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读后
前言:以前看书,看的时候和看完之后,如果感觉有些话不吐不快,或者觉得看完想要留下点痕迹,就会在书的扉页或者最后空白的地方写点东西。今年7月份重回简书,觉得自己很久没写点东西了,索性就把书上的记录转移到简书上。
开始的时候是把写在书上的内容直接转到简书——受限于版面篇幅,写字的时候,肯定不会写很多啦——后来就变成看完直接在简书里面敲。这一下不得了,原本三五句话就写完的,现在三五段也结束不了了,以至于我今天打开一看,这个月刚过了三分之二,这篇记录文字已经快破万了,我也不过记了那么八九本而已。
写东西好像就是这样的,不知不觉间就越敲越多,不过也好,现在的简书与我而言,更多的是为了记录,是为了雁过留痕吧。
《冬牧场》李娟 2020年8月4日
纪实类的文字,其实不是我会喜欢的类型。这么说起来,我也不知道我喜欢的文字类型是什么样子的。想起很小的时候看的乡土文学,也很是喜欢。那么大约,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纪实类文字,不是我会刻意去找来看的文字。
上周看完了王小波的短篇小说《绿毛水怪》,讽刺辛辣的文字,赤裸裸地直指人心,但是,很奇怪,看完就是看完了,并没有深入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就好像,我跟他的那个真实的世界,隔着一层窗户纸,隐约透明,看得见,却并不想深入去探究——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周末回家路上还看完了一本儿童文学故事《坟场之书》。带一点点魔幻色彩的儿童故事,很可爱,但依然是,不想写点什么的感觉。
包括这本《冬牧场》。我很佩服作家这个角色,为了写而写,为了写收集素材,为了写体验生活,我做不到。我始终是凭感觉做事情,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有敲键盘的冲动,不喜欢一切刻意的事情东西。如果一直这样,是不是也算是过于刻意的一种呢?
但是冬牧场这本书,确实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甚至从未想象过的世界。
哈萨克游牧民族,随牧草游走在春夏秋冬的牧场中,最不可知的是自然,最难过的是孤独。而这其中,能够正常开展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
作者李娟用了很多的篇幅去描绘在这其中生活的点点滴滴,穿八层衣服来保暖,住在被羊粪包围着的地窝子里,每天吃面,吃很多大块肉,蔬菜是奢侈品,水要靠背雪回来化开,长久地不洗澡,出门是很大的事情,要穿最好的衣服鞋子,每一家都极其好客——因为孤独。方圆几万亩的牧场,零星地生活着三两户人家,低头见羊群,抬头只有月亮——太阳似乎并没有那么受欢迎。
奇怪,我只是翻完了一遍书,居然好像看到了很多的画面——画面的确比文字更有生命力,尤其当这画面由文字在脑海中直接描绘得来时。
我经常会想,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看过很多书,都在告诉我,人生这幅杂乱无章线条构成的地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从线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幅美丽图案,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了。
在游牧民族心目中呢?放羊、养牛,游牧,一代一代地重复,这就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吗?那当牧场被收走、被规划为禁养区,他们的下一代都向往着城市生活,游牧似乎即将、或早或晚,沦为历史的时候,这种意义又在哪里呢?
怒放在最恶劣环境中的生命力,才是最顽强的吧。熊猫狗的6个孩子,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户外居然都能够艰难地生存下来,我们这样温室里长大的花,实在是太应该汗颜了吧。
幼时显得极小,但是稍大一点就又显得极为成熟,游牧的生活习俗,无比快速地催熟了一代又一代的哈萨克儿女,他们带着因为放牧、因为与自然的摸索共存而来的一身伤病痛,靠着把阿司匹林当糖豆吃的频率,快速地成长着,快速地重复着,对未来依然茫然,却丝毫不耽误手下的活计。
其实有什么好感慨的呢?对居麻一家来说,外面的世界,不也是如此的不能理解吗?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一个个水塘里的鱼,偶尔跃出水面看看其他水塘,感叹一番,再落回来,继续自己的茫然,继续自己的生活。或许有人偶尔跳出了自己的世界,游入别的水塘里,那大约就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生命,大约不过如此罢了!
