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杯中酒abc言论集随笔趣意生活

-抗辽大将杨延昭的故事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31人  朝花夕拾杯中酒123

                  子承父志再振雄风

                                                                           --抗辽大将杨延昭的故事

                                                                                           王红娟收集整理

                                                                  一、少年时代

            根据《杀史》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也都是忠心耿耿的爱国英雄,杨延玉在朔州战争中牺牲,另外的六个儿子是延昭、延浦,诞环、延贵和延彬。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镇守边关二十多年的杨延昭。

           杨延昭,原名延朗,因避道士赵玄朗讳(宋真宗尊崇赵玄朗为神仙,并引为同族,尊称为圣祖),后改名延昭。延昭就是鼎鼎大名的杨六郎。

          杨延昭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出生于太原。当时太原是北汉王朝(“十国”之一)的都城,那时候,他父亲杨业二十七岁,在北汉居官已有六、七年。杨业归宋时,杨延昭已经是二十二岁的青年了。因此,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北汉度过的。史书说延昭幼年时期“沉默寡言’由于军旅生活的影响,他很喜欢战阵的事,时常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摆列阵式,做打仗的游戏。杨业曾说:这个孩子很象我,”:对他十分钟爱,每次出外,征战,都要带着延昭随行,让他熟习并且直接参加实际的战斗,来锻炼和培养他带兵打仗的胆量和本领。

                                                           二、首战朔州城下

           北汉时代,杨业以建雄军节度使驻防代州(今山西代县),担任代北边军统帅时间很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归宋后,又被任命为三交(今太原市北)驻泊兵马都部署(前线司令官),兼知代州,统领屯戍的禁军和代州厢军(地方军),防守雁门、恒山一线,又长达八年。这期间正是宋、辽两国攻战最激烈和最频繁的年代。代州下辖繁峙、崞县、原平、代县、宁武五县,这五县的北边便是长达数百里的雁门山。契丹割燕云十六州,代北成为敌国, 这座山脉实际上就是北宋王朝山西地区的边险。代州在北宋王朝的北部边防上,地位到关紧要。杨延照以边帅之子,一直跟随父亲在军中,和其他将校分任防守任务。根据明朝编制的《山西通志》和其他山西地方场书记载,雁门关、朔县、繁峙、马邑、宁武等地都有杨六郎城和六郎砦,可见杨延昭防守的堡砦,几乎遍及雁门全线。杨延昭在晋北时,曾做过“阳武都巡检”,负责警备雁门山堡砦城关,他的指挥部就设在阳武峪一带。他当时经常同辽军作战,由于他的勇敢善战,辽兵都非常怕他,他的名声已在辽军中传遍。可惜他在晋北时期留下来的史料太少,我们已无从知道他在当时都打过一些什么仗。而有历史可查的,只有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北伐之役中的一次战斗,即朔州之战。杨业奉命攻打应、朔二州,杨延昭担任先锋,在朔州城下和辽兵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延昭的臂上中了流矢,入肉很深,他不但没有后退,反而战斗得更加顽强,终于迫使强悍的辽国骑兵惊慌溃逃。人民为了纪念杨家父子的战功,到处流传着他们的战斗故事。朔县白草沟西南的六郎堡等地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此外有些战役,飞狐口之陇、蔚州之战,都打得非常激烈,杨延昭身为先锋,是不可能不参加战斗的。杨延昭和他父亲一样,从青年时代起,就踏上了抗击辽兵,保卫北宋王朝的战场,而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勇敢善战,震服敌人的英雄气概。

                                                       三、走上杭辽的最前线

            雍熙三年(986年)七月,杨业在北伐中受伤被俘绝食而死。八月,杨延昭离开了山西前线,回到郑州守丧。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为防止江淮浙陕的灾民起义,于这年八月,分别派出八个使者巡视灾区,镇抚灾民。杨延昭受任为‘淮南都巡检使”,出巡淮南东西两路各州。在完成这一任务以后,又改知定远军。定远军也称永静军,它控制着自河北入山东的通道,是沧州和德州间的重要军事据点。咸平二年(999年)七月,宋真宗接到契丹由主及萧太后驻兵幽州,将要大举南侵的消息,为了进行抵御,任命宿将傅潜为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统兵八万,出屯定州(今河北定县)。杨延昭也在这时自定远军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负责警备保州(今保定市东北)、广信(今徐水西)、安肃(今徐水县)三州军。从此他又走上了抗辽的最前线。

