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第十章读书笔记

2018-01-03  本文已影响23人  记录日子的人

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首先,由于“白板”说巨大的影响力,生物因素对人格塑造可能性的限制,是很多心理学家不能接纳生物学流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过于强调生物性对人格的决定,而忽视经验的作用,而放弃重塑自我,也不明智。

第三,无视生物性在人格中确实起作用的相关研究同样也是不明智的。

本章,将介绍一些生物学流派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同样遭到人们的批评和曲解,但是综合起来看,就很难再忽视遗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

一、人格特质的遗传力

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出生时已注定的?人格特质有遗传成分吗?有些人生来就是爱攻击或外向的吗?现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于这些或其他的一些人格特质,遗传确实有很大影响,但是,收集关于这一争论的证据并非易事,另外还有许多问题是关于解释已得到的数据的。

1、把环境和遗传影响分离开来

在考察环境-遗传问题上,一个难题是不论从技术还是伦理上,控制遗传和环境变量都不现实。在这一问题上,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父母与子女的相似性,大多数情况下,共享基因和共享环境总是紧密缠绕在一起,使人们很难分辨到底是遗传还是教养环境影响着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我们能否将遗传和环境影响分开,看看各自的影响?

所幸,人们发现双生子研究方法是最好的分离遗传和环境影响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有两种双胞胎,一种是同卵双生子,两个胎儿来自同一卵子,另一种是异卵双生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卵子。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相比有相同的基因型。

双生子研究法利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基于相同的成长环境,但是同卵双生子有相同的基因,异卵双生子有不同的基因,这一原理,对两类双生子的人格特质运用大五人格测量,因为所受的环境影响大致相同,我们就有理由推断,同卵双生子间比异卵双生子间有更高的相关,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基因,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推论。行为遗传学研究者把研究相关的数字带入公式估计出,在成年人稳定的人格特质中,大约40%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采用其他的把遗传和环境影响分开的方法,同样得出了遗传对人格有影响的证据。但是一般来说,这些证据没有双生子研究得到的数据有说服力。一项研究以一出生就被收养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试想一个家庭中,一个孩子是领养的,一个孩子是亲生的,哪个孩子的人格会与父母更相似呢?研究者发现,从收养研究得出的人格遗传力只有双生子研究中所得同类数据的一半。

同样是对被收养的孩子进行研究,将这些孩子的人格分别于其养父母和亲生父母进行比较,会发现这些孩子虽然根本就不认识他们的亲生父母,但是他们的人格更像亲生父母。

还有研究是对同卵双生子一出生就离开父母,分别在不同的家庭中养大的情形进行研究,把他们与那些在同一家庭中养大的同卵双生子做比较,结果同样显示,他们依然有较高的相似性。

总之,这些研究者运用很巧妙的办法把人格中的遗传和环境影响区分开来,虽然遗传对人格影响的程度还不确定,但是从很多不同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可以看出,成年人的人格的确受遗传的影响。

2、遗传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对遗传影响人格观点最有力、最一致的证据来自双生子研究。但是,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有两个关键假设。其一是双生子可以被准确划分为同卵和异卵双生。如今,通过血液检验已经可以对此作出确切的鉴定。

第二个假设是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有相同的成长环境。但是有证据表明 ,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分享着更相似的养育环境。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基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分享相同环境的假设就不成立,就很难判断同卵双生子的高相关,究竟是遗传相似性还是环境相似性起了更大的作用。

同样,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其假设也有问题,收养孩子的家庭不存在未收养家庭出现的问题,收养家庭对待收养孩子与亲生孩子并无区别,等等,表明收养并不是随机发生的。

简言之,双生子研究与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方法上的差异。但是双生子研究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会对遗传力做出更高的估计。

人格特质可能不是以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由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所遗传的那部分可能是多个基因复杂组合的结果,也就是说,除非遗传的是多个基因的唯一组合,不然遗传对某些人格特质的影响是不可能被看到的。研究者把这些复杂的影响叫做非加性影响。异卵双生子的一些基因是相同的,但基因组合可能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质,而同卵双生子的基因相同,基因的组合也相同,因此其人格也更相似。这样,非加性影响在同卵双生子中可以看到,而在异卵双生子中就看不到。

