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中国文学史:从历朝历代的文体流变,探究文学的发展脉络

2022-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安之腾

1.有关“中国文学史”

大学时候,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完整地算下来,学了将近两年。就算是这样,到如今,我毕业已经十年,再翻开那厚厚的四本书,我依然心存敬畏,不敢多言。

这套教材是不错,所有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凡是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我们几乎都能在袁行霈主编的这套书里看见。上学的时候,对于文学史,固然很喜欢,但因为阅历的有限,我对整个文学史的理解,还只是浮于表面。

当然,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段,还得是毕业后。毕业后,出于专业上的责任感,我重新沿着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梳理了一下经典的作品。从《诗经》《楚辞》到《古诗十九首》再到“初唐四杰”……到了王维,诗就已经太多了。我没有心力背下去,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尽管如此,那次对中国文学史的整理,还是益处颇多的。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是更为晚近的一套中国文学史著作。相比于袁行霈版本,这套书,政治因素少了很多。在诗人和作品的评价上,它也与袁行霈版本,有着一定的差异。

可不管这样,这两套书都是教材级别的好书,是我们涉足文学史不可不读的经典读物。可是,我最偏爱的,竟不是它们,而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

相比于前两套书,胡小石的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属于非常个人化的思考。但正是这样的思考,让我第一次理解了文学流变的整个过程。

2.胡小石:《中国文学史讲稿》

从体例上来看,胡小石的《中国文学史讲稿》,甚是简洁,和那种教材级别的“中国文学史”不同,胡小石专注于文学的流变。

胡小石,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在书法上,他颇有造诣。不仅如此,胡小石诗词写得也都非常地好,他是“金陵四老”之一,同时也是“南大中文系三老”之一。

他曾经做过王国维的学生,在建国以后,又历任过很多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他的门生,更是博学多才者甚多,冯沅君、苏雪林都是他的弟子。

因为长年从事与古籍相关的工作,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胡小石也刻意地整理过中国文学的流变。胡小石的这部《中国文学史讲稿》,就是经由对胡小石学生苏拯的笔记加以整理而成。1928年,这本书发行的时候,叫作《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之所以是“上编”,是因为,这套书所讲的中国文学史,向下的时间节点,只到宋朝。这之后的元明清,虽也有零星的笔记,但遵从胡小石的遗教,不再进行整理增补。

所以,从厚度上来看,《中国文学史讲稿》可以说是一本非常薄的中国文学史了。但是,从内容上看,它一点也不简单。

3.从历朝历代的文体流变,探究文学的发展脉络

和上文我所提到的两套文学史有所不同,《中国文学史讲稿》这部文学史,是胡小石一人的创作。他观望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从历朝历代的文体演变着手,胡小石的很多观点,颇有亮点。

每一个时代,他都直指关键,结合社会的大背景去分析,为我们提供文学史上新鲜的思考。

这种“草创”的形式,一经发布,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效仿。之后的冯沅君、陆侃如合编的《中国诗友》、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都是受到了胡小石的启发。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赋、古体诗、律体诗、词,这整个的文学流变,都有着深厚的底层逻辑。胡小石从底层逻辑出发,为我们一一解析。读完他的《中国文学史讲稿》,我才真正对之前所学习过的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了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中国文学史讲稿》,从清代焦循的《易余籥录》讲起,引出了“一代有一代所胜”的观点,主张文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依据的文学史观,这种观点,对古人的“崇古”思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胡小石确实也用自己的论述,证明了时代与文体的诸多关联。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胡小石的讲稿中,也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代钻研的论点。书中颇多高见,只用寥寥数语,就把特征概述。

凡是对中国文学史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把这本《中国文学史讲稿》作为我们首要阅读的书籍。因为内容不多,所以,读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思想压力。

掌握了文学史的概况之后,再去阅读更详细宏大的文学史著作,用具体的文学作品填充血肉,这样的学习才算完整。

哪怕没有元明清,这本书也不算遗憾。文学到了宋朝,格律已非常完善。停留在古代文学的巅峰,这许多的文学瑰宝,我们可能一生,都背不完。《中国文学史讲稿》,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这部“极简”的中国文学史,真不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