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自强不息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不得要领的努力,越努力越滑稽

2017-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雨辰再出发

题记:或许我们一直都是“小猫种鱼”故事里的小猫,在地里种下了小鱼,却等待着秋天收获成熟的大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人善禅语,说这个世界是一半一半的,有一半的人欢喜就有一半的人愁苦。高人善总结,说这个世界存在“二八定律”,20%的人占有了这个世界80%的资源。牛人善预判,说在技术变革面前,我们只有两条路,要么加入浪潮成为2%的人,要么被淘汰。确实,这个世界正在加速分化、加速极端化,从资源占有的角度看,将来要么应有尽有,要么一无所有,留给我们的中间地带越来越狭窄。

于是,我们就像《世界是平的》里面所描述的一样,每天不停的奔跑……最后却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平的,是碎的。我们再怎么努力,如果不得要领,也只能待在那个破碎的小世界。那些所谓的色彩斑斓、波澜壮阔的大世界,我们只能看看了……

一、真假人生,困于当下

1.“郭靖”式的尴尬

毕业前实习,在一家酒店当了三个多月的行政助理。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愣头青,确实很多东西不懂,挨了不少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总监让我紧急起草一份文案,被我搞砸了。

当时时间紧不说,还没有历史底稿可供借鉴,那时移动互联又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纯粹得靠原创啊。那天中午没休息,连续折腾了四个多小时,掐在最后时限心情忐忑的交了上去。总监随手翻了几页,抬头看着我,第一句话就问:“你在大学没有学过公文写作吗?”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要糟,弱弱的回了一句:“对不起,我们学校没有设置这门课程。”总监摇了摇头,紧接着问了第二句话:“那你在学校都学了些什么?”

此情此景,我竟无言以对。是啊,我在大学里是学了不少东西,还很努力,但是好像没有那些是现在可以拿来用的。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还是统计学?好像都不是现在能用得上的啊。那一刻我就好像是空怀一身内功却还不会使用的“郭靖”,都快给憋死了。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毕业应聘时。我们班上大概有5~6个男生都接到了一家大型5星级酒店的面试通知。大伙兴冲冲的跑过去,原以为会是紧张的结构化面试,谁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负责面试的那个美女,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后,直接就让我们按照样表,照葫芦画瓢独自做一份Excel表,时限大概是20分钟。然后,然后人家就让我们回去等通知了。

后来,据老师反馈,当天也就我弄的表还马马虎虎,其他同学的更加惨不忍睹。那还是因为我侥幸在之前的实习单位有实际用过。

拜托,当时我们精力都放在考四六级、考微积分、考什么组织行为学等专业课上面来了,谁没事会去设计一个什么Excel表,或是写写文案啊。

工作以后,再看看后来新入职的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从实用的角度看过去,我们大学正儿八经学的那些东西,短期内在公司里基本上都难以派上用场。反倒是一些通用性的技能非常实用,比如文案写作、论文写作、使用办公软件、善用搜索技巧、演讲技巧、礼仪礼貌,甚至是修修电脑等等。一句话概括,在职场就是得能说、会写、善做事,还得再加上一个会做人。

这些东西,当时好像没有多少学校会专门去教吧?好吧,可能我们接受了的是假的“教育”。不过话说两头,这还真不能怪在学校老师头上。大学教育可是很自由的啊,老师没教你不会自己学啊?怪就怪我们太单纯,以为学好专业课就万事OK,谁知道还是被KO。

2.不同的跑道

春节期间,数年没见的三个死党聚会,一起宵夜。

聊起近况,在创业公司上班的周公子有点意兴阑珊的说,生活在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巨大,还得经常天南地北的出差,工资也不经花,现在房子也还没有买,孩子上学都成问题,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目前公司正准备上市,手上有点原始股。