所有问题说明,准确地说明遗传是怎样或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成人的人格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也不可否认遗传对人格有影响。

二、外向-内向

关于外向-内向的诸多研究中,本章重点探讨三个。第一,外向-内向性的个体差异与前面提到的遗传对这一人格变量的影响的关系。第二,有关艾森克提出的假设的研究,这一假设认为,外向与内向差异是由生理唤醒水平不同导致的。第三,内向者和外向者谁更快乐?

1、外向的遗传力

你可以把你的孩子教养得更外向或更内向一些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确究竟是什么使一个人成为外向型或内向型的人。艾森克的回答是:遗传在起作用。他认为,人的大脑皮层的总体活动水平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根据最新理论,人对刺激的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生理上的遗传差异在人的一生中都相当稳定,并最终形成成年人外向或内向的活动风格。

在论证外向-内向性的个体差异源于生物属性时,艾森克列举了许多不同来源的研究数据,如今,也已经有大量令人瞩目的研究支持艾森克的观点。如前所述,研究者经常使用双生子研究法来查明人格变量的遗传力,因此,许多外向-内向性的遗传力证据来自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间相关系数的比较,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得出了关于外向-内向性遗传成分的一致结论。

在这些研究中,有两项研究值得关注。一项是对瑞典12898对成年双胞胎,以及对芬兰的7144对成年双胞胎所进行的研究,这两个样本特别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样本容量大,而且他们几乎代表了这两个国家的所有双胞胎。当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对照时,得出了大量关于外向-内向性的遗传成分的证据。

另一项研究选取了不在一起抚养的95对同卵双生子和220对异卵双生子,一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得分间的正相关再次为遗传成分提供了证据。

所有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你的内向和外向是由你继承的基因影响着。

2、外向性和唤醒水平

一项测验针对那些即将准备考试,选择复习环境的学生,结果发现,内向型的学生对刺激更敏感,在喧闹的地方,内向型的人会常常被各种事情干扰,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而外向型的学生如果受到的刺激太少,则会觉得安静的屋子令人厌烦。

这种对刺激水平的不同偏好在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中也有所发现,例如,在一项视觉学习任务中,外向型的人会更迅速的更换幻灯片。在另一项研究中,让内向和外向的人一边听耳机里的噪音一边完成词语记忆任务,结果显示,内向型的人成绩较差。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可以听着录音机看着电视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必须寻找图书馆等安静的地方看书。

3、外向性与快乐

在一项研究中,让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报告他们连续84天里的情绪状况,结果显示,外向型的人报告的积极情绪水平都比内向型的人高。如同其他人格变量一样,这一反应类型在时间维度上相当稳定。几位研究者发现,外向性测验的分数能够很好的预测两年后所测的积极情绪水平。另一项研究用外向性分数来预测一个人在四年里的快乐体验的多少。研究者还发现,一个国家的居民平均外向性分数较高,他们的平均幸福感也较高。

如果外向型的人比内向型的人更快乐?那会是什么原因?研究者发现,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喜欢社交,朋友多。社交活动本身会带来快乐,因为社交往往与幸福感有密切关系。另外朋友可以充当压力的缓冲器,人们在朋友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比他们独自解决问题更好。研究同时发现,外向的人遇到问题时比内向的人更喜欢寻求朋友的帮助。

另一个原因是,外向的人对奖赏比内向的人更敏感。在一项研究中,分别对外向和内向的人施测假定是智力的一个新类型的综合技巧的测验,研究者把被试测验结果反馈给他们,情绪测验证明,当得到积极反馈时,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高兴,但是当得到消极反馈时,外向的人却没比内向的人表现出更失望。其他研究也发现,外向型的人较内向的人更喜欢寻求情境中的奖赏。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简单听写一些单词,其中许多是同音词,结果发现,外向的被试较内向的被试更多写出同音中倾向让人高兴的那些单词。

