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一)

2024-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涂涂妈学育儿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著名作家哈珀·李的一部代表作,也是她此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被翻译成了44种语言,获得了当年普利策小说奖,也是美国学生必读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背景是在美国南北朝战争之后,美国南方一个小镇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书中以一个6岁小女孩斯库特的视角,讲述了她的律师父亲阿迪克斯摒弃偏见,坚持真理和正义的感人故事。

同时,围绕故事的主线,作者展示了阿迪克斯跨时代的育儿理念。阿迪克斯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充分尊重、接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阿迪克斯以自己为表率,引导孩子摒弃偏见,坚持公平和正义,做一个勇敢、善良、正直的人。

阿迪克斯是一位律师,他生有一儿一女,妻子在最小的女儿2岁时因病去世。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会遇到的问题,他都会一一经历过。他的处理方法,家长们可以拿来就用。现在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1.孩子对什么样的家长最为满意?

对于这个问题,6岁的女儿斯库特是这样说的:他陪我们玩,给我们读书,对待我们俩(兄妹两个)一向和蔼可亲,而且不偏不倚。

2.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

当兄妹之间产生争执时,他们去找父亲阿迪克斯辩论,阿迪克斯却对他们说,“你们两个说的都没错。”

父亲的回答,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深意。首先他给了孩子以多元视角看待问题的态度,避免养成孩子线性思维的习惯;

其次,肯定了两个孩子,避免打击其中一个;

最后,父亲没有主动介入两个孩子的争论,既没有当差评师,也没有当法官。

当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时,阿迪克斯从来都不会只听一面之词,一定会耐心询问两个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听听他们的说法。同时,阿迪克斯也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到事情当中。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温和”就是阿迪克斯的标签。

3.当孩子不想去学校读书时,该怎么办?

斯库特上小学一年级,发现老师与她想象的不一样。她觉得老师总是针对她,而且不喜欢她,对她有诸多的限制。比如:老师不允许她跟着父亲在家里读书和写字,还打她的手心。

斯库特不想去学校读书了。她说父亲和叔叔没有进一天学堂,但他们都是无所不知的人。而且镇上有些孩子也不读书,为什么她就一定要去学校。

阿迪克斯没有给她讲读书的大道理。而是让她去分析一个他们都很熟悉的邻居,这位邻居一家三代都不读书,现在他们做的行为,是不是斯库特认同的?他们的孩子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些都让斯库特有了直观的感受。

其次,阿迪克斯又引导女儿去理解老师。他说:“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阿迪克斯启发女儿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待发生的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让她知道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有不懂的东西,也会做错的时候。

最后,阿迪克斯弄明白了斯库特不愿去学校的真正原因:她只是想和以前一样,每天傍晚可以在家里和父亲一起读报。

找到了不去上学的原因,父亲告诉女儿,他们都要学会妥协,那就是各自退后一步:斯库特去上学,但是他们在家里还是和以前一样,一起读书看报。

一个棘手的问题就这样完美地解决了,在整个过程当中,阿迪克斯都是保持温和的态度,耐心地听女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完,中间没有一句评判,也没有一句强迫、命令孩子的话语。

4.当孩子抱怨别人怎么办?

当斯库特抱怨他们家的保姆时,父亲阿迪克斯告诉她:“先想想自己的问题,再想想别人平时对自己的好,你就不会抱怨了。”

5.什么叫尊重和接纳?

有个同学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兄妹俩带他来家里吃饭,但这位同学的吃饭习惯非常特别,他可以把很多糖浆倒在饭菜上,斯库特很不理解,就问他在搞什么鬼,弄得这位同学很尴尬。父亲在餐桌上向斯库特摇头,暗示她不要去评判别人。但斯库特仍然把她的不理解说了出来。

他们家的保姆把斯库特叫进了厨房,严肃地告诉她:有些人的习惯和我们不一样,但哪怕是这个同学吃桌布,你也不能讲他,因为他是客人。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去评判别人。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那就留在厨房吃饭。

他们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尊重和接纳别人。

尊重别人的习惯,接纳别人与众不同的个性,是阿迪克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他们的邻居阿瑟·拉德利是全镇人议论的中心,他终日闭门不出,大家都把他描述成了一个怪物、幽灵。这让兄妹俩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神秘邻居非常好奇,总是想方设法想去看看他,探个究竟。

阿迪克斯禁止孩子们这样做,他这样告诉孩子:拉德利先生做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他想走出家门,他就会出来。如果他想闭门不出,他也有权利待在屋子里,避开那些喜欢追根究底的孩子。

后来,当“怪人”阿瑟因为救兄妹俩,来到他们家时,阿迪克斯招呼大家去前廊坐,因为家里客厅的灯光太亮,他知道这样会让阿瑟感觉不自在。

阿瑟一个人站在角落里,阿迪克斯也没有特别把他叫过来,和大家坐在一起。他在生活中非常注重细节,为别人考虑周全,处处体现对他人的尊重与接纳。

6.如何让孩子学会阅读?

