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晰洞察及改变内心困境?
——读《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前几天新闻报道大连理工学院25岁的某研究生因为学业挫折上吊自杀身亡。他临死前写了一封遗书,行文竟有些搞笑逗比的感觉。我也在网上看了那篇遗书,感觉死者实在是太可怜了,所谓的幽默搞笑的行文,可能只是一种对自杀前痛苦绝望心态的心理防御而已。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来说,可能是长久以来的学业挫折让死者生前产生了严重的自体破碎感,而他又无力进行自我整合或者说无法承受自体破碎的折磨,在自体破碎中产生的自恋性暴怒进而导向自我攻击,最终导致他选择自杀来逃避痛苦,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我个人认为,自体心理学提供的理论框架,是一个非常科学实用、能够深度洞察人的深层心理真相的理论体系。最近有幸阅读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深受启发。这本书可能稍微有点阅读门槛,需要读者对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比如自体、客体、自体客体等等之类,能够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简单来说自体就是人的精神性自我或者心理自我,而客体就是他人的精神性自我或他人的心理自我,而自体客体就是在客观上是他人的心理自我,而在主观上又被体验为我自己的内在心理自我的一种外在客体。自体心理学的这些基本概念,都是为了科学分析或深度洞察人类从婴幼儿到成年一路走来的内心成长历程的。
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已故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认为,我们每个人从刚出生的婴幼儿期开始都会天然自带一个核心自体,同时婴儿在心理层面会把父母等身边重要亲人体验为是自我(自体)的一部分。他饿了父母会喂食,累了父母会唱着摇篮曲让他安眠,于是小婴儿自然而然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全能自恋感,觉得自己就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想要啥来啥、一切安心如意。
这时的父母对于婴儿来说就是他的“自体客体”,也就是说父母虽然在客观上是客体,但在婴儿内心体验层面则是婴儿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便被称为“父母是婴儿的自体客体”。好的自体客体会通过与婴儿温暖互动与充分共情,积极响应婴儿的喜怒哀乐,及时可靠地为他提供各种物质保障和心理支持,从而让婴儿能够始终在一种温暖的抱持感与保护感中发育身体与构建心灵。
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温暖关爱与充分互动共情的养育环境下,婴儿会把外界父母的自体客体逐渐内化为“核心自体”的一部分,从而使刚出生时娇嫩脆弱的核心自体一点点慢慢发育成长为健康坚韧的内聚性自体。比如婴儿通常在母亲在场陪伴时往往会独立大胆地探索外部世界、专心地玩游戏等,而一旦发现母亲不在身边,立刻就会引发内心的自体破碎感,从而感受到焦虑恐惧情绪进而大哭。慢慢的随着孩子能够把父母提供的温暖安全的自体客体持续内化,建立起自我内心稳定持久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即使父母不在身边,(比如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他也可以自由自在、自信安然地探索外部世界了。
科胡特认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内聚性自体是人们独立自信、自尊自爱以及内心丰富创造力与生产力的来源。而相反如果父母等重要亲人,没有在孩子幼儿期为他提供充分共情与温暖互动的养育环境,忽视孩子的喜怒哀乐、或者把大人的各种无端情绪强加在孩子身上,反而让孩子必须绝对服从、听话于父母等。那么小孩子脆弱无依的核心自体就不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长、功能良好的内聚性自体。在日后漫长一生中,在生活工作挑战面前他可能会无法成功应对,他可能会一直疲于应付、在生活压力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他可能会经常体验到一种非常不稳固的自体破碎感,比如压力、焦虑、惊恐、抑郁、痛苦、绝望等极端负面情绪但却不明所以、不知所由、更无法得到有效排解。
就拿笔者自己来说,我觉得自己很多年来就很不幸地缺乏一个内聚性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很容易因为外界他人的影响或环境轻微变化、工作压力稍大而引发自体破碎,从而体验到非常强烈的自体破碎感,比如极度焦虑、惊恐、绝望等负面感受。
前几天周末在路上遇到一位熟人,他很亲热地跟我打招呼,对我又拍肩又问候啥的,而我的内心实在非常反感跟人有过近的心理距离,这会让我产生一种很难受的被入侵、被控制的感觉。我随便敷衍几句就走开了。我发现凡是在街上、或者在外面遇到熟人、朋友、亲戚啥的,我一般都会尽量假装没看见,赶快溜走。我所能忍受的人与人之间最近心理距离就是见面最多客气地打个招呼,再多说几句话的人际互动或人际纠缠都会让我产生焦虑感、抗拒感,引发内心的自恋性暴怒。