但是这能说明外向的人总比内向的人快乐吗?不一定!因为外向的人可能比内向的人更容易结交朋友并有很多乐趣,但他们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执行,从而给自己招惹麻烦。而内向的人从社交中得到好处少些,但他们避免了很多判断失误的代价。

三、进化人格理论与配偶选择

研究者在研读了大量征婚广告后,揭示了许多关于性别角色的很有价值的信息和关于爱情关系的本质。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喜欢把自己描述成相貌姣好,并且要寻找年龄比自己大、能提供经济保证的男性。幸好,这些要求符合男性的自我描述,男性在广告中的典型描述则是要寻找一个年轻些的、容貌姣好的女性,男性也比女性更喜欢说自己能提供经济保证。

像这样的研究,除了对人们寻求爱情有实际用处外,能告诉我们人格的某些本质吗?进化人格理论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认为建立爱情就是同种族的雄性和雌性走到一起繁衍后代的过程。因此,选择伴侣部分基于亲代投资的考虑,就是说,作为一个种族的成员,必须考虑生育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基于这种考虑,人们要选择能成功繁衍后代并有效抚养孩子的配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选择未来婚姻伴侣时一定要积极考虑成功繁衍后代的问题,而是一定的配偶选择偏好通过进化过程已经遗传给了我们。

在进化论术语中,女性选择配偶的投资要比男性大得多,如果做出一个糟糕的选择,女人失去的要比男人多得多。由于两性对父母投资有不同的想法,进化人格理论预期男性和女性寻求配偶的条件是不同的。那么,男人想找什么样的女人?女人想找什么样的男人?

1、男人想找什么样的女人?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人要想满足种族需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多的繁衍后代,因此,有较高的繁殖价值的女性会吸引男性,换句话说,男性应该选择那些可能给他生很多孩子的女性,女性多产的外在信号是,年轻,与年轻女性有关的生理特点上的线索“光滑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浓密的头发和丰满的嘴唇”,也是社会上公认的“漂亮”特点。

因此,进化人格心理学家估计,男性更喜欢那些外表有吸引力,比自己年轻的女性。但是同样的推理适用于女性吗?可能不会。即使部分适用,年轻男人也可能不如年龄大一些的男人那样受欢迎,因为年龄大的男人更会为女人及后代提供她想寻求的物质来源。根据进化理论,男人比女人更喜欢根据生理特点来选择未来的婚姻伴侣,另外,我们预测大部分夫妻都是夫大妻小。

研究支持了这些推测。在美国的一项对全国未婚成人的调查中发现,男性更喜欢年轻女性做未来伴侣,女性表示更喜欢年龄大些的男性。在另一研究中,询问已婚夫妇,当初选择配偶时认为哪些特点更重要,正如所料,丈夫比妻子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力和漂亮的外貌。另一项研究发现,女人越具吸引力,男人就越会努力与其保持关系,如果恋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感到不安。

女性在生理上的吸引力的重要性在她们用来获得男性注意策略中也可看到,这被称为同性间的选择,即同性成员间为争取和优秀的异性相配而展开的竞争。如果男人们选择的伴侣都是年轻漂亮的,那么女人为了增大自己与最理想的伴侣相配的机会,就会强调自己的这些特点。

为了验证这一可能性,一项研究请新婚夫妇描述他们开始约会时为了吸引配偶做了些什么。正如所料,新娘报告说,他们会化妆或戴上首饰,穿时髦性感的衣服。另一项研究发现,当发现自己恋人的感情可能会转到其他女性身上时,那些更具生理吸引力的情敌会让女人们更加妒忌。

总之,大量证据说明,男性在选择约会对象或婚姻伴侣时,比女性更看重生理上的吸引力。但是,成熟男性要找的是比自己年轻的女性,不一定是少女。一些研究对十几岁的男孩访谈时发现,他们喜欢比自己年龄稍微大点的女性,换句话说,男孩较多被那些更有可能繁衍后代的女性所吸引。

