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理解与实践(一)

2023-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拿着号码牌徘徊

首先,之所以写这些实践文章、文字,是因为最近在读书,读完后能写下自己理解,吸收。而且也打算大量的去读书,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
读哪些书呢?读自我管理,写作,个人成长、认知、身体锻炼这类的书。做这些最终目标或者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去准备做自媒体赚钱,更何况能赚钱吗?那为啥要读这些书呢?可能和大部分人一样,我的认知,到了这个年龄,似乎遇到某种无形的穹顶限制,深深陷入自责与内耗,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于是乎,我选择和当时公司里糟糕的人和事,说再见,裸辞了。想说,能够不被打扰的,好好地读书,真实地理解,认真去认知,通透地活着。所以,现在,怎么读好一本书,算是这一切出发的原点。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一些平台,包括知乎、豆瓣、小红书,读书书单推广文里屡次提及。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我已经知道它就是我要看的书。书名里,没有说高效读书,没有说快速读书,没有说读多本书,没有任何形容词,没有任何吸引感官的文字,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当下,想说,这应该是一本,本本分分去说怎么看书的书,这当然是我想要的。而真实是,书如其名,它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封面
我看书时常有以下两个让我觉得不太好的特点,不知道你们会不会:
1、看书没办法坚持,中间没办法投入,总会不受控想些别的。
2、当看完一本书的时候,特别是实用性书籍的时候,如释重负。现在吸收了全部书的知识了,但是实际上操作却处处有问题。
除了这两个问题,我开始看这本书,最本能的原因是:我们知道看书,有没有看透,实际上最明显的方法是,看你按照书本的实践出来的是不是达到书本的预期的结果。但是我想知道,阅读一本书,教科书级别的阅读,是什么样的,我还差在哪儿,这样我在阅读阶段就知道我有没有读好,而不用到实践阶段。
在这本书里,至少是我,多多少少,看到些答案。
接下来,我把《如何阅读一本书》知识结构和理解列出来,每列出一段可操作的理论规则,就以它去实践阅读另一本书《自信表达》, 这应该有意思。

自信表达

1、主动阅读
阅读目的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第二种是为获得新的理解力。怎么进一步解释呢?尤其是第二种。

第一种,很显然,就是我们对报纸,新闻视频,事件信息等等的阅读。这种阅读就是传达资讯或者说转递信息而已。阅读它们一般就是娱乐消遣或者直接实践行动。在现实中,我们对这些信息不需要花更多脑细胞和时间进行更深一层的理解就能满足需求。

而第二种,恰恰是阅读完后,我们需要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这种更深层理解获得后,在我们脑子里能够与我们原来的理解关联起来,在我们实践的时候,又通过这种关联或者直接,找到更深层的理解或方法,解决更困难的问题,解释更高层次的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多这种关联和实践后,也就是我们有处理更高一层问题、解释更复杂现象的能力。

而要得到第二种的阅读效果,往往我们要主动去阅读。只有主动阅读才能更快速的获得理解力、更容易让书本知识与我们经历和实践产生关联。

那什么是主动阅读呢?所谓主动阅读就是,我们在阅读时,我们不要只是表面阅读文字而已,我们能够有更强烈的欲望读出文字背后更有价值的意义。而如何做到主动阅读,就是书本最最重要的内容了。

2、阅读的四个层次
阅读的四个层次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者的关系,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如果读者已经有了检视的能力,那他一定有了基础阅读的能力,以此类推。

在基础阅读的阶段,读者已经有了读写能力,认得书本的绝大部分文字,但是有时候需要辅导者来帮助。能够读懂大部分的报刊,但是做不到读懂意思更高一层次的意思。几乎绝大部分知乎的用户都已经超过这个水平,我是这样觉得。

检视阅读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第二部分是粗浅的读
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是指以下内容:

1、读书本名称,读封面文字,作者简介什么的,卖点信息,前言,序4。这些信息能够了解到这本书作者的资深程度,和这本书基本的特点。如果连最突出的特点都不符合你,还看它做什么呢。
2、读目录,能知道大概的内容,章节,预知你所看到的内容和结构,是不是包含你感兴趣的话题
3、读索引,通过索引了解其涉及的知识范围,你大概知道这本书所涉及的是否超过你的接受范围
4、随机挑选一个或者几个章节,翻到哪到哪,读一读,不要多。有点是试着去开一辆车,看看有没有非常明显的槽点,触发你抵触的感官。

粗浅的读是指,特别是针对特别难懂的书,第一次读一下整本书,看不懂的先标记,略过。

检视阅读是为了让你大概知道书本是不是你想要的。筛选掉那些根本不是你要的或者无法提高理解力的书。

现在以《自信表达》为例,做一次检视阅读。

我们看下封面,背面看下这本书标出最吸引人的特点,在背面还有作者的介绍

通过这些内容,知道这是一部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书,同时也是一部手册,需要去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这本书对当前社会人群的消极的沟通风格概况分类为三个,而这本书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到这些沟通方式背后真正你自己的感受,然后行动改变,走出焦虑内耗和生活不顺。 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家,在一线开展了不少的心理治疗和培训,想必里面的例子很多都源于实际的经验场景。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这本书,是否有一些实际案例和我的经验相同,通过这本书的探索,来再次了解我自己的过往,从而提升我对自己的认知,我想进一步看下去。

在致谢部分,摘取了第一部分

本书的部分内容来自于一个明文“存在”的自信表达训练的项目,该项目是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医院和温哥华公共卫生科学中心的“改变之路”项目发展而来的,很多人参与了这个项目,再次标识感谢。

在前言,知道了这本书就两个部分。

1、认识自信表达
2、实践自信表达

再看看目录,从章节标题上了解,它是怎么一步步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又怎么一步步去实践的。

最后的最后的,粗浅的读。把整本书,通体上看一遍,把觉得这本书,觉得重要的话,标记下拉,不懂的也记下来,书里具体测试和案例先不做,跳过,直到看完整本书。

同时我们心里对这本书有个大致的分类,现在已经更熟悉它了,是论述性的书,还是故事会、小说,还是什么。这样我们接下来具体读的时候使用不一样的方法。

在检视阅读的任何时候,如果你都看不下去,或者说不符合你当初拿起它时的初衷目的,也不能在其他理解上得到增长,你都可以再次问下你自己,你真的要再继续去读它吗? 如果不是,请选择放弃。

下一节,分析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