但偶尔能跳起来,知道外面的水塘是什么样子的,外面的鱼大概是如何生活的,至少自己也多少有了一点吹嘘显摆的资本吧,一如见了客人早也说晚也说一觉睡醒还要继续说的居麻一样。
《我的天才女友》0807
那不勒斯四部曲之第一部。
周末回家,在带哪本书回的时候产生了纠结,原本准备带更厚实一点的《金色梦乡》,基于对自己阅读速度的了解。但是这本已经打开了的我的天才女友让我犹豫——一本太薄,两本又太厚了。最终已经开了头的文让我继续了下来。
对外国文学,我的阅读一向比较慢热,尤其是西方文学,太多冗长的介绍、表述方式、历史背景的不清楚,太多格外复杂的名字——我永远记不住,几乎都是一闪而过——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我才能慢慢描绘出来这些形象,谁是谁,是哪个故事线里的,推动了哪些情节发展。
然后到最后的意犹未尽。我似乎一直在重复这样的阅读感受,生硬地开端,不自觉地沉浸,最后的享受。所以对我的西方文学阅读来说,如何开始才是最大的难题。
我的天才女友,做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开端,很早之前我就看了引子,中间插入很多书,在等待的一个下午,终于看完了。
如果人生中有这么一个朋友,那该是幸事吧!相互吸引,完美互补,暗中比较,相互快速地成长进步。
类似的成长背景,不同的人生选择,第一部里面就看出了莉拉和埃莱娜未来会分道扬镳,走上不同道路。
其他人物的存在不断验证这一点。很难说两个人的选择谁对谁错,但第一部的结尾,埃莱娜终于觉醒,让人庆幸的同时,也无比清晰地看到了莉拉被困住的选择。
城市是悲剧的,生活也是。悲剧色彩下,任何选择大约都是蒙上阴影的。换了我们,大概也只能做到如此吧?谁又能指责谁呢?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0808
周五想要找以前买过的一样东西,在已购订单里翻了许久,发现了这本书。18年买的,第一眼的感觉是,一看书名就像是我会想看的书,第二眼疑惑,我看过这本书吗?点进去随手一瞄:看过,而且好像印象很深。当下决定,周末回家少带一本书,翻出这本来重新再看一遍。
所以昨晚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在卧室的书架上翻找,略显的有些单薄的一本书,翻开来,边边角角被我写的密密麻麻。
扉页上就写着买书的缘由了:因为书名。哈哈,我对自己还真的是比较了解的啊!
周六一个上午的时间,重新又温习了一遍这本书,两年前的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断得到新的认识,这种偶然重遇故友的感觉,还挺好的。
是的,我的阅读就是这么的随性,漫无主题,漫无目的。
突然想起以前让朋友给我荐书,他始终不肯。当时他说,等你看的书足够多了,你自然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样的书,不需要别人推荐。我喜欢的也未必就适合你。
那个时候大概还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才恍然,我的阅读虽然一向没有规律,但隐隐地也知道哪些是自己看到了就有兴趣拿来读完的,这样挺好的。
因为是温故知新,以前的读后感受都直接写在书上了,这次要不要为它专门写一篇文,有点犹豫,想记录,但想法并不强烈。那就偷个懒,随便在8月读后里面随便写两句吧。
我们要学会讲故事,用是个人就能听得懂的方式。晦涩难懂不是不同领域间的必需,那是人为设置的藩篱。简单地说,学会说大白话。因为并没有一个人就真的能完成的所有,和他人建立关联,需要我们彼此能够交流。
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建立,需要坦诚,需要隐私交换。想要得到对方的真心,就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换。我们总要牺牲一部分的安全感,来交换别人的安全感,当安全感流动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存在,这关系才能建立的起来。
如果生命依然以现在的方式重复再来,你愿意吗?我们是否愿意重复我们过往的生命?尼采说:创造你可以热爱的命运。生活,本就是自己的选择铸就的,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愿意,我们需要反思自己,如何去改变。好在,至少目前为止,我的答案依然是愿意。
人生无常,落笔无悔,过往一切成就今天的我,我无悔!
