讲来讲去,旁人发些议论对事态的发展也起不了作用。作为已故的父母绝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会走向不合,尤其是华人的传统里,家和才万事兴。当然他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华人,他们是新加坡人,外国人,只是有中国人的面孔。

没有了中国的这套价值观,兄弟反目也不奇怪,只是可惜了父辈们的期望,再怎么说,他们身体里是流着华人的血液。有些遗憾是华人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有句老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果真实不虚。我们不知未来会怎样,但是我们知道将来的果必定是今日自己造的因。

只是希望纷扰当中,能给兄弟俩一点智慧,不再执着于争讼,纠缠于对抗。停止内讧,给后代一个榜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