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散文

我们为谁执笔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23人  左某风华绝代

  曾几何时,也曾狂妄地用笔书写下种种美好与丑恶,也颐指气使的自以为能够指点江山,到头来才知道自己笔头的分量太轻,心的格局太小,没资格亦无能力去说三道四,但我坚信,立命于生民的人的格局不会太小,关注于自我乃至人类的本性心灵才是执笔的意义所在。

                                                      ——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度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窃以为,这才是良心文人执笔的精神所在。冒冒失失空泛出“我们为谁执笔”这一大问题,空乏,狂妄,荒唐,但我还是以自我为角度,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曾经很是自私的在笔尖下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去写下一些文字,字里行间充斥的全是个人之喜怒哀乐,读过鲁迅先生,余秋雨先生,柏杨先生的书,才恍然察觉,一个人的文字竟也能直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整个民族劣根性的无情揭露,原来自己笔尖下的文字格局真的太小太小。每每看到“秉笔直书”四个字,莫名地总会想起那三位史官,面对生命与笔尖下的责任的选择,他们悍然选择了后者,最后,暴力屈服了,能杀一人两人,但杀不尽天下史官,抹杀不了那份崇高的使命,史官执笔之使命,便是那种对于史实的尊重吧。曾读过《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也曾被书中的悲欢离合,更多是悲的故事所感动,总觉得不止是穆斯林信仰者的心理挣扎和爱情悲剧的艺术再现,更多的是对整个人类心灵的拷问,总是被新月那般纯洁美好的心灵深深感动,每次读起,都有种重新认识的感觉吧,活的那般堂堂正正,梦想的那般孜孜不倦,爱得那般轰轰烈烈,此生,还有如何不满足的地方呢?我也曾幻想,倘若我也曾这样执着的追逐着这样一个梦想,这样纯粹的坚持着一个信仰,这样真诚的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纯洁的拥有一份爱情,纵使生命转瞬即逝,我亦无怨无悔。我渴望我的笔尖下泛滥的,是这样一些真,善,美的灵魂再现,“纵使九死吾犹未悔”。

      曾几何时,我曾梦想着我所在的大学学堂,那是一群梦想的青年人汇聚的象牙塔,各自执着的追求着内心的那份梦想,学习着那些准备将来造福社会乃至人类的一技之长,那种对知识的痴迷并深深钻研,那些济济一堂而忧国忧民,担忧着整个人类之前途和自身之生存之意义所在,讨论着尼采,马哲,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陶醉在泰戈尔,济慈,陶渊明的诗歌中,探讨着真实之历史,揣着世界之走向,批判着社会中丑恶和虚妄的一面,汲取着悠悠中华之五千年的营养,并同时借鉴并收容着西方那种开放,民主的自由之风,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躬身于实践,“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每次行走中感悟着,思虑着自身与人类命运之走向……曾经是曾经幼稚的幻想,现实却往往给一些头脑发热的幻想着劈头盖脸一顿冷雨。早上起的比小学生还迟,晚上睡得比高中生还晚,早上八点上课,那么七点四十乃至五十才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洗脸刷牙,从来便没有吃过早餐,然后慢悠悠看一会儿手机,才心满意足的走向教室,大学生是决计不怕迟到的,上课是老师的上课,底下有睡觉的,有手牵手甜言蜜语的,有边聊QQ边笑的,有集体“开黑”玩游戏的,追剧的,刷微博的,看杂志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夜晚才是大学生的狂欢,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觉的都是“假大学生”,先是看一会电影,然后开一盘游戏,顿感睡意全无,于是神秘的访问下每个人的朋友圈,状态一直持续到早上四五点,然后在朋友圈里发一句“早起是一种习惯”,然后手里攥着手机陷入痛苦的等待,边看点赞的人数边咧开嘴笑,自感飞上天,与太阳肩并着肩,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乃至肯定,最后便充实的度过了开心的一天,沉沉然睡去……又是在大学生中流传着一些警句,“没旷过课的大学生是假大学生”,于是乎,凡是不点名的课便都不算是课,还有“只要胆子大,天天都放假”,“及格万岁,多一分浪费”……当然这些只是个别人个别现象吧,但已然应该引起我们的惊醒。不知是我们浪费了青春的恩赐,还是青春消磨了我们的激情,悲剧和懊悔的起源,大概都是这种矛盾之所在吧。

      我向来不把宗教和信仰归为一类,又极度厌恶把宗教无信仰和金钱挂钩,我以为,宗教一旦上了商业的船便已然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扯上信仰的大旗去换取利益更是信仰的缺失。我信仰真,善,美,我追求自由,我喜欢那种追逐梦想的充实感,我希望我内心无所畏,无所悔,无所怨,我希望我终其一生努力践行着我的信仰,我的梦想,清贫与富有,就我个人而言,得之失之,皆是缘,我从来不渴望那些亿万富翁,也不羡慕那些政坛上长袖善舞的政客,我向来崇拜那些堂堂正正的人,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本心,把得与失,宠与辱不挂怀与心,超然洒脱,正所谓“放荡不羁爱自由”,那些人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我极度厌恶一些无良媒体,所谓乌烟瘴气的娱乐圈,今天某某出轨了,明天某某离婚了,再过一天,便又是一种剧本,且不且不论事件本身如何,就这些大肆炒作赚人眼球,便已然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一种严重误导,当然也有一些正义有责任感的媒体的一些正能量的传播,但总抵不过那些“有恶意或无恶意闲人”的污浊。有时看一下手机上一些新闻,字里行间充斥着一些令人作呕的气息,“某某高富帅遇碰瓷着用人民币狂砸碰瓷者”,“某某女大学生为买手机卖卵”“某某小学生为打赏主播花光父母救命钱”,后者还好,尚且以为是揭露社会丑闻,给人以警醒,但对于前者,字里行间荡漾着的是一种怎样的羡慕,老实说,现在有些媒体导向有问题,一个良心的新闻人,为或揭露给社会以警醒的丑闻或宣扬一些于社会与国家正能量的事,至少是处于忧国忧民的,但诸如此上一些,的的确确是一些哗众取宠的无聊人只为利益而取得关注的恶意导向。把一些人思想导向一种偏执的边缘,倘若尚且如此,便也无伤大雅,偏偏是这类文章一呼百应,有人评论“砸得好”,有人更是脏话连篇,看到了一些评论,仿佛看到了一些毫无素质与底线的人群,对于前者,他们痛恨那些碰瓷者,当然,这无可非议,然而,他们并未看到那种暴发户式的浅薄的可怜的素质的一类富人,不禁问一声,我们究竟是怎么了?我们能走向何方?

      我们究竟为谁执笔?也许,万千人,万千事,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但我想,终我一生,我只会为那世间种种之真,之善,之美执我所能执之笔,为那些爱自己同样爱着全世界的人执笔,有时候,一个人心的格局不能太小,看到自己,亦看得到整个人类乃至宇宙,文不失其风骨方能显其品,人不失其信仰方能无所愧,无所悔,执笔啊,亦是活人,活的堂堂正正方能无愧无悔走好这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