这本书记录的是欧文亚隆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他写过的一些书,莫名地觉得,虽然没怎么看过,应该是几乎没看过亚隆看过的书,但通过简单的介绍,似乎对他的思想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以后如果遇到他的书,我大概还是会很有兴趣的吧。
《新名字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之二 0811
青年时期的故事,第一眼看完的时候,不知道能写点什么,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直接开启了第三本。等到这两天晚上给我的数字油画涂色的时候,脑海中才好像掀起了狂风巨浪。
青春期的我们在想什么?学习,考试,身材,颜值,羡慕的同性、暗恋的异性。
说起来简单,但那个时候,一丁点小事,大概也足够让我们心神不宁地度过一整天,脑海里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幻想,心情也随着幻想起伏跌宕。
但在那个年代的那不勒斯,事情可能远比我们的青春期复杂的多。埃莱娜的青春,写了那么那么多,关于爱情,关于莱拉,关于尼诺,关于深夜海边的放纵。看的时候还只是在看,看完之后再反刍,惊心动魄的情感下,隐隐地只看见两个字:逃离。
埃莱娜一直想要做的,不过是逃离。深恐自己会成为母亲那样让她不堪的样子,希望自己能拥有莱拉的勇气果敢聪明才智,让她能够有勇气反抗现实,能够逃离。就连自己暗恋的人,喜欢的也是莱拉,这加深了她想要成为莱拉这样的人的想法吧。但最终呢,不过是想要逃离,逃离那不勒斯,逃离现有的一切,逃离到可以让自己放下所有不堪的过往,可以重新开始的地方。
也许我们的过往很单纯,但逃离,多么熟悉的感觉,隐藏在各种大背景之下的,不就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吗?逃离过往。
正值生日,我也由此在思考,为什么离开了家乡之后,我就不太愿意过阴历生日了,所有对外宣告的,都是阳历的生日。大约是因为,过阴历生日就是在家时候的样子,是我想要逃离的样子吧。
这是一本写给女生看的书,看的时候我很投入,看完之后脑海中会自动反刍,文字也许并不太记得,但是这其中深沉复杂的情感,一直一直会盘旋沉淀。
脑海中,风浪经久不歇。
《离开的,留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之三 0815
如果说第二部的复杂情感激起了我诸多的共鸣和感慨的话,第三部看得我极为不适。不清楚是因为年龄不到、阅历不足、情感过于复杂,还是简单的只是因为我感冒了,生理的不适影响到了观感。
中年的莉拉和埃莱娜,开始过着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生活。嫉妒似乎贯穿始终,不管莉拉的生活是富足、还是潦倒,莉拉的能量似乎一直压抑在单薄的身体里面,自己的任何选择都不后悔,并勇敢承担。我隐隐地开始要欣赏这个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女孩了。
与此同时,埃莱娜,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她是自卑的,一直都是。她对自己极度的不自信,她的生活、思想更多地是集众人意见之大集合,她渴望别人的肯定,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莉拉——强。为此她做出了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这其中的很多,其实让我在看的时候觉得隐隐地恶心,大约从她在海滩放纵自己失身于尼诺父亲就开始了——虽然我在这本书里好像是钻进了埃莱娜的皮肤里,但我始终还带着自己的三观,终究不能完全地理解她。
所以当第三部的结尾,埃莱娜勇敢告别家庭,选择和尼诺在一起的时候,我几乎要惊讶了!这样的反差,兜兜转转之后,她终于选择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虽然尼诺是个有才华的标准渣男。
至于丈夫、女儿们的所谓责任,这应该也不是这本书中真正想要传达表现的。
人性的复杂大约不是简单能说得清楚的,所以莉拉,也在改变着。她原本是希望埃莱娜能生活着莉拉真正向往的生活——自己完不成,寄希望于她人实现——但她自己也并没有真正地去努力。
不知道是生活所迫、还是莉拉选择为了恩佐臣服现实,当莉拉选择为曾经的仇人工作的时候,一部分的她已经死掉了。这部分似乎埃莱娜表现的更好,她对妹妹选择嫁给仇人惊讶不已、难以接受,但或许,金钱才是真实的,其他的复杂情感、爱恨纠葛、过往曾经,都是假的。
现代人,不都是这样吗?真实地坚持自己的,还有多少人?就像那个留守选择了北大考古系的学生,坚持自己喜欢的,居然都可以成为社会热点,就是因为没有钱途。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如此功利,如此不可爱了啊!