斯库特一进入小学就能认字、写字,并因此招来了老师的不满,并要求她父亲不能再教她认字了。斯库特觉得很奇怪,父亲并没有教自己认字呀。那她是怎么学会阅读的呢?

原来,阿迪克斯每天晚饭后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报纸。

他把斯库特抱在自己腿上,然后一边指着报纸上的字,一边读。

他没有对女儿说,“我现在在教你认字。”也没有刻意地考考女儿认识几个字。

就是在每天的这个时间,阿迪克斯都这样带着女儿读报,女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很多的字,并能自己阅读。

对于斯库特来说,阅读没有喜欢和不喜欢,它们就像人呼吸一样自然。

对于写字也是一样。斯库特家的保姆卡波尔像母亲一样照顾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她会在斯库特很吵的时候布置一些写字的任务给她,如果斯库特能够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卡波尔就会做一个三明治奖励她。

但卡波尔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表露任何感情。也就是说,她不会把自己的喜恶、情绪带入教学中,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教学。

她奖励的是孩子认真的态度,而不会对孩子写的字做任何的点评,这样不会引起孩子自卑或自喜的心理,而会认为写字和读书一样,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更不会像有些孩子那样,把读书认字当作一个讨好或对抗父母的工具。

7.教孩子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

阿迪克斯被指派为黑人做辩护律师,这使得镇上的白人都鄙视他,说他“为黑鬼帮腔”,并连累了儿女在学校里受人欺负和诋毁。

当女儿回到家,质问父亲为什么要替黑鬼辩护时,阿迪克斯说,“我是在替黑人辩护。”并且告诉女儿,不能叫黑鬼,那是一个蔑称。

斯库特说,“可是学校每个人都这么叫。”阿迪克斯说,“从现在起,从所有里面减掉一个就好了。”

他还告诉女儿,这个黑人一家规规矩矩,清清白白。如果自己不替他辩护,自己在这个镇上就抬不起头,自己的良知也无法安心,也无法代替这个镇去议会,也没有办法做他们的好父亲,没有资格来教育他们。所以哪怕所有人反对他,毁谤他,威胁他,他也要去为这个黑人辩护。

当斯库特听到镇上绝大多数人都在指责阿迪克斯时,女儿问父亲:这么多人都说你不对,你是错的吧?

阿迪克斯这样回答:“他们当然有权利那样想,他们的看法也有权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是,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尊重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但坚持自己的良知和道德,不盲目从众,不随波逐流。阿迪克斯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坚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8.孩子因为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与人打架时,家长该怎么教育?

因为父亲帮黑人打官司的事,同学们就对他们兄妹俩出言不逊,甚至辱骂他们的父亲,斯库特气不过,就扑过去跟同学打架。阿迪克斯知道后,这样教育她:

“高昂起头,放下拳头。不管别人对你说什么,都不要恼怒。试着用你的头脑去抗争。”

“如果别人把那当成一个侮辱性的字眼来骂你,并不能贬损你的人格。”

并且阿迪克斯告诉女儿,这次并不是和敌人斗争,而是在和自己周围的邻居抗争,无论产生怎样的结果,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这里都是自己的家园。

所以当斯库特去学校又一次遭到小朋友的污蔑和辱骂时,斯库特放下了自己的拳头,她不想让父亲对自己失望,她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同时在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高贵的情感。

9.告诉孩子什么叫勇气?

当斯库特问阿迪克斯这场官司会打赢吗?阿迪克斯说,很难。斯库特又问:为什么明知道会输,还是要去打呢?

阿迪克斯温和地告诉女儿:“总不能因为过去这一百年我们一败涂地,就放弃争取胜利吧。”

后来,面对镇上一个激烈反对阿迪克斯的一个老太太,阿迪克斯告诉他的一双儿女,这个老太太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并且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10.孩子喜欢说脏话,该怎么办?

上小学一年级的斯库特,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说脏话。阿迪克斯的办法是不搭理她。因为他认为:说脏话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会发现满口脏话并不能让他们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他们就会改掉这个毛病。

孩子喜欢说脏话,有的时候,是他们觉得脏话很搞笑,有吸引力。但当他说出来之后,发现并没有吸引到别人的注意,他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也就不会再继续说了。

还有一点,孩子说脏话,背后可能有他的需求和目的。比如斯库特说脏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她不想去学校读书。她要让父亲认为她去学校没有学到好的,反而学到了坏的东西,从而不让她上学。

但当她发现大人对此没有反应时,她也就知道她的目的实现不了,也就会放弃说脏话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