不过,这所有的研究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喜好。为了给进化人格理论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必须突破这一局限。为此,研究者在37种文化群体(处于六大洲和五个岛)中考察配偶选择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37个样本中,男性都更喜欢比自己年轻的女性。这种偏好在研究者考察这些人第一次结婚的实际年龄时也得到支持,同样,在所有37种文化中,男性都比女性认为漂亮外表很重要。

因此,在寻找婚姻伴侣时,男性喜欢年轻的、生理上有吸引力的女性这一趋势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不论文化和社会标准如何。

2、女人想找什么样的男人

根据亲代投资分析,女性更喜欢能为后代提供保障的男性,意味着能提供抚养孩子所需的经济保障的男性。男人把地位和权力传递给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同样,在照料和养育儿女时,男人的能力也不同。进化人格心理学者认为,女人更喜欢选择具有这些能力的男人做配偶。

一些研究也支持了这一推测。当调查者让已婚夫妇描述他们认为配偶的吸引力的时候,女性更多的描述是“可依靠、能挣钱、有抱负、事业心强”。另一项要求被试进行伴侣选择的研究中,相比于生理吸引力,女性被试更看重伴侣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其他研究发现,男人意识到了女人的这些愿望,像女人一样,为了得到他们最想得到的女性而展开竞争。为了给配偶留下深刻印象,男人极力让别人知道他们赚了很多钱,比如故意炫耀他们的新车和房子。当他们试图与对方保持恋爱关系时,男人比女人更有可能显示他们的财力。

其他研究发现,较之相对温顺的男人,女人们更青睐那些支配型的男人。根据进化人格理论,支配型的男人比处于社会底层的男人更能满足家庭的各种需要。那是否意味着,女人喜欢那些爱吹牛、粗鲁的男人。也就是说在爱情竞赛中,好好先生总是名落孙山。更多研究证明,情况不一定如此。支配性可能并不是使一个男人具有吸引力的唯一特质,有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点。研究者让大学女生观察和评价与男生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关系,那些乐于助人、温柔大度的男生比那些单纯支配型的男生更具吸引力。

总之,研究发现的异性吸引的模式支持了进化理论关于女人认为什么样的男人更有吸引力的假设。同样,在上文提到的37个样本跨文化研究数据表明,全世界的女性都有类似的偏好。总之,女人喜欢找那些能为她们提供良好经济来源的男性,这似乎是一个普遍趋势。

3、结论与局限性

尽管这些结论颇具直观性和一致性,但是仍然有一些原因使我们对这些结论持保留态度。

正如前面所说,验证这些假设的研究者在确定因果关系时肯定存在能力上的局限性。由于无法操纵诸如性别、生理吸引力等变量,研究者无法排除对这些结果的其他解释,比如,男女间婚龄差异或许与女性在生理和情感上比男性成熟得早有关。

而且,研究也并不是总能得到与进化人格理论一致的结果。例如,一些进化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当发现配偶在性方面不忠贞时,男人会比女人更不安,而女人则更看重丈夫在感情方面的忠贞。这些预言来源于男人在理论上的需要,他们要确保自己抚养的后代是自己的,女人希望丈夫在她生育后继续为自己和后代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然而,研究结果却不支持这些语言。

另外,我们在寻找未来伴侣时,一些习得的偏好已经超出了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天性,野生动物的基本需求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类的需求大相径庭。研究表明,我们在选择配偶时,依然受从祖先那里遗传下的一些倾向的影响,但只起较小的作用。一项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都把相互之间的爱慕和情感评定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常识也告诉我们,在这一原则上,有许多例外。比如有许多女性喜欢细心的而不是支配型的男性,许多男性喜欢年龄大而不是不成熟的女性,同时,这一结论根本没有对同性恋爱现象做出解释或只有很少。还有对于那些已过生育年龄的女性和那些年龄较大、只想建立亲密关系而对生儿育女不感兴趣的男性来说,这一分析也不适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