我们一边安慰他,一边好奇的多问了一句,原始股价值多少?周公子不紧不慢的说,也就一千多万吧,不过要兑现还有很多限制条件。

一千多万?我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我们这些生活在三线城市的人,拿着一份死工资,虽说一直很拼命,但收入也就仅仅够养家糊口而已,过千万的“余粮”反正现在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

这还不算完,另一个在深圳打拼的死党老苏,又补上一刀,说到时可以在一线城市好点的地段买套大点的学区房了,一步到位。我这才想起,人老苏家境还不错,出手也早,在深圳也是有几套房产的主啊。

这下,我吃宵夜的心思彻底给毁了。

我们死党三个人,大家家境虽说是有差距,但也不是很大。大家一起读书,成绩也都不错,一起步入社会,也都很拼命。怎么十年时间过去,差距拉得那么大呢?

难道,我可能进入了假的“公司”?

想想,这也正常,凡事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走在不同的跑道上。

3.积累的幸福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确实是,最近我都很少看朋友圈,否则满眼看上去“晒”的都是各种幸福,让我们这些快步入中年、生活一地鸡毛的人情何以堪啊?

为生计拼了个五劳七伤,身体顾不上,充电没时间,旅游没心思。琐事缠身之下,本事不长脾气倒渐长,眼界开阔了不假,心眼却越变越小。生活就像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我们曾经的追求和仅有的耐心,直至一声叹息,奈何。所有的不甘与愤懑化成心中隐隐的痛。人生再明艳的底色似乎也扛不住生活的涂鸦。

难道我过的是假的生活?

其实,仔细想想,也就释然。

其一,幸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是烦这个事,就是烦那个事,只是我们看不到。电影《道士下山》中有段对白,大意是地上的枯叶就像世间的烦恼,扫是扫不完的,但扫不完也得扫啊,慢慢扫,扫着扫着,渐渐就有了耐心。

其二,幸福也是靠积累的。有些人生活得确实很好,那是人家走在正确的方向,积累深厚,搞不好还是几代的积累才能呈现出现在的样子。急不得呀。

二、活得明白

或许,我们所以为的“假”,只是还没有认清自身的局限,还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自己、如何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还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一言以蔽之,还没活明白啊。

于是,我们困于原地,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走到了今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才能改变现状。

我们好像在迷雾森林里打转,自认为的努力不过是在森林中多转了几圈而已。如果愚钝如我,在尘世中还没打磨出看破虚妄、直指本质的慧眼,那就让我找到森林中的那条河流。即使会多走弯路,但最起码也不会走回头路。

当我读完《把时间当作朋友》,当我再一次翻看《肖申克的救赎》,我好像能够越来越清晰的听见森林中河流缓缓流淌的声音。

三、迷雾森林的水声

1.比努力更重要的东西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付出总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却忽略了关键的前提条件:方向正确。我们得经常问问自己,到底我种下去的是不是会开花结果的“种子”。

每个领域都不缺乏努力的人,但90%的人都只能成为陪衬。为什么?因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的努力,并动态调整。

就好像打羽毛球,未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场打比赛。如果碰上好手,即使你很努力最后也只能铩羽而归。因为你的手势不对、步伐不对,不会发力,不会预判,人家蹂躏你不要太容易哦。如果你再翻看一下比赛视频,你就会发现你努力的样子真的很别扭。因为,你没掌握技巧。

2.打磨元认知能力—格局的力量

如果我们知道鱼种在地里是不能生长的,我们肯定不会犯小猫种鱼的错误。但在当今复杂的世界,很多情况下,我们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种下的是“鱼”还是其他的“种子”呀。

要确定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确实是难,但也不是没有方法。李笑来老师经常强调,一定要经常打磨自己的底层价值观,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断问问自己,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我们要在学习中经常拷问自己,我学习的东西是否经过取舍,是否为用而学,还是为学而学;是根据自己性格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还是被动的埋头苦读。如同《学会学习》书中所言,一定要找到适合自身情况、能够长期坚持的方法。

