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碎笔(一)
她说,以前我曾经想过那些自毁的人是否该获得死的权利。获得正当的没有痛苦的死亡方式。自杀太残酷,必须要有自己终结生命的人,在临死之前会面临极大恐惧。割腕怕割的不够深,所以用尽全身力气几乎要把手腕切断,跳楼的尸体支离破碎脑浆迸裂,上吊需要一段缓慢而痛苦的窒息…….所有想死的人在被迫自我终结时不能保全尊严。但是真正在面对死亡所带来的压力,感觉到死亡的威胁时,人的身体会充满被激发出来的生命力,它反而使人镇静。
-------庆山《莲花》
独自坐在公寓旁边的便利店里,二楼只有我一人,内心安静到令人窒息,从楼下偶尔会透过耳机传来自动问候器以及店员甜美的问候声,耳机里播放着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文章,由声音好听的主播读出有另外一番韵味,隔窗看着上海冬天的早晨,阳光并不能使整个大地充满生机,路边小草上的寒霜足以证明寒冬里不肯落下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其实是在瑟瑟发抖。
透过窗斜射过来的阳光不偏不倚的照在面前书上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提前写好遗书,因为人随时会死”。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伴随着不断地生病,渐渐地老去,并时刻遭受着死亡的威胁。人活一世到底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的上满意的人生?每天循规蹈矩的上着班,下班回公寓,读书似乎成了一无所有以及一事无成的挡箭牌,不停地读着不同的书感受着不同的内容,写着不同的感受,古典乐从金属器械中传出,散发着格格不入。如书中所说:“常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会成为依赖性的城市动物,需索城市提供的丰富功能来构建生活,使生活在熟悉的表象下,按照惯性顺水而去。但我习惯与它保持距离。”城市总给人一种仪式感极强的厚重的体验,且无不充斥着寂寥,让人不得不与它保持距离。
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像空气一样,将它赶走就会因缺氧而窒息直至死亡的到来。现在的社会,红的不是红的,蓝的亦不是蓝的,灰的就是灰的,黑的也还是黑的。网络发达的时代,每每听到死亡的消息传来都会难过许久,自己与ta不认识亦不熟悉,只是慨叹生命是如此的轻盈,连地心引力都抵挡不住ta走向宇宙的心。
庆幸自己活于人世,这些年来等待着的追寻着的,或许是跟作者亦或庆昭的想法一模一样:“我追寻感情,我渴望得到爱情。想用自己的方式对待这个世间。”慢慢的追寻,苦苦的探索,不舍离,不放弃。
通往墨脱的路还在继续,以往读任何一本书最最期待的就是结局,而这次却迟迟不愿意看往结局,不舍得也不想结束,通往墨脱的路如此的坎坷,令人想象不到的崎岖,却让人心生向往,没有强大的信念不足以支撑出发的勇气,没有经历过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意义,人生需要极强的勇气将其走完。
中午了,将书装回包里,起身离开这个赠予我半天清闲时光的地方,推开门,日光照遍全身,已将周围的阴郁一扫而光…….
文人的路,不易
王敏
2017年12月2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