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管理学课1

把宁向东清华管理学课的内容在这里整理一下,同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一并记录。
发刊词 你的问题,它都替你想到了
我们为啥需要管理学?
坐飞机的时候,你肯定有过这种体验,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停停走走,迟迟不能停到位,这个过程虽然可能只有10分钟,却让人很不愉快。
飞机为啥磨磨叽叽?真相是,接机廊桥的准备需要时间。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聪明的管理者能调整一下起落安排,让飞机稍稍飞慢一点,把10分钟的等待移到天上,就会给乘客完全不同的旅行体验。
这就是管理学的智慧。
半夜醒来,睡不着,打算看看比较吃力的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赫然发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在得到上线,看了一下课程设置,简直太符合自己的需求了,不犹豫,立刻订阅。当然,订阅,阅读每天的文章只是初步,还需每天坚持有输出,要留言(公开自己的输出,用这种外部力量督促自己提高留言质量)。最后,要把所学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炫、晒、秀,那都是自欺欺人的low做法。
发刊词里,宁老师讲了三个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德鲁克,管理学祖师爷,我最近正打算要好好研究一下德大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看来可以从宁老师这里学习本土的更接地气的管理学;另一位是克里斯坦森,提到了克氏的衡量人生的三方面:如何乐在工作?如何与家人朋友长保幸福?如何坚持原则保持正直?正是自己看过的内容,倍感熟悉亲切。还有一位不熟悉,名叫泰勒,1911年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被称为“管理学之父”。宁老师说,掌握管理学智慧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你的命更有意义。对,这也是我所看重的人生的价值。
宁老师的课程会让你学习到:
1、经典的管理学体系:包括领导力、团队建设、战略管理、市场竞争、业绩评价与激励等
2、260个重要的决策场景:从普通人到领导者的决策
3、最前沿的管理发现:脑科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制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这一段里宁老师说要把大家带到时间的前面,这不正是阳志平所说的到时间的源头去嘛!)
4、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不用去留学,不用去哈佛,足不出户,就可以听老师讲经典案例,并且这门课就是宁老师要用微型案例串起来的课程,期待中的精彩啊。
5、怎样对他人施加影响:作为一个领导者,这是必备的功夫。这段中的金句:你要做身边资源的整合者,做团队协作的发起人,做最好的自我管理者。
6、最终实现破局而出:破局而出,多么有气魄的四个字!生命的过程,就是去冲破一个又一个的困局的过程。宁老师说希望通过课程,帮助学员搞定人、搞定事、进而搞定困扰学员的局,最终破局而出,开辟无限广袤的未来天地。
001讲 管理学|破局而出的智慧
一上来,就跌了个趔趄,宁老师说要把门徒打造成少林寺前的“扫地僧”,咦,扫地僧有什么典故不知道,赶紧找度娘一查,这才发现不得了,扫地僧居然是金庸笔下一等一的武林高手!好吧,没看《天龙八部》,居然会影响到清华管理课的学习,这可真是始料未及的。宁老师说要通过管理课把大家培养成这样的高手,实在让人内心隐隐的兴奋、期待。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被很多人认为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
比如在萧远山和慕容博入少林时已是当时的一流高手,而扫地僧当时已能在旁窥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而萧远山毫无知觉,可见扫地僧当时武功已远在他二人之上而非在少林学的武功;且扫地僧一眼便看出鸠摩智用的是逍遥派的小无相功,而逍遥派连名字都少让人知,他若不是此中高手,又怎能仅凭出手既知其源; 他还精通医道、深明医理、通晓佛经、精研佛理,还气度雍容,宠辱不惊,行事人所难测,绝非常人。
人生是一连串破局的过程
宁老师说是从华润董事长宁高宁的手稿中有了关于“局”的顿悟:
“局”是典型中国文化中的概念,但它不是独立于西方学术体系之外的名词。所谓的 “ 局 ” ,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资源,则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人要做事,有愿景想去实现,就会发现立刻被周围的资源所包围,有些资源是支持力量,有些资源却起着相反的阻挡的作用,还有些资源,人们没有意识到和自己有关,也就是所谓圈外的资源。
来看看具体场景中的局:
职场的局:在职场上,你可能会遇到“猪队友”的问题,怎么合作?怎么协同一致?怎么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一个困局。等你升了职,“猪队友”变成了下属,怎么去指导他?这又是一个困局。没当领导的时候你可能会想,等有一天当了头,一定开掉这个笨得不能再笨的家伙,但等你真当了领导,你就会发现,开掉一个人其实特别难。
所有这些困难的事,都是困局。所以,课程的前半部分,会讲到什么是下属力、什么是胜任的标准、怎样把一群人从团伙打造成一个团队、怎样培养追随者,怎样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在这些模块中,你都能得到一些与人有关的破局能力和方法。
商场上的局:一个做房地产老板以前拍了一块地,开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档次的楼房,容积率不同,物业费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为了便于销售,这位老板修了一堵墙,把一块地分成了两个小区,这就破了当时销售的局。但过了几年,业主们要求环境要共享,占绿地少的,要求拆墙,但别墅区的业主交的物业费多,不同意拆墙,你说要不要拆呢?
拆和不拆的决策,都是为了冲出困局。但无论怎么决策,后面都有新的问题等着,形成新的困局。所以宁老师说管理学是学习应用题,而且,是一连串的应用题的破解之道。破局,我的理解,就是发现资源,寻找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调控资源,帮助自己实现愿景。
看完发刊词和第一讲,正被破局而出四个字激动的热血沸腾,宁老师当头一瓢凉水浇下:当你整天想着破局的时候,你的水平是很低的,当你忘了破局这回事的时候,功力才是真正的高强。这个醒提的好,就好比刚从禅师处得了一个偈子,正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可算得了个宝贝呢,禅师啪的一声当头棒喝:放下你的执念!不执著,方可得。管理学不是技法,而是需要去“悟”的心法。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建立、打碎、重新建立,再破掉,循环往复,不断迭代,认知逐渐建立起来的过程。好在这条路上背后有大师指点,心里真是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