随着故事推进的年龄增高,明显感觉我对故事的情感理解起来有难度了。这让我对最后的故事有些隐隐的担心。像这样深入主角情感内心的故事,就像放下自己,穿上他们的皮肤去体验他们的生活,现在已经感觉到了皮肤之间的隔阂,差异逐渐增大,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会坚持把第四本看完的。希望到时候,多少还能有些感受,能写的出来吧!
《失踪的孩子》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四0816
故事到此终章了。
原以为会延续第3本的混乱情绪,让我全程阅读感受很痛苦。但没想到居然出奇地平和,也不知道我是终于脱离出了这个故事,脱掉了那层埃奈娜的皮肤,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了,还是自己终于梳理清楚了情绪,再次以埃莱娜的身份,安心的重温这段历程。
第3部的混乱在第4本中都找到了答案,所谓的混乱,有的目的是复仇,有的是人性的颠覆,每个人似乎都在这里都找到了自己的结局——通常是死亡。
动荡的社会,激昂的思想,哪有不流血牺牲就能实现的美好变革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埃莱娜终于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方式——从出生的地方汲取成长的力量,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作家,这个光耀的身份不但让她养活了自己和女儿们,更重要的是让她成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让她觉得自己比莱拉有风采,实现了她的夙愿。
而莱拉,也终于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她一直在逃离,借助各种各样的身份,逃避真实的自己,让别人替自己去生活出自己真实想要的样子,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能灵活使用文字这种强有力武器的人。
莱拉并不关心任何人,包括她自己,她漠视着这个世界,她所有投入的情感背后,似乎总有一种看不清楚的力量在支配——追求完美?还是表现得像自己想象中应该有的那样?
蒂娜的失踪,终于让莱拉扯掉了她的面具。而整篇故事也因为她删除了自己人生的所有痕迹、希望自己并不曾在这个世界上活过,才开始。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在整个四部曲的记述过程中,埃莱娜用的是本名,而莱拉只是埃莱娜专属的昵称,她的本名叫莱娜,而为什么我觉得莱拉更有生命力更值得使用呢?我大概是真的在前面把自己代入到埃莱娜的身份中了吧。
女人的一生大约都会与各种情绪作斗争,有人说这部书写的就是女人的嫉妒。这其中其实包含了亲情、爱情、友情,关于忠诚、勇敢、背叛,人性等等很多很复杂的情绪。有的时候我很愿意就单一的一个人去分析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情绪背后的故事。但我也必须承认,这本书这么复杂的情绪体验下来,实在是累了。
姑且记录到这里吧。总体而言,适合一个有点阅历的女人去阅读的故事。毕竟,所谓的女人的友谊,本身就很复杂。
而我,也从不曾真正信任过!
《斯通纳Stoner》0818
比起华丽辞藻堆砌的锦绣文章,我更偏爱平白朴实的文字,最是无华动人心。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预期,这是我一贯的风格。打开之后居然有种一口气看完的冲动。第一次的暂停出现在斯通纳遭遇到的职场不公平的对待,那一刻心里很难过,仿佛坚持原则与自我的并不是斯通纳,而是我一样。于是,我合上了书本,想让自己平缓下来。
而现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心里更难过。外面世界太喧嚣,我们想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太难!
这本书的推介里面写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看完整本书,再来看这句话,居然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其实文笔一般,所以当有人用精简直接的语句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时,那种感动,值得落泪。
看完的时候心里发闷的,想搜一些书评来看,看看大家的感受,结果看不了几篇,就愤而关掉网页了,转回头自己敲文字。
蒋勋评红楼里面曾经说,文学的美好应该回归到文学本身。
回归文字本身,Stoner这本书,其实就是讲了Stoner这个人的生平——远离世人所谓的成功,平凡渺小,专注热情,寡言多行,坚持自我,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石头,安静地存在,沉默地做事,执拗地生存,直到岁月将它碾为尘埃。
他的生活是不完美的——农民出身,上大学是为了学成回家提升种植的效率。而从接触到文学开始,Stone的人生似乎第一次觉醒了,从此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在这里给了我感动:我们能应付得了。生活中我们都将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管是怎样的问题,遇到了就注定自己是能够解决的——也许这就是上帝的安排——我们并不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的求学之路也并不顺利,人在迷茫期会如何抉择?随大流吧!刚刚觉醒的stoner,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选择,好在,他遇见了他人生的贵人,并不如何友好的斯隆。斯隆给予他的也不是人生的建议,只是触动他去思考,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的人生选择,只能自己来做。
不管是逃避,还是坚守内心,Stoner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执行得很好。
而他,也很快迎来了人生最不完美的部分——婚姻。人类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发明了“婚姻”这种奇怪的制度呢?是为了毁灭吗?是为了互相伤害吗?就像通天塔的建造一样,为了避免人类的同心协力,避免人类过早地进入人类旅程的终点,所以发明不同的语言一样吗?
