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

2021-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州闲话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网络流传一张中国当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前途预估变化图,从幼儿园的天才智商要改变世界,到大学毕业后的结婚生娃的诉求。看似戏虐的场景,一次次戳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痛点上,看完后有的家长笑了,有的家长沉默了。

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父母对于子女前途不切实际的期盼。作为成人的父母,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深深感受了社会的各种心酸和无奈,而自身却因为年龄、所处时代、周围环境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心态逐渐固化,没有精力和能力改变现状,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认为只要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就一定能让子女赢在起跑线上,有助于子女能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些心情和做法,完全能理解,但其实这些父母往往忽略了一点,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平凡人居多,出类拔萃的人一直都是凤毛麟角。所以小孩长大后,成为普通人的概率是最大的,但人往往对于美好事物都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所以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的心态才能随着改变,让该开始做父母的人接受自己小孩是普通人,大多数父母做不到的。

其次,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孩子的成长,以18岁成人为第一个节点,说明至少需要18年的时间,才能将呱呱坠地的婴儿,养育成为一个成年人。作为成年人,你有几个18年,所以说这个过程是很长的,需要足够的耐心才可以。孩子性格的形成,学习成绩的起伏,为人处事的习惯,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父母对孩子足够的耐心和适当的引导,每一步都是急不得的,每一步都可能暂时看不到效果。同时,有必要对孩子建立可预期的期望值,这样更加有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

第三,中国父母过于为孩子着想,迷失了自己。很多家庭,几乎都是围绕子女转圈,全家一起为孩子服务。有辅导学习的,有洗衣服做饭的,有送学校的,为了孩子,家长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时间,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父母有养育子女的义务,这个毫无疑问,但不能为了孩子迷失自己。为什么有家长在看到自家孩子不争气后,或者辅导作业的时候会暴怒,根本原因在于父母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经济成本和精力,理应得到更高的回报,所以对子女的期望随之水涨船高,当出现自己不满意的情况时,难免情绪失控。

随着80后90后加入父母的行业,这些年轻的父母做事风格显然和上一辈人有区别,据新闻调查,相当一部分90后父母,在养育自己子女的同时,也不忘享受自己的生活。既要为孩子而活,也要为自己而活,这两者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那样容易导致心态失衡,不易身心健康。

教育子女重要,注重自身的生活,同样重要,什么时候做到这一点,什么时候下滑式的斜线,才有可能变成更加平稳的直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