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固化到美化有多远?”(374)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16人
周安柱
作为圣贤级的人物,孔子活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状态,他不被意念思维所限制,行事中道而自在,不落入固化的执着,时时处在“无我无他”的喜悦中。
过去会制约我们的未来吗,不一定(毋必)。如果用“毋固”两个字来解读的话,未来应该有无穷的可能性。除非自己按照惯性不断的固化自己的模式,就很可能像《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前半生的样子,被算命先生无一例外的算中了。因为算命先生是通过一个人的过往习惯去推测他的未来的,这里忽略了人们改过自新及重铸未来美好生活的反转能力!“ 从固化到美化有多远?”(374)
当然,改变过往的习惯并不容易。当清代的李鸿章在推动铁路和火车的过程中,一开始不得不先做了约9公里的轨道来试点,还要用马拉着铁皮车在铁路上奔跑了好久,以减少人们对“火车”的反对。后来通过军需紧急的理由,才临时用上了火车头,还得悄悄的延伸铁路线。通过影响人们固有习惯和意识的一系列的动作,他用了20年才把铁路和火车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回过头来看我们都觉得好笑,但改变固有的观念有时就是那么的不容易。
互联网到今年也20多年了,其实人们逐渐的认识并拥抱网络大致也用了20多年吧。很多时候被过去的习惯左右着自己的未来,如果改变一个观念要20年,那人生有几个20年好慢慢来呢?
对于活在过去的固有习惯中的人们,要想真正的面对未来的美好生活,要超越过去的习气似乎需要一点点勇气和定力,也需要一些先知先觉的践行者的呐喊和引领。
固化的习惯使我们可以保持与环境的一致,看起来不太会出错。但很可能使我们错过美好生活的捷径,甚至错过真理的甘甜。不妨在厚德载物的基础上,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多一些拥抱创新和变化的探索与实践吧。
从固化到美化究竟有多远?有些人可能一念之间,有些人可能三年五年,有些人可能要二三十年了。
对全新的事物保持一点点好奇,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童心,或许离“毋固”会近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