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咸湿情诗——乔伊斯《致诺拉》|2019读#28
在阅读《最危险的书——为乔伊斯<尤利西斯>而战》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把这本《致诺拉》加入了我的待读书单。
在这个困乏的中午,葛优躺在办公室木椅上,翻开这本手边的情书,阅读着今年的第28本书——《致诺拉》。
这本《致诺拉》一共收录乔伊斯写给诺拉的四十余封书信。
从乔伊斯的字里行间,呈现出了这位现代文学的巨匠感情丰富、感受敏锐、内心赤诚的一面。从这些细腻、痴缠、狂热的文字,人们或许能够找到他与诺拉何以情深如许的原因,或许能够明了乔伊斯在动荡不已的生活中,为什么总是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著名作家和诗人。
詹姆斯•乔伊斯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和《芬尼根守灵》(1939)。其小说创作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巨大,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和西方文化传统之间传承与流变的一个杰出典范。
乔伊斯作品的意识流技巧、揶揄风格、文字的暗示性和神话结构,既描述出了琐碎平凡的微观世界,也展示了人性、历史、文化、社会等宏观世界。
上个月阅读的《最危险的书——为乔伊斯<尤利西斯>而战》就是乔伊斯和他的《尤利西斯》的传记,书中有提到乔伊斯写给他妻子诺拉的情书。
不只为《尤利西斯》而战——《最危险的书》|2019读#18
乔伊斯注定是要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作家,他博学,勤奋,诚恳且专注,就像他对爱情那一样。
也许诺拉只是一个普通的漂亮女孩,并不能理解乔伊斯和他的作品,可是没所谓,她负责漂亮和温柔。
1904年6月10日,在都柏林的纳索大街上,22岁的乔伊斯撞了大运,遇上了年方20的诺拉,并对她一见倾心。
我们这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这本书选录的第1封情书到第23封情书是第一阶段,时间从1904年6月到1904年12月。
这段时间是22岁的乔伊斯刚刚遇上20岁的诺拉,开始陷入爱河的时间。
这部分的书信感觉就是一个刚刚陷入情网的青年人,用幼稚和纯洁的笔触描绘的洁白色的爱情。
从第24封情书开始到43封情书是他们的第二阶段,时间从1909年8月到12月。这段期间乔伊斯带着儿子短暂地回到了爱尔兰,和诺拉暂时分居两地。
1909年距离他们相识已经过去了5年,但是从乔伊斯的文字里还是能体验到那剧烈爆发着的激情。
但是又与五年前不一样,这份激情已经褪去了青涩的外衣,更滚烫,更露骨,更成熟。
最后的3封信是第三个阶段,在1912年的7-8月。
这个时候的乔伊斯,正在创作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正在通往他伟大的路上。
从他的书信中,能体会到对爱情的进一步升华。
读完这整本情书集,我想,人生最大的幸事,也就是给心爱的姑娘写信了。
写着写着,她就跟了你的姓,成了你的太太。多美好的世界啊。
这本《致诺拉:乔伊斯情书》应该只是节选。网上还能找得到更多的乔伊斯的情书,更露骨,也更能透析这个伟大作家的内心。
在这本书后面附录了英文原文,弥补了一份翻译的不足。
可惜现在情书已经成了一门过时的艺术,失传了。不然可以从乔伊斯的这些情书里掌握写情书的一些 “法门”。
作为一个钢铁直男,竟然也被乔伊斯的文字 “撩” 到了。。。😰😰😰
End
公众号ID : Dove_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