         宋朝从开国时起即推行“守内虚外”的国策,自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再不敢发动进攻。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赵光义诏问群臣对于边防应当采取什么政策。沧州刺史何承炬提出利用河川沼泽,制造方田,以此来阻断辽国骑兵南侵的道路。而在一些地势高亢的地方修造城关堡砦,屯兵以为警备。赵光义采纳了这一意见,当年就付诸实行。于是从保州的沉辽泺至沧州的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形成了一道屈曲九百里长的包括湖泊、河道和水田的“水长城”。同时在临山不能造水田和溯泊的高地,则利用古代燕、赵间的长城遗址,造成了岗阜连绵的防御工事。这在当时对于阻止辽国骑兵进攻,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敌人不得不考虑从易县——徐水——满城——望都这一条宽广的大路进攻。而杨延昭作为“保州巡边都巡检使、,他负责防守的地区正是这条大路的咽喉,抗辽的最前线。

                                           四、遂城大捷,威震边庭

           咸平二年(999年),杨延昭受任保州沿边都巡检使,刚倒任所;就遇上辽军大举南侵。他派副手同巡检杨嗣屯保州,魏能屯粱门(今河北徐水县),自己亲赴最前沿之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以抵挡辽军的前锋,这年九月初,萧太后及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越过易水,攻破遂城西北的宋军前沿据点狼山,然后集中全部兵力进攻遂城。杨延昭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可是河北大帅傅潜怯懦无能,不敢发兵出战。遂城被辽军围困。遂城是个小城,城中守军不满三千人,辽军势众,攻打甚急,加上萧太后亲临城下督战,城内军民人心惶惶,情势十分危急。杨延昭则从容自若,发动城内全体居民丁壮登城,披甲执械,日夜防守,指挥部队一次又一次地打退辽军的进攻,一直坚持到十月间,适值北方来了一股寒潮,气温骤然下降。杨延昭急中生智,于是乘着夜间,发动全城壮丁浇城,水从城上浇下去,沿着城墙流到城外,好在城小,没有怎么费难就都浇遍了。到了天明,一座小小的遂城,已变成一座晶莹明澈的冰城了。这样一来,契丹兵莫说想要爬上城来,就是走近城边,也都个个滑倒,因此不免手忙脚乱起来。萧太后无计可施,又分兵去攻梁门。梁门也在魏能的坚守下,攻打不下。于是辽军不得不放弃遂城、梁门,向南去攻泰州(今河北满城)。杨延昭乘势领兵开城出击,辽兵仓皇溃逃,把许多兵甲器仗都丢下了,宋军获得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遂城之捷。杨延昭从此威震边庭,以功受莫州(今河北任邱县)刺史,杨嗣、魏能也分别升任保州和郑州刺史。 杨延昭等乘胜追击,会合泰州守将夹击辽军于保定市郊之廉良村,杨延昭、杨嗣横击阵中,辽军死伤数千人,撤离泰州之围东走,又掠宁边军(今河北*县)、祁州(今河北安固县),直逼中山(今定州)。当时傅潜统兵八万)屯驻中山,但他畏懦怯战,竟压制部下请战击贼的正当请求,闭门不出。辽军前锋因而得以长驱南下石门(今石家庄),东出河间地区。宋军损兵折将,河北震动。宋真宗乃不得不于十二月下诏亲征。这时杨延昭,杨嗣、魏能等正在尾追辽军南下作战,而傅潜仍逗留不出,致使辽军东渡黄河,攻下德州,济南,游骑南出,至于澶渊。这时傅潜怯战的劣行才被真宗耳闻,于是大怒,立召傅潜赴冀州,由高琼接替他的职务,高琼把傅潜押缚至大名,群臣议当斩首。真宗赦傅潜死罪,把他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同时召杨延昭、杨嗣至大名,询问防边大计。延昭对答如流,真宗很是满意,向诸王介绍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延昭治军护塞大有父风,实在值得称赞。”由于杨延昭作战有功,真宗给了他很厚的奖赏,然后又让他回到任所,去防御辽军渡黄河进入河南。

          咸平三年(1000年)冬,萧太后不甘心遂城的失败,派出轻骑兵数千人掩袭杨延昭,攻打遂城西五十里的羊山。杨延昭采用诱敌深入,合围聚歼的战法,事先把精锐部队埋伏在羊山的西面。他带领少数骑兵从北面向契丹兵挑战,且成且退,把敌军吸引到合围地点。宋军伏兵突起,辽军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契丹方面的一个名王也被宋军杀死,杨延昭以功升任莫州团练使。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改羊山为杨山。

