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学到脖子疼

2020-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路小锦

因为腰疼,所以趴在床上看哔哩哔哩学习python

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1、if函数的使用

if 要判断的条件:

elif:判断的条件

else:

        条件不成立时,要做的事情

注:在开发中,通常希望某个条件不满足时就执行一些代码,可以使用not,另外,如果需要拼接复杂的逻辑计算条件,同样也可能使用not

例:  zhangSan =False

          if  not zhangSan:

                   print("非本公司人员,请勿入内")

案例:石头剪刀布的代码编写

2、通过剪刀石头布的代码编写,学习到以下:

a、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可表达为:if ()or  ()or ():

b、随机代码,random,先import random,数字可用random.randint()函数,中文可使用random.choice()函数

C、random.randint(1,3)→1到3的整型数字中随机筛选,结果是可1,可2,可3

choice()方法返回一个列表,元组或字符串的随机项,不能直接访问,需要通过random静态对象调用该方法。括号里头可以是一个列表,元组或字符串。

例:random.choice(["石头","剪刀","布"]) →随机出现石头、剪刀、布中的任一值

3、while的学习和嵌套使用

4、break 和continue,温故而知新啊,第一次学习的时候,总是对这俩混淆了,现在才清楚明白,这俩还是不一样的。

break:满足条件后,就中断后面的代码块,直接跳出循环。往下走不回头。

continue:满足条件后,就不执行后面的代码块,返回前面,重新判断。往上走,再来一遍(此条件不执行,但其他条件还要继续判断)。如果逻辑关系不好,一不小心就会写成死循环。

死循环案例:

#当i=3的时候,跳过不执行

i = 0

while i <= 10:

      if i == 3 :

      continue

print(i)

i+=1

以上是作死系列,挽救药方如下:

i = 0

while i <= 10:

      if i == 3 :

      i+=1

      continue

print(i)

i+=1

俩均在循环体内使用。

5、九九乘法表的编写,这个我早就会写了,恩,还写出了花样,想想就很开森。

6、def学习(这块可是我一直想学习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应用)

def命名规则:

a、字母、下划线、数字

b、不能以数字开头

c、不能与关键字重名

import进包的时候,要注意:

a、一定要再同一文件夹下的文件

b、文件名中一定要含有下划线,如果不行,就下划线+字母+下划线

c、输入完后显示灰色就代表导入成功。

def是个装饰器,仅用于封装代码。

例:

def sum_2_num(num1,num2):

        result = num1+ num2

         return result

         print(num1)

sum_result = sum_2_num(10,20)

print("计算结果是:%d" % sum_result)

注:return表示返回,后续的代码就都不会再被执行。即print(num1)不会被执行

sum_result是用来接收函数sum_2_num执行的返回结果,否则的话会无法显示。因为没有容器放结果。

以上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说实话,看了一天的视频,有时候还要实际操作下,还要消化下老师说的话,一个人学习挺枯燥的,但是看着弹幕上的内容,就觉得很可乐,又动力满满的学习起来。

有一天我一定会毫无压力的写出一段完美的代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