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州回来的几点收获

2017-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喂同志

这次福州之行,暂且不问结果如何,也不管是否提前内定了华为,至少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从准备技术方案,到现场参与开标,现场述标,等等种种,扫清了我的一些体验盲区,回头想想这些都很平淡,但若是在当下,体味却全然不同,从老邱第一次在微信里问我是否可以去福州述标,本来我是想拒绝的,但我同意了;几个通宵的编写方案,第二天用红牛支撑一天的体力,我熬过来了;在动车上,在福州酒店我珍惜每分每秒的准备述标PPT及演讲辞,虽然结果可能会很差;但在这些过程中,我全身心投入,目标明确,这些体验让我更加开放,通透。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按照老邱的话说,我这是在革自己命,了不起啊!为自己欢呼下!如果硬是要总结几点收货:1)了解招投标全过程,全新体验;2)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技术学习;3)短时间准备演讲,高效率。

一直到月底,老邱都在云南出差,不在公司,这几天工作效率也降到极低,反反复复的修改置业启动项目资料,老邱早上催问半年公司年会策划案准备情况,我才想起有这头等要事,要赶快出来,让员工月底前准备。其实对于效率低的问题,我自己也挺头痛,没有原因的,工作起来就是提不起兴趣和紧迫感,一直拖,可能是福州这次招投标耗费精力太大了,需要缓几天。也有可能是我对咨询这份工作不怎么感兴趣了,可是我TM对什么感兴趣呢?不管怎么说,半年会策划案今天晚上草稿要现出来给老邱,明天完善几个制度(架构、激励、项目分配)。

上篇周记我提到:为什么有些人生活中能够有如此的热情和精力,以至于感染身边的人,例如我。福州这个项目,让我比较深入的了解了华为模式,了解了任正非的管理风格。华为的奋斗者为本,狼狈管理,赛马机制,选干部三优先....我想更多是来源于任总本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反思吧,为了搞清楚他这类人的精力来源,我准备读一些关于史玉柱、任正非、马云、刘强东等等这些人的个人传记,希望能够从这其中找到些答案。

另外学习写作技巧,以及育儿方面知识也要开始恶补了,stay hungry , stay ffoolish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