同时我跟老婆的相处模式则是另一回事。有一天晚上下班我在马路边拿出手机想给老婆大人打个电话,手机屏幕亮起的一瞬间我就觉察到自己内心原来希望老婆立刻给我打电话,就像心灵感应一样,希望老婆能够第一时间洞察并立刻响应我的心思。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共生的全能自恋感心理的残留。只有婴幼儿才会希望父母第一时间响应自己的需求,在心理层面婴幼儿通常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一体的,自己的任何心理需求父母肯定都会第一时间体验到并立刻响应。而彼时我给老婆打电话时,也非常清晰地洞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这种幼稚的全能自恋心理,我在无意识心理层面也把老婆体验为我的“自体客体”,并认为她在心理层面是我的自体的天然一部分,自然要第一时间响应及满足我的各种心理需求。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中的观点认为,对于一个缺乏内聚性自体的成年人来说,如果能够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婚姻恋爱等寻找到外界合适的自体客体,并能够把自体客体对自我的共情与温暖支持内化,从而修复原有的破碎自体,形成补偿性结构的内聚性自体,从而才能形成稳固坚实的内心自尊、自信、自爱以及对他人的他尊、他信、他爱,活出心中的美好与他人互动的美好。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还难得地分析了虐待儿童者的心理缺陷以及内在心理结构,我觉得真的让我产生了一些思索和感悟。
在平时生活中其实我一直无法理解那些真心孝顺父母的人,就像我老婆说她真心待父母好一样,这种心理我无法理解,我觉得他们都是假装的。其实我的这种心态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心理,我自己无法做到真心待父母,于是便认为别人也像我一样,根本不可能对父母有啥真感情。
但我认为自己不是坏人,我觉得自己对父母缺乏真心,其实更准确地说我内心充斥着大量对父母的无尽恨意,我非常恨父母毁了我大半辈子,让我一天天只能在无尽的心理痛楚与自体破碎感中煎熬,看不到人生希望。如果我小时候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是这种命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坚持活到现在。当然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所谓的偶然只是我们人的智力无法理解的必然。而所谓的必然,则是人的智力恰好所能理解和解释的偶然。
我父母当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们也有他们的父母和原生家庭。听我妈说她小时候外婆对她也不好云云之类,外婆有五个孩子,我妈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我猜她跟我爸结婚后,生下我时,我妈的心理结构也充满了那种幼稚的全能自恋残留,她可能在无意识层面把我当成了她的自体的一部分,于是她肆意地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力控制我,就像对待她的手臂、胳膊一样对我予取予求,一旦我没有第一时间满足她的要求或期待,就会引发她的自恋性暴怒,从而对我进行暴力殴打和攻击。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我妈性情非常暴躁,只要我一不听她的话,她就会非常狂怒地责骂或殴打我;同时只要我爸一不顺她的意,也会引发她的自恋性狂怒;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妈就是疯子,这些心理学术语只是一种文字表述,只是对复杂动态现实的一种粗疏概括而已。
其实这些缺乏自控的暴力行为的内在根源,就是因为我妈的原生家庭无法在她小时候提供温暖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导致我妈成年后内心非常不成熟,她自己实在缺乏一个内聚性自体来承受婚姻家庭及养育孩子带来的折磨与挑战。而养育孩子过程中必然的艰辛困苦,则不断引发她的自体破碎感与自恋性暴怒,而我很不幸作为她的大儿子,承受了她的大多数自恋性暴怒的残酷攻击,从而给我自己核心自体的成长,埋下了长久以来的痛楚隐患。
正如那句鸡汤说的,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经历了这么些年的内心挣扎,我渐渐也看开了,我觉得可能终其一生我都无法拥有一个内聚性自体,可能一辈子我都无法摆脱不停焦虑惊恐的心理折磨,但我也觉得没啥,我好歹看清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了也挺好。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活成啥样就啥样吧。我想老天爷会原谅我吧,即使不原谅我也会首先原谅自己的。
当然事情都过去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说这些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希望不要再有人陷入无明轮回的苦痛之中无法自拔。我真心觉得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自体心理学提供的科学实用、可供实践检验的理论框架,让我们对自我成长、对原生家庭、对原生家族、甚至对社会整体的心理结构有着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与洞察,从而有可能跳出或避免某些痛苦绝望的必然深渊与偶然陷阱。通过用尽一生努力寻找、内化成熟温暖的自体客体,慢慢修复形成后天补偿性的内聚性自体,从而以自尊自信、温暖从容、与人为善的健康自体,好好走好接下来的人生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