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es:我读三毛《谈心》
我喜欢朴素但很有亲和力的文字,我喜欢叙述自身故事的作品,我喜欢不受世俗评判为自己做决定的态度,而这些三毛的作品里都有。深入人心的作品总是能在率真平实的讲述中传达作者的某种精神或者是处世态度。三毛的作品确实是具有时代超越性的,我常常能从她的作品里找到共鸣。
《谈心》是一本收录三毛与读者书信往来的小集子,给她来信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向她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希望得到她的宽慰和解答。我在读的过程中,总能从那些迷茫困惑的年轻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正是这样的年纪,我也同样敏感脆弱,渴望得到一次心与心的深刻交流,抱着这样的态度来读的这部作品。我在三毛的回信中感受到的是她的真诚体贴,她是真的在努力帮助来信者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鸡汤,所以读来会有很多启发。
1、自爱而不自怜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3ffdc30c46e17d6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1d69ec4388038c2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adcabfed07bf943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af438afee71a2d2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2150fe5353c60ff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ebfa61030a83a688.png)
这封来信中我有共同感受的是来信者不知道自己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何,认为是好胜心强,让她一直有向上爬的力量。我完全能理解,因为在我的心里也有同样的一股向上爬的力量,我也不清楚读研的目的是什么,是真的喜欢科研吗?我想不是的,只是我想通过更高的学历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罢了。本科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不放松的,所以三毛的回信里形容照片上的陈小姐那一段,就好像在形容我自己。三毛的回信我读了又读,她很现实地指出出国不容易,不浪漫,是很中肯的建议。另外,她说“我十分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生活。”也正是我非常向往的。关于生死这段讨论,我其实到现在还是蛮惊讶的,这样年轻,怎么会想着死?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吧。三毛给出的“每一天,活得踏实”正是我现在努力在践行的准则,重要的是手头的事情,不必想得太远。而最后提出的健康的身体这一段的讨论又一次引起我的共鸣,我从小体质弱,自认身体不好,一直在寻找着身体和外界的平衡。现在正值疫情,我更加体会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所以近期在家也一直有做运动,算是安慰也好吧。
2、读书和迷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6fea186b9ceeff7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41f3566c838a606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4d1f9ea1fb432d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2c223b645417155d.png)
这一份封回信是三毛写给一位偏科的中学生的学习建议,我挺喜欢她说的关于学习的小秘密。她没有要求学生考多么好的成绩,及格就好,这样给学生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压力,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学科,努力做到接纳就好,不必太强求,这点我很赞成。“一个人,在知识上,是可以有多面性而和谐存在的。”我很佩服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希望我也可以努力学习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读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要是做了老师,就一定给我的学生看这篇文章,于是我先将这封回信发到我曾经实习过的班级群中,我其实是有点担心的,怕现在的00后孩子,不太愿意接受这类循循善诱说服性质的文章,但又觉得不发实在可惜,于是还是决定发了,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被孩子们聊某手游的消息刷掉了,我轻轻叹息,可能这就是代沟吧,这样深刻的文字确实需要自己一个人细细读来才会有感触吧。不过,我还是有执念,能打动我,必能打动另外一颗心。
3、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节选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e3a33b6cc9d1120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95a35cbcda97ffb0.png)
这一段三毛的自述,给我的感觉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现实是三毛的中年生活其实比较窘迫,她是孤单的,身体也不大好,有很多事情要忙。“快乐的,安详的,明朗的”是理想,是三毛想传递给少年的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看到之后就会心里很安宁的感觉,是我们大家都想要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a6e891052ffef91b.png)
让我想到三毛小时候说自己以后要做一个捡垃圾的人,到处流浪。用社会的评判标准,这简直就是混账话,是没有出息的。现在的我还是一个俗人,很难达到三毛所说的“内心快乐”的境界,但是我希望未来的时间,我可以给自己更多的试错机会,尝试更多可能性,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做一些决定了。“工作只有不同,没有贵贱。”以此自检。
4、如果我是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9207fdb40650534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c97001037ba4328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75dbc741f258769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967344/05c47f562f43983c.png)
这封回信我也是一读再读,她给女孩的建议是那么具体,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她愿意花这么多自己休息的时间,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如此热情美妙细致入微的建议,真的很难得。我觉得她给的建议,在现在也非常适用,自己动手花较少的钱布置房间,营造一个舒适满意的环境;买一些实用美丽的衣服和化妆品,给自己一些自信;下班后学习一些感兴趣的课程,交一些朋友,渐渐找回充实的自己……这些事光是想想就很美妙,适用于还觉得自己处于卑微困苦中的年轻人。
我问自己为何要做这样的记录,我想是因为我信作品中传达的价值观,我怀念这种书信往来彼此交心的对谈方式,我喜欢三毛这样愿意分享明朗的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