Stoner的爱情来得很瞬间,一见钟情。而内敛的两个人在彼此并不熟悉了解的情况下就快速地确定了关系、开启了婚姻之旅——就像迫不及待地逃离一样,就像他们的孩子,格蕾斯一样,为了逃离自己的母亲,利用了一个相互并不喜欢的人,进入一段婚姻,远离了这个家庭。我甚至恶意地庆幸,庆幸格蕾斯的丈夫短暂快速地死亡了——因为兵役和战争——不然会不会是第二个她母亲?
Stoner与劳曼克斯的冲突很有趣——并不是冲突本身,昨天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其实心里很不舒服的——但这个长达20多年的冲突过程,让我觉得有趣。两个人都才华横溢,都有不同情况的残缺——Stoner驼背,劳曼克斯瘸腿——但他们面对另一个有同样残缺的学员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他们的冲突——像两个孩子一样——他们选择的冲突方式就是,一个利用权力乱排课表,一个利用自己的渊博知识调整课程内容,两个人互不说话。这其中值得欣赏的,也只是Stoner一直以来石头般的坚持——成绩不合格,就是不能授予学位。
而Stone与凯瑟琳的婚外情,这部分的描写,很动人。人这一生,能遇到soulmate的概率有多大?相互欣赏是他们感情的基础。“假如我们不曾拥有过其他任何东西,至少还有过这个星期。”凯瑟琳的态度,很让人欣赏。
这本书就是这么个故事,Stoner的生平,遇到的事情,应对的方式,直到因病死亡。Stoner大约是终生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也许是躲避——他的退休宣言说:谢谢你们让我在这里教书。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其实是在逃离吧。
但是他一直一直地在向内生活着,偶尔灵魂抽离,旁观自己的行动,偶尔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生存状态,和诸多的感悟,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感觉到共鸣,让我觉得自己不孤单。如果人生和自己选择,我大约也是宁愿选择这样不完美的生活吧——只要让我能够一直去追求那个内在完整的自我。
书里面有很多直白的描写,多关于景色的,让我很感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写了这么多文字,姑且用一段这样的原文,来结束吧。
“他在田里跪下。手里抓了把干燥的土块。他把土块捏碎,看着沙子,在月光下黑黑的,沙土碎了,从手指间流出去。他在裤腿上擦了把手,站起来,然后走回家。还是睡不着,他躺在床上,望着房间唯一的那扇窗户,直到天亮,直到地上没有任何阴影,直到大地把灰色、贫瘠和无限的空间舒展在他面前。”
后记:看完书的时候心里很闷,很难过。我自己 都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段文字写完后,心情就好多了。文字于我,大约是情绪舒缓、宣泄很重要的渠道吧,感谢这些美丽美好的文字。
0819补充:
昨天写完上述文字时,我以为情绪已经完全舒缓了,但其实并没有。情绪已经沉浸在身体里面,不断翻腾发酵,想要寻找一个出口。而我以为我上面写了这么多是找到出口了,但其实,我并没有真正地写出来这本书让我共情、让我感动的原因。
这大概只是一本小说,但似乎这里面每一篇,又都是我自己。隐隐看得见自己一直在其中,在书里,随着Stoner一起生存,在生活中努力去遇见自己。不断地有一部分的自己离我远去,或深埋某处、或瞬间消逝。但也不断地觉醒、重塑新的一部分自己,不管生活是如何的重复,总有自己可以沉浸其中、去寻找真实自己的地方。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在这本书的封面,有这样的推荐语。看之前不明白,看到一半已经深深领悟。
如果真的让我说出这本书中最让我觉得值得推荐的部分,那我大概反而一个字都说不出吧。如果问我要不要把这本书推荐给谁,我会犹豫,我在其中看得到的自己的部分,我并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看到。随手看过的几篇书评,并不是很友好。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大概会排在我最爱的书籍前十里面吧!毕竟,我看过的书也实在是不算多的。
真的喜欢,但也是真的莫名悲伤。
《美丽新世界》0820
我们的人生被设置了怎样的信条和行为准则呢?