           咸平六年(1003年)正月,宋真宗得到萧太后又集结大军于幽州,准备再次大举南侵的消息,于是命令杨延昭、魏能,田敏、张凝等四将各领兵五千人,分屯于保州、遂城、北平砦(今河北定县)、泰州(今河北满城),以作为抵挡辽军进犯的前锋。过了一个多月,宁边军(今河北蠡县)都部署孙全照奉命南调天雄军(今河北大名),杨延昭接替他的职务,统领八千名骑兵屯蠡县,(作为河间地区的前沿。因此,宋真宗特别下了一道命令:杨延昭自为一军,直接听命朝廷,不受河北大帅的指挥,可见其威望和地位的重要了。

                                              五、支持寇准,力反和议

            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趁秋高马肥的时候,领了三十万大军,分两路大举南下:西路由晋北地区经偏关、神池进攻苛岚(今山西苛岚)地区,有数万人马;东路由萧太后和耶律隆绪率领,由萧达兰任元帅,共有二十多万人,从*、易等州南下。辽东路军在渡过易水之后又分成两支,一支由萧达兰指挥进攻遂城、梁门、保州等地:一支由萧太后亲自指挥,沿今塘湖地区直趋北平砦(今河北定县)。萧达兰的一支辽军被杨延昭率领宋军击败,仅在保州城下的一仗,辽军即死伤偏将以下数千人;萧太后统领的一支,也被宋将张凝、田敏等截击,不能前进。

           这次辽军入侵时,正值抗战派首领寇准任北宋宰相,主持抗战事宜。他命令河北、山西、山东各州县,动员居民实行坚壁清野,以疲辽军。同时派遣杨延昭等宋将分率所部精骑,深入敌境进行牵制作战。杨延昭率部深入房山地区,直逼幽州,迫使幽州辽军不敢南下增援。宋将折惟昌渡过黄河,东出苛岚,杀辽军万人于偏关、五寨间,乘胜进入朔州,进入山西的辽军被迫全部撤退。西路辽军遭到失利后,萧太后和萧达兰所率辽军,企图绕过宋军防御坚强的州府,东出河间,以便相机渡过黄河,进入德州。这年十一月,辽国骑兵抵达黄河北岸的擅州(今河南濮阳县)城下。辽军进逼京师北门的陇报传到朝廷,宋真宗和一些大官僚们都吓慌了。妥协派大臣王钦若请求真宗迁都金陵(今南京市)。陈尧叟主张避敌成都,真宗犹豫不决。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对真宗说:“为陛下划迁都之策的人,罪当斩首。如果您御驾亲征,敌人自当遁走。为什么要放弃宗庙社稷而远逃外地呢?”他坚决请求真宗进驻澶州。真宗被迫接受寇准的主张,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来到澶州南城,寇准再次坚决请求真宗过河,登上北门城楼,远近宋军望见皇帝伞盖,都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真宗把抗辽军事完全付托给寇准主持。辽军骑兵数千人攻城,寇准命将迎击斩杀敌军过半。两军相持十多天,辽国统军元帅萧达兰亲出督阵,被宋将张环用床子弩射死,辽军士气受到很大挫折。

             萧太后看到宋军实力强大,不能取胜,又怕归路被切断,不得不请求讲和罢兵,寇准提出契丹必须向宋朝称臣,而且献出幽州,才可商议。杨延昭也支持寇准,力反和议。他向真宗建议说:“契丹进兵擅州,离开它的国境有上千里的路,几个月来马不停蹄地奔跑,已经精疲力尽,同时自入境以来,从军官到士兵,都在贪恋宋朝的金银财宝,把攘掠夺的财物,都捆载在马身上,马虽矫健,也难胜任这样沉重的负担,可以说是‘人有归心,马无余力’。他的军队人数虽多,但打败他们,是完全可能的。请您下命令给各地军队,守住重要路口,一齐袭击,只要把它的精锐歼灭,收复幽、易等州,也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他的建议是根据当时敌我所处的客观形势提出的,如果实行,是可能把辽军逐出燕云的。然而,一昧苛安的宋真宗,在王钦若等奸人的怂恿下,竟没能采纳冠准和杨延昭的这一具有远见的建议,而在胜利之后,竟不惜同辽国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澶州,也称澶渊郡)。根据这一盟约,宋朝每年要给契丹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契丹称宋为兄;两国以白沟河、雁门山为界,不相侵扰。

           辽军退去,在所过一些城镇中,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洗劫并掠夺数十万居民北去。扬延昭对于辽军的残暴行为,很是气愤,为了实现自己的正确主张,不顾朝廷“勿追契丹”的命令,单独率领所部骑兵一万 人追赶敌军到达契丹边界,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的古城,大破辽军,斩杀甚众,并且夺回不少人马和物资。

