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与冬瓜
前几天,我们去了一次豫皖交界的乡村,感觉有点意思。据朋友说,这个靠近省道的村子有600多人,青壮年男人都去了城里打工,老人孩子及无法离开村子的妇女种种菜,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不过,这个叫做刘楼的自然村,眼下正在做乡村旅游的试点,尝试靠几种特色产品吸引游客。令人吃惊的是,刘楼村里所种植的南瓜和冬瓜足以入画屏,那些上了架子的长的、圆的南瓜,个个曼妙生姿,似乎不是为了吃而种出来的。尤其那些刚刚落花的小南瓜,长长的小冬瓜,简直就是青绿色的洋娃娃一般。
我们一行,男女老少不到10人,下车后,先是看看架子上的南瓜、丝瓜、冬瓜和眉豆,又去摘了几条大小不一的黄瓜,在深水池子里捞出了几条大鲫鱼。眼看着两位和我的年龄相仿的乡亲,把那些自家生产的鲜货拾掇一遍,开始下锅烹饪。
一个很长很长的大青南瓜,被从架子上摘下来,三下五除二,变成了一道美味南瓜丝;而那几条大鲫鱼,则被窜进开水,烧了很大一锅白色的鱼汤。我们又点了一道黑猪肉烧冬瓜,还有苋菜、丝瓜等。过了一会,有位头发胡子全白的老哥端过来一只藤条编织的小篓子,里面装满了山芋、胡萝卜、老南瓜、花生等,这些都已经蒸熟,可以开始吃饭了。
这时,同行的一位年轻人问老乡:“你们的公鸡是否再给烧上一只?”老乡乐呵呵地说:“这个少不了。南瓜烧鸡公,正在锅里炖着呢!”
我们这几位有点饥饿的食客,不由分说,先把那蒸熟的老南瓜、山芋、花生等扫荡一番,又拿起那玉米饼子啃了个够。随后,速度渐渐地放慢,开始喝酒闲聊,大公鸡烧南瓜上了桌子,开始细加品评。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过来,问我:“你怎么不喝酒?”我答道:“我也喝了一点,不能多喝!”老者和我谈论起各自的年龄及儿孙之事。我知道,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城里打工,只有两个第三代在乡村小学读书,他和老伴除了看护孙子,还经营着这个只有四个桌子的农家乐饭店。老者年轻时就是村里的厨师,哪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会被请去掌勺。眼下这个小饭店,吃饭的客人多就请人帮忙;客人少,就仍由他自己办理。每年可以收入五六万元,虽然累点,日子也还过的自在。孩子们见他重拾老本行,也都放心了。节假日里,孩子们回乡看看,多住上几天。如此以来,他们老两口就不必再往城里多跑了。
据老者说, 那些南瓜和冬瓜是他们村子里的主要农副产品,除了客人来吃农家乐餐桌之外,更多的是网上销售给远方的客户。那些可爱的南瓜,成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更给老乡们带来了实惠,也给我们的乡村之旅带来了欢欣。
正在聊着天,又过来了一批客人,个个带着摄影包。看得出来,他们是来自城里的乡村摄影团,又一批好作品可能就将以南瓜和冬瓜为主角。老者忙着招呼客人,我们也就埋单告辞啦!
南瓜和冬瓜好看,味道好极啦!
南瓜与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