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致良知

2020-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薛义之Harry

我们都知道儒学经过孔子的创立,经历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不同的人来传承,而在明朝,又有一位大儒诞生了,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非常著名的就是四句教,他曾经写过一首致良知,是这样: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第一句中,这个心并不是指着我们人生理上的这颗心,而是一个传统的哲学概念,那么孔子是儒解释这个心的呢?孔子所说的这颗心是一颗仁心,一个创造活泼泼的心,那么孟子所说的这颗心就不同了,孟子表达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非常像人之初,性本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如果不去追求的话,就会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存在,荀子对于这颗心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荀子说的这颗心是人之初,性本恶,在以后的人生当中,我们要不断向善,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王阳明也在这里面说了心,那么王阳明所说的心和孔孟的心一样吗?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孔孟讲的这个心一开始就是善的,而荀子讲的这个心是恶的,王阳明的观点是建立于孔孟之上的,人一开始的心就是无善无恶,王阳明并不是要反孔孟,而是王阳明要再把孔孟所说的这颗仁心往前追一步,王阳明认为他的本质就是无善无恶这,也就是心之体,但是当王阳明追溯到心之体的时候,这个心之体,难道他就是死的吗?并不是死寂的,它还是要动,先要内推成己,然后要外推成人,成事,成物成就一个美好的世界,就像这幅图。

它是流动着的,当这个仁往下走的时候,就是在思考,追溯到心之体,当心之体往上走的时候,就是在发展,发展到仁,而且在心之体在发动的时候,王阳明把这个过程也就叫做意,也就是动心成意,但是这个心之体和意念一起,就有了善有了恶。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做很多事情,之前我们的一年都是有善的,也有恶的,但是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呢?怎么去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如何分别?如果我们想要去分辨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就要靠我们的良知,良知在这里起的是一个分辨是非的作用。

那么王阳明所讲的这个良知和孔子孟子讲的那个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认为这个良知是一个向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在做每一个事情都是知道哪一个是善的,哪一个是恶的,是知善知恶,然后会依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但是仁呢?他的内心已经有善了,并不只停留在知善知恶,已经向善了,就像为善去恶,内心中已经有了一颗活泼泼的仁心,是不一样的。

在王阳明所在的明朝之前,还有一个宋朝,在宋朝,还有一位大儒,那就是朱熹,朱熹强调的也是格物,朱熹的格物就是一个桌子就是一个物,而朱熹就要去格它,因为他认为在这个桌子里面就存在着一个道理,格她的过程就是在领悟它的道理,王阳明的也去格物,而王明格的就是竹子,但是格了整整三天三叶没有格出道理,结果把自己给格病了,所以王阳明所说的格物就跟朱熹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而王阳明就把这个格物的意思发展到成,格一物就是成一物,正一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王阳明已经传承了孔孟的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思想。还有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这个格物,也就是在大学里面讲的致知在格物,这里的格物的意思就是一个开始,一个开端,就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一个开始,所以为善去恶就是一个开始,一个向善的开端,一个成仁的开端。

王阳明的学问是有发展的,对于此阶段的王阳明,什么对于来说她最重要?是良知这个观点对他来说是最重要。但是怎样才能治良知?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良知展现出来呢?其实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良知,相传王阳明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几个盗贼,王阳明就要证明这几个盗贼,他们心中也是有良知的,于是就让他们脱衣服,刚脱到最后一层的时候,那些盗贼竟然没有继续脱下去,所以盗贼也是有良知。我的观点是,我们人生下来天生就是会有良知的,但是重在也就是看与你是否去求他,正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如果你不去追求,他就会盖上一层灰尘,成为了一种潜在的存在,但并不会完全的消失,如果想要把良知显现出来,那么就要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经过自己的良知,然后再做出下一步的举动,正如实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