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孩子重要吗?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景娜_647a

     “自尊”这个词,能给人造成怎样的错觉呢?昨天,你可能觉得自己很伟大,然后,你犯了一个错误,并开始自责,或者听到了别人对你的批评,突然之间,你的自尊便烟消云散了。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让孩子学会适应将使他们受益无穷,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如何应对生活中的跌宕起伏。让孩子有大量机会在家里、学校和社区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孩子就会受益良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这里的关键。大人可以通过“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来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而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似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