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其实情节设置很简单,赢在脑洞上——未来的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反正谁也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不会是书中的样子的呢?就像活在嗦麻假日里。
是的,从进入书中的情节开始,我就在怀疑,确定这不是磕了药之后的状态描写吗?新世界的文明人类,出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社会阶层、生命初始就明确了未来的人生设定,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自由,不需要灵魂,只需要感官快乐就行了——真能做到这一步,这生命科学发展的极为迅猛啊——如果有任何的不适宜感受,嗦麻欢迎你:“只要吞下1立方厘米的小药片,10种抑郁情绪就都会药到病除”。
阶层固化是近年来经常会听到的词语,因为社会资源的越来越集中,寒门再难出贵子。于是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只好一代一代地去打洞。在新世界里面,人们有意识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阶层——人为设定嘛——并以此为豪,努力做好自己阶层该做的事情。否则的话,就会像曾经的塞浦路斯岛实验一样,聪明人太多,傻子不够用了,社会只能崩塌。
野蛮人的闯入,与元首的对话,算是引发了这本书的唯一高潮——情节确实挺简单的——新世界的人们为什么会舍弃宗教、选择虚无的快乐,而孤独,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因为对宗教缺乏基本的了解,所以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书中野蛮人约翰的宗教,是苦行僧似的,靠痛苦、自残、鞭打来压抑自己的欲望。这是为了与新世界中一切都是快乐的形成对比吗?所以当约翰发现自己的所谓痛苦,居然是他人的快乐源泉、而自己居然也不能够抵御这样的快乐诱惑而沉沦时,选择了自杀吗?
约翰鞭打自己的情节,让我脑海中不自觉出现巴黎圣母院中红衣大主教鞭打自己的情节,也不知道这样的引申联想、和他们对应的宗教信仰是不是一回事,反正都是因为思想上的欲望,引发了自己对宗教对主对上帝的罪恶感,利用鞭打来惩戒自己。
缺乏基本的信息了解,很难深入地写出点什么吧。
几年前看过《1984》,同样属于反乌托邦小说之一,那一本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的,毕竟,思想的管控难度应该更大些吧,看看新世界里面做的多好,从胚胎就开始设置了,大大降低了管控的难度,最终也只出来一个半例外——伯纳德只能算半个,亥姆霍兹倒是让人意外惊喜了一下——统统发配到岛上去接受再教育就好了!
实际上,如果真的是自己发自内心(也可能是先天设定好的)、逻辑自洽的、个人能够接受的设定,怎样的世界,不都是那样么?自己觉得开心就好。如果实在不开心,那就假装开心吧,毕竟,这个世界能留给我们的一方净土,也只剩内心深处那点随意思想的自由了。
0829补充:
在王小波的杂文集里,我找到了为什么更喜欢《1984》的答案,那是个故事,但真实地在文革期间上演了。我个人虽然不曾经历那段岁月,但中国沉甸甸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这是别人小说里的1984,却是我们的真实体验。
而真实,总是更能打动人。
《强风吹拂》0821
疾风再起,奔跑不息。
这条路上,你不是一个人。
我曾经有两次坚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跑步。第一次是大三,那段时间连续感冒、重感、再重复。感觉自己的小身板实在是不听话,一怒之下开始跑步:每天晚上定两个闹钟,九点一个,响了就换衣服下楼跑到操场上,一路跑到十点的闹钟响,再回宿舍。坚持了一整年,确实没有再感冒过。但这个好习惯随着大四实习上班停下来了。
感觉我好像开窍的有点太晚了,那段时间,除了庆幸自己确实没有再感冒了之外,跑步带给我的其他任何益处,我好像都没有留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瘦了,是不是更有精力了。
再后来的跑步,是某年春节后参加公司营销活动,晨起两三公里的慢跑,我居然感觉不是很能坚持的下来。好胜如我这怎么能忍?开跑!又是一整年多的坚持,雷打不动,冒雨前行,每晚至少半小时,还因为冒雨跑步手机进水不得不换了一台。
这次停下来,是因为搬到公司后发现附近的空气很不友好——化工厂太多,跑步感觉就是在人体净化空气,太伤身了。
这次的坚持,同事们经常感叹惊讶说我瘦了很多,皮肤也很好,我也是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跑步是可以瘦身排毒的啊!