要在工作中經常拷問自己,我說的話、我做的事是在为自己铺路还是为自己挖坑;有利于自身长远成长的就是为自己铺路,否则都是在挖坑,而且还是自己挖坑自己跳那种,别人埋不埋你还不好说。

要在生活中经常拷问自己,到底我最在意什么?是家人的平安、健康、快乐,还是其他?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打造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从而在更大的世界中“看到”自己更优的选择。这就是格局的力量。

不要怀疑“更优选择”的存在。拉开时间,我们都至少拥有三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一次是教育,一次是婚姻,一次是工作。这些关键的选择,每一次“更好的”选择都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也可以让将来的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果我们选错了,我们得付出何种代价去弥补?有些时候,这种代价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来支付。

打磨自己的认知有两种方法,一是向外求,学别人;二是向内求,像王阳明的心学。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请务必时刻提醒自己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没有之一,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

什么意思?就是任何一个道理、一套理论,肯定都有它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不能忽略了这个“假设”前提而生搬硬套。那是很容易出问题的,甚至出大问题。

打个比方,健身大家都知道好,有益身心健康,但如果你不顾自己的体质(比如心血管问题、关节问题等等),去很努力的做一些高强度训练,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3.适时调整—践行的力量

现实情况,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提前判断自己的努力是否处在正确的方向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几乎”无可跨越的认知局限。因为,个人元认知能力的打磨是比打磨肉体更艰难的事情。

比如,在参加工作之前,我们很难知道什么技能是我们最亟需掌握的;在我们没有“看到”那些比自己更忙碌却更优秀的人之前,我们很难认识到,什么叫优秀;还有很多的“很难”。

幸好,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叫适时调整。其实就是适应性,这是人的本能,天生能适应外部环境,区别只在于强弱。就好像婴儿,她不可能把“爬”这件事情完全弄懂了以后才去爬一样。搞不懂没关系,先做了再说。有问题,可以不断调整。这个就是践行的力量。

曾仕强老师有个观点认为,人生有很多个阶段,而人处于其中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时“调整”的过程。即使我们一开始走偏了甚至走反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调整,可以调整就依然有希望。希望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那是它在发芽……

人生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能做对几件“要事”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人生不仅需要试错,还需要主动试错。

试错不代表冒险,更不是压上自己的全副身家性命。那不叫试错,那叫赌博了。试错有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没有之一,就是要永远给自己留下机会。

实际上,这就是所谓“度”的把握。

其实,调整包含了两层意思,即心态的调整和状态的调整。心态决定状态,思维决定行为,想法决定做法,调整的第一步是心态。

什么是好的心态?很难界定。但我们知道,心态好的人,会对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也会在更大程度上甚至全盘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意味着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哪怕再小,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存活下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那些本职工作没做好,却成天嚷嚷着要做斜杆青年的人,怎么看都不太靠谱。

4.做时间的朋友—坚持的力量

坚持到底是件理性的事呢还是感性的事?说不清楚。只要能够让我们在正确方向上坚持下去的方法,尽管试试。

第一,万事开头难。起步是最困难的,就好像冬天起床。都知道天冷,缩在被子里不肯起来,但总得起来不是?在最后时刻,冲出“舒适区”—被窝,穿衣、洗漱、早餐、上班,一气呵成。坐在办公室里想想,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嘛。所以,人都是逼出来的,要善于自己逼自己。

第二,千万别着急。因为着急根本没有用。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容易练出肌肉,而一些瘦子,虽然没有减肥的压力,但增肌确实是比一般人难上许多。这没办法,我们得全盘接受啊。然后才来找适合自己体质的训练方法。慢慢来。

第三,你需要更多的“能量”。有时是自己给自己打打鸡血,有时是亲朋好友给你充充电,有时读到一段文字、看到一个场景都能给你满满的能量。所以,从自己的世界从出来吧,去接触更多的美好。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像“小猫种鱼”故事里的小猫,知道地里不能种鱼后,能够适时调整,最终收获满缸的鱼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