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五(5)班的故事6.9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云麓

    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天早上班级格外乱。

      教室里扫帚散落一室,地下倒扣的盆里埋着几块脏抹布,拖把桶里泡着一只足球,孩子们的桌肚像是脏兮兮的百宝箱,除了尘土,还胡乱塞着用过的餐巾纸、书籍、作业、口罩、饮料瓶、砖头、木棍、塑料袋……

      来不及抱怨,我先整理。在整理之前,我把这些脏乱的场景一一用手机拍下来。

      孩子们进来了,叫喊着收作业,在座位上大声交流。到了该早读的点了,我打开朗读音频,指望着他们听到音频就跟以往一样乖乖坐好听读,谁知竟失败了。

      这样的场景根本没法管,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我喊了几嗓子,头痛得不行,干脆就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趁着这种难遇的混乱,专心观察是哪些孩子不在状态好了。

      就这么闹腾到音频放完《威尼斯的小艇》,听到《牧场之国》的后几自然段,孩子们终于发现了我的异样,一个个停下来开始听书。铃响了,我也不恼,只告诉他们,浪费了的早读时间,我们利用课间补读。

      孩子们去上信息技术课了,我在教室里留书宇和瑞屹补作业,顺便等着他们回来。刚一打铃,孩子们从楼下鱼跃而入,坐到座位上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说话算话,还算是好孩子。

    《牧场之国》平平淡淡地上,孩子们的听课状况两级分化得厉害,子涵、雅希、欣悦等人书本精美得像艺术品,色彩不多,但要点齐全。其他一些男生始终在“蠢蠢欲动”,这边用书捂着脸跟后排说两句,那边偷偷盯着桌肚看心头好物,还有插科打诨的,写作业的,教室里像是一个大型打地鼠游戏。我一小半的时间要停下讲课来维持纪律,保证大家都基本在听课,这样一节课下来累得不行。

      我身体本来就不舒服,再遇到这样罕见的课堂,不是没有怨气的,只是坚信怒极容易出恶语,忍着罢了。等到班会,大家彼此都情绪平复,我确信自己能好好沟通了,再给他们做德育宣讲。

     今天的班会是要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孩子们已经背得很熟了,连瑞屹和书宇都能倒背如流,我觉得班里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象征性地默写了一下,利用这么个契机开始讲这24个字背后的品质。

      什么是诚信?往大处说,就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往小处说,就是说话算话,不撒谎,敢于弥补过错。比如,虽然早上大家表现得不好,但是下课以后没有拖延,直接回来大声补读书了,这点就很诚信。可是,有没有不诚信的行为呢?当然有!那些放学以后不回家,在外面玩到八九点的同学,那些在学校对面的小店里打游戏机,要零花钱去买吃的,但沉迷“抽奖”的同学,这些同学的行为叫做诚信么?

      什么是文明?往大处说,就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和公序良俗的综合。往小处说,就是行为言谈有礼,遵守社会规则。比如,你们每天早上看到我就问好,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使用礼貌用语,进退有度,这些就是文明的表现。可是,有没有不文明的行为呢?当然有!早上被我拍下的11张桌肚照片和杂乱的教室照片有了用场,我们展示在大屏幕上,一一看过去。这些从图书角借了书不归还的行为文明吗?做完值日以后把劳动工具随意乱扔文明吗?用过的口罩、废纸随意乱扔文明吗?在学校教室里高分贝叫喊文明吗?

        孩子们一边认真回答每一个问句,接着,便是今天一天中罕见的沉默。他们面对着脏乱还能不动声色,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或者是懒,而是没有发现这些细节。所以,现实中总要有人不停地指着这些脏乱差的场景,告诉他们:这样不可以,对,这样也不可以。这比单纯地解释这24个字背后正面的力量要有效得多。

             学会团队合作

      孩子们的黑板报从周四出到周一,忙碌碌的没个结果。今天黑板报小组又试图不上体育课,补写剩下的空白部分。

      拖了那么久,今天下午就是检查的时间线了。我能明白他们怕影响班级形象的焦虑,就答应了下来,在班里陪着他们。我改作业、辅导同学,他们自己画自己的。

      过不了一会,我就想赶他们出去。他们这么闹腾,根本不是个画的样子——边框已经打好几天了,婧涵现在还在用手表查着要往上写的内容,一字一句复述给正在写字的向前。这么听写当然进度缓慢。鑫瑜还在用班级白板查自己要写的内容。得,前几天指点他们去准备的资料,看来还是没写。时间不是用来这样挥霍的,不说还是不行。我勒令他们停下来,不许这么前前后后地乱窜,要求他们先用白板查好资料,想好到底选择什么,删减之后抄写下来,然后再往黑板上誊。

       一旦执行了任务拆解,给他们布置了分工,孩子们就自然提高了效率。原本不可能的任务,在一节课里终究是完成了。

        团队合作和孤军奋战不同,更多的需要考虑分工,学会沟通,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能。现在的孩子个个自我为中心,很难自发地形成一个团队领导,去对任务进行拆解。这就造成了分工不清,大家各行其是,谁都不服谁的指挥。这是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必须去磨合和学会的技能,在他们没有完全习惯之前,我还是得时常提醒,做一个凶巴巴的恶人。

       每次黑板报前,我要求他们找资料,写模版。这个学期,孩子们仗着自己美术功底进步了,查找资料比原来效率高了,就开始想着偷懒,觉得这样更省事。这次的黑板报效率这样低,不知道会不会让他们自行反思“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