后来其实就不怎么跑了,运动一旦停下来,体重就会明显反弹回来,甚至达到人生体重巅峰。
跑步这个事情吧,其实每一次开始都很痛苦,内心纠结。但一旦开始,就不太想停下来,流汗的感觉,风吹过皮肤的感觉,一个人的感觉,都让我很享受——但是跑前准备、跑后拉伸、还有洗衣服、洗澡、晨跑还是夜跑,时间紧张和安全的问题,以及最重要的,有几次的膝盖疼痛问题,让我慢慢地不再继续跑了。
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跑步的喜爱,和对所有跑者的尊重。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我很喜欢,这本《强风吹拂》,一看内容与跑步有关,我也就不管不顾地先买了再说了。
10个非专业田径运动员的接力长跑故事,10个人,半年的训练,217公里的箱根驿传。
跑步贯穿故事始终,却全程并没有什么高潮迭起,通篇情感都很克制。每个人选择上跑道、坚持练习、到最后成功跑完全程并进军种子选手,在整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故事。
虽然是挺厚的一本书,36万字,还是一天之内抽空就看完了。
看完脑海里浮现几个字:“跑步的真谛”,阿走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也许懂了,不知道我懂了多少。
日本的运动热血动漫特别多,足球小子,灌篮高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部小说也属于运动热血番剧之一,这种依靠个人意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故事,的确只适合出现在小说里。而小说,如同童话一样,是凭借个人意志可以实现所有美好的地方。
不过作者的文笔、描写的手法都很好,简单直白,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又都很鲜明,最后每个人独跑的时候,通过跑者的思想,也说明了大家性格行为展示的原因。
我大概是年纪大了不容易被打动,但也还是觉得,还是可以看看的其实,人生在世,总要做出点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痕迹的、自己是能做出点事情来的吧!
跑步,吹风,出汗,确实挺舒服的其实!
《金色梦乡》0824
我们过往的一切,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痕迹。我们以为自己淡忘了,但实际上,我们都记得。所有曾经发生过的美好,都鲜明如昨。
青柳何其不幸,被权利机构选中成为牺牲品。青柳又何其幸运,过往的一切经历,都如此地信任他、帮助他。不管帮他的人出于怎样的原因,他始终是被信任着的。
而当国家、政府、权利机构联合起来构陷罪恶的时候,严重的胃部不适、肮脏的感觉来袭。
看书的时候总是想到一部台剧:《痞子英雄》。都是权力机构运转之下,普通人生活发生惊天动地变化的故事。这个故事距离我们感觉上相当遥远,但倘若,假如真的有一天,就这么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身上了呢?我们能真的泰然处之、真的觉得说出了真相,就是真相了吗?会有曾经的那些人,真的相信我们吗?
不寒而栗!
庆幸这只是一部小说,艺术源于生活,但希望肮脏的政治离普通人的生活越远越好,我们能够不谈政治,是因为国家足够强大可以保护我们,希望这个国家,永远这么强大。不求绝对公平,但求相对公正。
坏人不一定有不好的结果,但希望好人都能安心、平凡地活着。
0825补充:你会因为什么原因,选择无条件地去帮助一个陌生人、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呢?是因为对生命足够的漠视、对他人、对自己都足够漠视的缘故吗?对别人来说恶魔一般的存在,为什么会对某个人如同天使呢?人性,真的有人能够看透人性吗?就像《遥远的救世主》里的丁元英一般吗?我们以为的,就真的是我们以为的吗?确定不是我们自己的想当然吗?突然间,有点难过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0828
王小波的杂谈集,写得太有趣,以至于每一篇我似乎都写了很多话,写在书上了。
拿支笔看书,才是我看书的常态啊!
因为并不是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之类的,只是若干篇文章合集,所以反而很难笼统地写点什么,触动自己想法的点,都写在书里了。
那我为啥还来这里啰嗦几句?大概,这也成了个习惯吧!
这么有趣的人、有趣的思想,故去的方式和时间,都太让人遗憾了!大概,这么无趣的世界容不下这么有趣的灵魂吧!
