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中国经典古诗词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530)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补遗卷六(八) 【原书补遗卷六·四三】

余不信风水之说。人言:“黄巢、李闯,俱因毁墓而败,非风水之验否?”余道:“此等逆贼,虽不毁其坟,亦必败也。”因口号一诗,以晓世人云:“寄语形家莫浪骄,《葬经》一部可全烧。汾阳祖墓朝恩掘,依旧荣华历四朝。”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作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堪舆术,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风水的创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兴起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玄学。历史上给风水最早下定义的为晋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风水之术也即相地之术,核心即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宇宙变化规律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学又有阳宅和阴宅之分。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能对诗,后却屡试不第。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人的猛烈进攻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兵败被俘而死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形家,旧时以相度地形吉凶,为人选择宅基、墓地为业的人。也称堪舆家。现在多称风水师。在风水业内,还细分为法家与形家。法家的特征,主要是以罗盘日课为主的,包括二十四山、三元、三合、玉涵、喝形、飞星、卦列、大小玄空、八卦用于风水方面也属于法家,易经用于风水方面也属于法家。形家的特征,用风水师的眼心脑来判断山水的背面形势,来分析脉的起止行度等,来确定穴场穴晕等,而绝对不用罗盘日课等来做阴阳二宅的真龙穴。不选择日子,也不用相生相克等生辰八字是否与亡命相合等来选择日子的。法家与形家两者依据的理论书籍也不相同。

《葬经》,亦称《葬书》,东晋学者郭璞(公元276年—324年)所著。如何选择阴宅的经典之作。在古代的风水书中,此书对后世风水术的影响很大,故尊称为“经”。中国风水界都公认郭璞为风水鼻祖,以唐代杨筠松(840年—906年)为宗师。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唐朝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太原郭氏。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册封汾阳郡王。广德二年(764年),抵抗仆固怀恩叛乱,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鱼朝恩,(722—770年),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朝时期宦官大臣。天宝末年,净身入宫,供职小黄门。安史之乱发生后,护送唐玄宗出逃,侍奉唐肃宗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永泰年间,封为郑国公,权倾朝野。大历五年,唐代宗联合宰相元载,坐罪赐死。鱼朝恩出现,加强了宦官势力范围,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大历)二年九月,吐蕃寇泾州,诏子仪以步骑三万自河中移屯泾阳。十月,蕃军退至灵州,邀击败之,斩馘二万。十二月,盗发子仪父墓,捕盗未获。人以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心知其故,及自泾阳将入,议者虑其构变,公卿忧之。及子仪入见,帝言之,子仪号泣奏曰:“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士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朝廷乃安。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不信风水,不但直言不讳,而且还作诗驳斥。这在当时,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凡是才气逼人者,总有些离经叛道之举。在我看来,未必是故意作秀,而是他们能够比同时代的人看得更全面更透彻一些。对于这样的人与言行,多一分宽容比多一分苛责要好许多。正常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这,已经是被历史多次证明的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