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小宝最喜欢爸爸送上幼儿园,李先生特别怕早高峰堵车,尽量提前走一会,因此常常早晨的时间特别紧促。
李先生为了赶时间吃早饭的速度特别快,自己快就忍不住催小宝也快一点。本来孩子的速度是正常速度,被爸爸一催促,心里着急而导致手忙脚乱的反而更慢了。
爸爸吃完早饭,换了衣服鞋子再把家里的垃圾袋拎着就站在门口等小宝,小宝一边忙着吃饭,一边看爸爸这一系列的动作,心里着急还会犯错误,不是把牛奶洒到衣服上,就是弄掉了筷子。爸爸则站在门口不断催促小宝快一点,常常小宝饭没吃完就丢下碗筷,换衣服背书本,不仅吃不饱还会急出眼泪。
我只能好言好语的劝小宝,不要和爸爸一起走,妈妈送上学也很好啊。小丫头是个倔强小家伙,偏偏就要爸爸送。
那就只好教育李先生,先和他约法三章:第一,如果自己感觉晚了或者有急事,就直接跟小宝说清楚要提前走只能妈妈送,让她明白爸爸不能等她;第二,如果愿意等就不许催小宝并在她面前唠叨——你太慢了,快点弄,别磨叽等等这之类让小宝着急之类的话;第三,等她的时候自己找点事做或者做沙发上看手机,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催她上。
约法三章的理由是: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磨叽的孩子,后期形成磨叽的性格和教育有太多的关系。在她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快,什么是慢的含义时,父母已经给她定义为慢了。家长先给定了性,她自然会朝父母预期——会磨叽行为慢的方向发展,然后父母还觉得自己预测的多准确,殊不知先去反思自己?另外一个理由:孩子的系统协调能力肯定不能跟成人相比较,本来你可以五分钟做好的事,孩子可能要八分钟甚至十分钟才能做好。可是你偏偏以五分钟来要求孩子,让孩子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她一方面会手忙脚乱更做不好,还会破罐子破摔干脆拖延。这还会造成孩子性格不自信,一直完不成任务,得不到认可。
还好李先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听了我的分析认为很有道理。
他要有急事就直接和小宝说清楚先走,要没有急事,就安静做在沙发上等,或者放慢自己的吃饭速度等小宝。
其实孩子远远比你想象中有同理心,她知道爸爸在等她,从来不磨叽,一口气喝完汤,吃完饭。洗了手脸就开始自己换衣服鞋子。
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早晨也由原来的兵荒马乱鸡飞狗跳变成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李先生也由原来狼吞虎咽变成细嚼慢咽,享受美食带来快乐,有急事的话可以早起十分钟,反正妈妈的早餐会更早的准备好,这样一天开始就提前了十分钟,也不必催促小宝。
多数我们以为是我们教育孩子成长,殊不知孩子也在教育我们怎么生活。
因为你,我才会更美好。
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