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矛盾从“大家”还原到某个具体的人,这个过程就是在给双方松绑
从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生效了。
它规定家长要“依法带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不能缺位,当“甩手掌柜”“丧偶式育儿”;
也不能“粗暴执法”,用语言暴力或者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做法现在都是违法行为。
如果家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教育责任,法院可以发出《家庭教育令》,对失责家长进行训诫,并且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据媒体报道,1月6日,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发出了法案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
这边《家庭教育促进法》刚生效,那边因为刚刚放寒假。
最近媒体接连报道了几起孩子因为受家长批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的事情,幸好最后都找回来了。
家长教育孩子,怎么才能不让矛盾激化呢?
前不久,我从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那儿学到一招:
家长不要把问题“泛化”,上纲上线,而是把行为的影响落到具体的人。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有一家三口去找李松蔚老师做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孩子一直低头玩手机。
妈妈很生气,呵斥孩子说:你这样很不礼貌!
在李松蔚老师看来,这就是家长把问题泛化的典型例子。
李松蔚老师问这个妈妈:现在房间里除了孩子之外,只有三个大人,你觉得孩子看手机,具体对谁不礼貌?
妈妈回答说,对每一个人。
李松蔚老师说,不不,我没有觉得他冒犯到我,我说话时本来就不喜欢被别人盯着看。
接着爸爸也表态,说自己也还好,不觉得被冒犯。
妈妈只好说:那就我吧,我觉得不礼貌。
于是,李松蔚老师对孩子说:“你看,现在是你和妈妈之间有麻烦。
你想在咨询的时候看手机,你爸爸和我都觉得还好,
但是你妈妈会感觉不舒服,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麻烦。
你怎么才能一边看手机,一边让妈妈感觉好一点?”
最后他们达成一个协议,孩子每次看手机前,通知妈妈一声:“我看几分钟手机行吗?”
这就是李松蔚老师提出的方法,把一个泛化的批评——“你这样对大家很不礼貌”
变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怎样在玩手机的时候不冒犯到妈妈”。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李松蔚老师说,妈妈这样说真正的用意,是把“大家”当作筹码,用来约束孩子,形成控制。
但孩子不希望被控制,就继续用玩手机这件事来反抗,双方陷入控制权的紧张拉扯。
把矛盾从“大家”还原到某个具体的人,这个过程就是在给双方松绑。
因为“妨碍大家”,这是上升到了道德问题,而“妨碍某个人”,这是一个事务性问题。
道德问题往往不可讨论,道德问题往往不可讨论,而事务性问题大多数时候可以协调。
这个思路,除了教育孩子,也可以用在生活当中。举个例子。
你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喜欢放音响来欣赏音乐。
但你又是和别人合租的房子,放音响可能会打扰到别人。
怎么办?
要是只考虑泛泛的“别人”或者“大家”,那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只能是你委屈自己、不开音响,或者搬走。
但是,如果是把问题具体到跟你合租的某个人,可以协调的办法多的是:
比如你们可以协商时间表,在特定时间放音乐;也可以送他一副贵点的降噪耳机;
甚至可以把他发展成一起听音乐的发烧友,等等。
你看,当把目光聚焦到具体的某个人,就是在给矛盾降维,把不可协调的道德问题,变成了可协调的事务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