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书读书笔记发现好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是谁陪你渡过荒原—心中的摆渡人

2016-05-16  本文已影响1151人  端木婉清
假如荒原是迷茫和困惑,那么谁又是我们的摆渡人向导你去跨越突破?自己可以吗?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了一些关于《摆渡人》这部小说的信息,对于书中主人公迪伦和崔斯坦的相遇以及穿越迪伦心像荒原时的陪伴鼓励向导以及险境中滋生出来的爱情故事饶有兴趣。

近日又特别想读一读克莱儿·麦克福尔笔下勾勒出来的这个让无数人震撼、恐怖、又充满救赎力量的故事。

抽了一个周末的时间终于认认真真的将这个故事看完,看时几乎是一口气将故事倒影进脑海里,的确是一本治愈系超强的小说。

除了让人胆战心惊的陪着迪伦闯了一遍荒原外,还初涉了关于灵魂地带的一些神秘未知的东西。以及教人在面对极其凶险的环境中如何克服心中恐惧。

思考如何充满力量去战胜一切险恶糟糕的力量,迎来属于自己的突破呢?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几处揪心之笔更是将内心一股神秘的力量推到了灵魂深处撞击出精神世界的共鸣中来。

然而合上书后,我的脑中却再也不是那个故事中那个单纯的小女孩迪伦和摆渡她渡过荒原的男孩崔斯坦之间那些关于生死、意念、抉择、重生的情节了。

仿佛我的眼前有一条河流,河流上远远的停泊着一艘小船,一个穿着蓑衣蓑帽划着木浆的摆渡人在静静地等着,等着帮谁去渡过漫长孤独的河流到达对岸的豁然开朗中去。

书中描绘的“荒原”在我现在看来更像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难以跨越的困难和身处低谷时的各种抑郁表现。

然而渡人渡己,想到谁又会是你的摆渡人呢?而你又是否愿意像崔斯坦一样去引渡别人?

“意念”它最终又会不会是自己的引渡人?

迪伦在走出事故列车中迎来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经历种种险境,带着迪伦走过荒原最后折回到起点重生。

里面有害怕、失落、凶险、挣扎、逃脱、勇气、抉择和胜利等等。

抛开小说本质,我们的“荒原”也和书中的荒原没有两样,当我们身处困难时,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失落、难以克服、烦躁、甚至放弃的念头也不会比书中的迪伦少,困难也不会比书中的“恶魔”善良。

这样的“荒原”我们从小就不缺,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也都安然无恙的渡过了最为黑暗的时刻,通过我们的“摆渡人”和自己的勇气最终迎来黎明。

这两者之间我觉得是非常相像的。

我们的摆渡人到底是谁?其实一路走来我们无处不被保护在摆渡人的身影下。

婴幼儿时,初来世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懂得,我们的“荒原”像一张白纸横列在我们的人生路前,是父母亲不厌其烦的向导和爱教会了我们最初的分辨和点燃了新生的力量。就像书中引渡至人生的第一个安全屋一样。

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内荷尔蒙的分泌我们的身心产生了一些变化,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占据了那时候的身心,随着智慧的增加内心的“荒原”逐渐变成逆反的源泉。这个时候父母、师长、同学、书籍就是很好的引渡人。

我们都会经历这些,经历青春的迷茫、困惑、遇到各种牵绊我们成长的“恶魔”但是我们只要自己能够突破内心的恐慌和禁锢,配合好每一个引渡我们的人,肯定就可以走出这些让人不爱的“荒原”。

其实长大后,我们面对的世界更为复杂,学习、工作、生活、恋爱、婚姻都不能够保证是一帆风顺。

所有的不顺畅,遇到的困境,都可能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荒原”。

但是这都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因为终究有谁一定可以引渡着我们走过那片荒原,到达一个个安全屋,最终激发我们的斗志和力量去战胜一切横列在我们面前的“恶魔”从而让自己像划破黎明前的那道光亮那样熠熠生辉。

这是这部小说此刻带给我的所有感想。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本书还告诉我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去做别人的摆渡人。

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里,去帮助别人渡过那片必须要渡过的“荒原”。

我们也一定会做好孩子、朋友、身边亲人的摆渡人。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去面对困惑,面对挫折,锻炼身心……

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又会是载着你过河的摆渡人?

如果“荒原”在所难免要涉足,那么自然会有我们的摆渡人和我们一起。

也许你一定还可以是你自己的摆渡人。

所以让我们无畏困难,挑战困境,勇敢的突破人生中的不如意,在荆棘丛生的“荒原”里游刃有余的摆渡,努力着迎接属于自己的光明自己的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