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散文

文学之美是哪一种美?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208人  寻虎

最近有提倡美育的,有文章还举例说某某家长带孩子学美术学琴,孩子的美育顶呱呱。那种刻板的审美教育,和美育有多大关系呢?我曾在幼儿园看到一个招生“表象绘画班”,说得真好,直接画表象,和审美背道而驰,何其理直气壮。但愿他们教的并非字面上的表象,而是“本质”,对此我毫无信心。因为我看到的美术教育无不是“表象”绘画,只是这个培训班比较诚恳,直接了当说出来——“去它的本质绘画,我就教你表象绘画”。

我是工科男,大学语文是选修课,上课从来没有当回事。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每一次讲课后都会读一首诗,给我们这些打瞌睡的学生启蒙。每一次她读完,便慨叹一句“好美”。我觉得老师很可笑,词汇如此贫乏,怎么有资格做老师?!不过,现在我明白,她的姿势很正确。

美就是好,没有任何评论可以表达,各种评论家的评论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不得不去分析作品的各种层次上的意义。美不可言传,在字里行间,是需要去体会的,而不是说拆解的,拆解的越细,其实是离美越远。

黑格尔谈美学,罗列了大量的案例,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不再按照抽象的角度来阐述,而是从审美经验出发,归纳总结。这样的哲学家谈的文学艺术才是谈美。孔子说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才是审美态度。可惜孔子终究是道德家,不是美学家,只有只言片语。

脱离了审美经验,从狭隘的科学主义出发来谈,最终是将美拆解成了一堆文字算法。

我们的写作者,受到如今教育体制的限制,头脑被训练科学思维,美学教育接受得太少,不能理解文学艺术作为人学的超越性,始终拿实用性和实证性来考量,结果就是但凡读文学作品,只知道看故事,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如同一个医生看待人体器官,没有将作品看作一个活生生的创作物,没有将作品看作一个有机体,是无法欣赏到美的;或者在辞藻和辞章中迷失,陷入寻章摘句的学徒心态,永远在模仿。

一篇名作,一本经典名著,他都是作者从心发出的慨叹,有着丰富的意蕴,呈现一个心相,营造一个小世界。我们阅读是要将之当做一幅画来观照,做一种体味,而不是当做一个精密的钟表来拆解。

文学艺术不需要逻辑,只需要本质直观。中国人是最适合文学艺术创作的,因为中国天生就具有形象思维,方块字深入到我们的骨髓,我们看待世界从来都是音形意一体的,天生就是艺术家,只可惜这套天生的本领被遮蔽了。

我们渐渐用符号来看待世界,而不知还原符号背后的真相。当我们看到一座大山,“雄伟壮美”这些符号滚滚而来,眼睛却看不见具体形象的山,感受无从谈起,“美”自然就没有。写别人的感受,用的是僵死的词语,是没有办法表现传达的,写作的意义几乎为零。

本来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如今成了摄像头+算法程序。

让我们重温古诗词吧,看古人是怎么看世界的——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美是整一和谐,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的都是美是一个完整自洽的小世界,是一个有机体。作品不是有机体,就没有美,美是作品背后的阴影,它和内容不可分,并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美,就像一个作料,撒进去就有了美。

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尽量让人和事成为一个整体,以便表现心中的意境。传统的作文观念认为,需要编制情节,串联故事,最好是设下伏笔,几条线进行,如此达到布局谋篇的目的。这是很陈腐的不求甚解的观念,仿佛一堆人物被作者玩弄于鼓掌之中,写作的艺术变成了一种复杂的裁缝手艺。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写作有一个成果:作品完成了,好不好它是不负责任的。

“文章本天成”“胸中有丘壑”,说的都是作者心中有了心相,用克罗齐的说法“直觉即表现”。作品在作者心中业已表现而成,需要做的是物理化的工作——写出来。

我理解的“直觉”,并非说一个画卷在作者心中,而是说他觉得有把握了,能抓住一段生命的体验,逐渐凝聚成形。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里写道:他有点伤心地感到,他的儿子快要诞生了——也许等不及了。我们可以将之看作写作的孕育过程,既开心又难过。最终,作品在纸上展开,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活了起来,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生命了,不再属于作者。

这个创作过程,作者是创造者,作品是创作物。作品有眼耳鼻口有四肢五脏六腑,还有一颗心,这些都来自于作者的分裂。

如果作者没能力分裂出这些血肉精气神,就不该提笔写。

如此多的头绪,假如直奔主题,必然不成形;假如简单化处理,必然站不起来;假如不是从心里分裂出去的,必然活不成。

比如最常见的题材:反腐败,为什么都写得很糟糕呢?

因为都是直奔主题,抖一个包袱,结束了。事实上,一个腐败分子的生活是有很多侧面的,他也有他的四肢五脏六腑,比如亲朋好友爱恨情仇,不需要全方位刻画才行。当然,这种刻画需要选择裁剪,需要取舍轻重缓急。

假如写作者只是将一个典型形象从血肉中抽取出来,就变得非常干巴,和说教无异。

一个腐败分子,他可能有求学,有坎坷,有婚姻恋爱,起起落落,心路历程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和他的命运都是关联的,不能直接抽取一个单一的故事,那样是无机物,不会是有机体。

如果读者您的作品概念化,脸谱化,简单化,图解式样的,是否需要反思一下呢?表现层面,看似和谋篇布局的写作手法有关,其实和作者对文学的理解有关。

美是难的,柏拉图这么说。

如何让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在写作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坚持写任何东西,都灌注感情,让作品有气韵,所谓气韵生动,这是作品的推动力,让作品完整和谐的主要的东西。

深层感情人人都有,挖掘出来,形于中而存于外,就需要做一些功课,比如散步沉思。

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创造,不做所谓“练笔”,宁可写烂尾,都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练笔是自欺欺人的,也是毫无效果的。用浅层感受来练习深层感受的挖掘,怎么可能呢?

美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有很多美学著作。文学的事件,也诠释了美是什么。但是我们不能抱残守缺,我最厌恶那种永远是红楼梦的读一百遍的红学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