           杨延昭的这一正义爱国行动,受到边境军民的热烈拥护,然而却吓坏了宋真宗。他害怕因此闯下乱子,马上派人到前方去监枫杨延昭的行动,不许他再继续打下去。

                                                 六、抚剑长叹,抱恨以终

            “澶渊之盟”后,杨延昭以功升任莫州防御史。景德二年(1005年),又以莫州防御史出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五月,又受命为高阳关路副都部署。宋太宗时,分全国为十五路,(后世有所增置)。宋朝的路,大体上相当于汉朝的州,唐朝的道,元、明、清的行省。高阳关路为北宋最大的地方行政区划之一,是黄河以北防御契丹的主要地区。副都部署的名位稍逊于节度使和观察使。但事权却是相同的。高阳关路最接近敌境,其治所即设在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东),下辖十二军、州,此外还有相当于军、州的三关,即:高阳关、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关(在今河北霸县境内),是当时河北方面著名的边防重镇。扬延昭在这里驻守了九年,有关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一提到扬延昭,总是说他镇守三关如何如何,就是这样来的。按照宋政府规定,在这里驻防的厢军(地官定)和驻泊(禁军出京屯戍’的中央禁军不下七、八万人,不消说,当时杨延昭的职责、权力都是很大的。然而由于北宋王朝从皇帝到当政大臣们,一味采取妥协苟安的政策,不思振拔,杨延昭虽怀有报国壮志,却只能抚剑长叹,英雄无有用武之地。

               “澶渊之盟”后,昏庸的宋真宗畏忌寇准刚直,功高望重,在奸人王钦若及其同党的挑拨诬陷下,把寇准贬斥出朝廷,而改用投降派王钦若为宰相。这样一来,杨延昭收复燕云、消灭契丹的宿愿就更无法实现了。王钦若等一伙人根本不考虑整顿边防,收复失地,而整天怂恿宋真宗封禅泰山,郊祀汾阳(后土祠),动用国家大量财力,兴造道观,并胡说什么这样做可以更加显示出国力的强盛。而在这一期间,契丹国内也发生了变化,在澶渊之战中辽军元帅萧达兰被宋军射死于阵前;盟成后不久,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萧太后和他的主要助手大丞相韩昌(韩德让),也于同年病死。他们的死,标志着辽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第二年,契丹与高丽国发生战争,国内也出现争夺皇权的斗争。这正是宋朝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可是王钦若等一伙投降派,根本不以国事为念,不但不想作战,还一再压制爱国将领扬延昭等人反击外来侵犯的主张。景德三年(1006年),杨延昭出知保州兼缘边部巡检使时,王钦若等以朝廷名义命令杨延昭:他的任务只是镇压“群盗”(即人民),不是对付契丹;其活动地区仅限于保州,巡边的事要由副将去做。又如杨延昭在继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之后,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正月,朝廷又下令给杨延昭,责成他去“痛绳’,遣兵袭贼(指辽)的爱国部将,以求得边境安比 *无事的目的。与此同时,玉钦若等奸臣们,还派出一批又一批的监军去就地监视、控制杨延昭的行动。

            从澶渊之盟以后的九年间,杨延昭虽然受任为相当河北边防总司令的高位,但由于北宋朝廷君臣们的一味苟安,他那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一直未能得到实现。大中祥符七年(i0i4年)正月,这位威震敌国的北来名将,满怀忧愤地死在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任所上,年五十七岁。当他的棺木运送南下的时候,河北人民都悲痛得流下了眼泪。

            据历史记载:杨延昭不仅骁勇善战,在日常生活方面,自己也很朴素,而且能够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冬天不戴絮帽,夏天不张伞盖,虽然身为大将,但从来也不讲究 排场,他出入仅带少数骑从,看上去象一个小军官。每次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逢到战捷,常把功劳让给部下。他把上级颁发下的奖赏,统统犒劳士兵,自己不取分文。可是他对于军队的纪律,却要求得非常严格,一点也不马虎、迁就。因为他具有这种优良作风,所以能够教育部下,共同为国家效力。这就是他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传说他手下有两员大将——孟良和焦赞,同他亲如手足。据《元史·焦德裕传》说,焦赞是德裕的远祖,可见历史上确有焦赞其人。孟良,就后世留存下的许多遗址和方志记载来看,也并非子虚乌有。

                杨延昭,和他的英雄父亲一样,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保卫祖国的神圣事业。他的事迹,史籍记载下来的虽然不多,但是关于他的英勇斗争传说,却在民间广泛地流传着。直到今天,我国戏剧舞台上还在经常演出他的抗敌故事,把他作为历史上爱国将领的典型来歌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