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关于力比多
学习精分,不可避免接触到力比多、性驱力。关于力比多的解释——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那这又是什么?这个解释,我无法很好的get。
通过正向思维去理解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还是只能停留在与性有关这件事上。于是我选择暂时抛下弗大爷的定义。通过我最爱的宇宙全息的观点,思考全人类,它存在的意义,或者就探寻它存在的表征。人类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如若将宇宙看作一个人体,那么人类这个零部件位于宇宙的哪个器官?它属于什么?脑细胞?脑神经?还是其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身为人,思考自己,难免带有偏见。因为压根不想承认人活着的动力是性。总觉得除了性,还有其他活着的原始动力。此路不通。那么从其他生物考虑。
同样存活在这个宇宙中,其他生物存在的表征是什么?——想到生命体征,查了一下,生命体征用在人类身上,指呼吸、脉搏、体温、血压。那么其他生物呢?最小的单元,细胞,谈到细胞,除了它的结构,最被关注的大概就是它的新生、繁殖、死亡。病毒呢,病毒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它就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形成蛋白质结晶,成为一个非生命体。而遇到易感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其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也可以说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微生物被关注的东西已然呈现,生、活、死。然后,联想到生命体,生命体的定义有较多争议,主要是区别生命和生物方面。认为生命或生存意识是生物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生物的无穷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生物是生命、生存意识和物的统一体。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运动、行为、特征、结构是生命或生存意识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观察生物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判断出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或生存意识、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不管是微生物,还是生命,它们的共同点——繁殖特性。没错,小到细胞、病毒,大到人类,所有可以称为生命体的客观存在,都具有着繁殖这一共同特性。没有了繁殖,物种也就不再称为物种,不再存在。
此时,再反观人类,将人类微缩成微生物,将其漫长的一生微缩成细胞的一生,它的存在何尝不是以繁殖为主线。这样,人类的其他行为、生存意识等便可以解释——建立于繁殖动力之上的附加活动。
弗大爷威武!
另外,提一点,力比多是本我-精神内部主要的无意识结构-中的本能能量或动力。是生命的动力。可以泛用于生命体。小到细菌、病毒,大到狮子大象。而生本能和死本能是本能能量的两个组成,个人理解死本能是本能里自动化、不需要耗能的部分,挑战婴儿般的无所不能,而生本能是需要耗费生命能量的本能。
精分总是积极关注人们早期的心理环境。同样用宇宙全息,将人的一生看成一次学习任务,运用条件反射,精分总是在寻找人们完成条件反射学习的那个年龄点——究竟会有多早。早期没有意识活动,没有防御本领,但是有潜意识,所以早期学习到的条件反射,没有经过任何防御,直接刻印在潜意识中,对其一生都起着强大的操控作用。这大概就是精分一直在做的,寻求原始认知行为刻印的那个时间点——这是精分,然后通过调整原始认知行为,来矫正次生的认知行为——这是认知行为。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