啧啧啧,还好我们只是无趣的凡人,大约是可以活得稍微久一点的。
《月亮与六便士》0829
当人们谈起理想与现实的时候,这本书如果不被提起,那几乎让人觉得自己是个不阅读的人了。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这本书了,但是前几天和东哥聊起,他说他一直记得这个名字:思特里克兰德。他说每次想要做什么需要勇气的事情的时候,这个名字就会在他脑海里想起。
惭愧,提起这本书,我能记得的只是他最终将自己的生命之作付之一炬。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惭愧的心态,让我选择这个周末重新拿起这本书,再一次的翻阅。
关于成功的定义、理想的追求,我似乎并不想去写点什么,已经有太多人写过了,说句千篇一律大概是并不算特别过分的。
关于女人和男人的思想差异,关于人性,毛姆的书比我想象的更打动我。我最喜欢的人性的枷锁不但推荐给了很多人,我甚至把它重新塞进包里,准备再看一遍——要知道,上次看的时候,我已经在书的空白地方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了。
再读月亮与六便士,故事其实很简单,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更简单,年逾不惑再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并真正地做到了,这才是让人觉得不虚此行的生活。大概是因为,没有做到的人,要么灰溜溜回归平常,要么放浪形骸自暴自弃,不值一书了吧!
能做到,并且在死后得到了世人所谓的成功的定义,思特里克兰德如果还活着,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讽刺——这虽然是本小说——但大约以他的性格,他只会觉得这些都是噪音吧。
清贫的生活是否是艺术灵感的源泉?随时可能截止的生命倒计时提醒,deadline确实是第一生产力吗?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终点,我们是不是能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勇敢去追寻自己的路?但最关键的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的方向吗?
真是一个让人悲伤的话题。喜欢和热爱,感兴趣,成就感,谋生糊口,人的生存,本就是一出选择和闹剧。而我们为了证明并不是这样,强行赋予生命许多意义,并理直气壮以此证明自己的生命并不曾虚度——啊呸,生命并没有什么价值!
《书店日记》肖恩.白塞尔 0830
这是一本,我看了书名和简单介绍就知道自己肯定会很喜欢的书——阅读下来也正如我所预期的。
二手书店的老板肖恩,2014年度一整年的工作日记,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店、卖书、处理网上订单、邮寄书、四处收书。每年的不同时期,组织不同的俱乐部、图书日等活动。闲暇了钓鱼、宿醉。工作原因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形形色色的故事。
最喜欢的情节莫过于,因为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引发的关于一系列书的延伸。
最让人惊喜的,是经常遇见却并不了解的人,也许正是某方面故事的专家或热爱者,有着他人不了解的丰富过往和深刻内在。
最遗憾难过的,是处理逝去的人的藏书。一度我在想,不知道我的这些写满了自说自话文字的书,以后会被如何处理掉。
书商并不一定都爱阅读,但看阅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个书店梦想——就像每个女孩都想有一间自己的咖啡店/茶室/花店一样,你总想有这么一间自己的店的。
当书本成为工作,其实阅读量会明显下滑。对于书本原有的热情会迅速消退——也许每一个热爱变成谋生手段时都会如此——但尽管如此,肖恩不曾放弃过,但凡有闲暇,他依然愿意投入书本。
书中提到了很多很多书,怪异的名字让我意识到,以前看过的所谓《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禅与摩托车修行》之类的根本不算什么,作家起名的时候都是这么的随性且怪异吗?还是说不怪异就不能吸引人了呢?莫名想到以前看过的日本的一本小说,名字不记得了,大概说的是出版社不知为何把书籍的重量作为了卖点,于是书的内容不重要,纸张越来越重、封壳居然还有用钢板的。。。
这样的联想好像不是太谨慎——毕竟,书名如何还是跟内容有关系的。
我自己一向是喜欢实体阅读的,而且偏爱新书——品相不佳的书不太愿意翻——但也许,在看书的时候,能够欣赏和自己阅读同一本书的人的思想,也是一种不同的幸福?或许以后,我也会考虑,看看是不是买点旧书——毕竟,内容才是我阅读的主要因素啊!
后记:8月份的倒数第二天,不知道明天之前还会不会刷新这篇文章了,写得有点太长了。最后一天,准备抽空重温毛姆的人间枷锁,看看今天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我能不能看完并且还想再来说几句吧,若有再刷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