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海讲18:孝亲则忠
《大学》海讲18:孝亲则忠
代海涛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释义:
之所以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而想管教好社会更多人等,这是不可能也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已经掌握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方法,譬如:把对父母的孝顺用于侍奉君主;把对兄长的恭敬用于恭敬士大夫;把对子女的仁爱用于服务人民。
《尚书·康浩》里有一句话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就是要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只要发心纯善,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差太多,总不至于先学会如何生孩子再去嫁人吧!
海讲:
儒家认为孝亲是事君的基础,人如果能够做到孝敬亲人,那他就会侍奉好君王,这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历代君王喜欢儒家的原因。
有人说儒家是为国家君王政权服务的,也有道理,至少孔子当年在周游列国四处求官时是这么想的,他自己也说有哪种人际关系能缔结起来维护政权呢?归根结底还是从家族开始,人人行孝,自然能放大到行政,其实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一“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为政篇)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一成龙大哥这首《国家》就是好歌。国和家本就是骨肉相连的,每个小家庭组成了大国家,大国家在保卫保护着一个个小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过好了,家家和谐,那还不社会太平?社会太平就是国泰民安!
孝敬父母老人,尊敬长辈的人,就会拥护爱戴领导领袖,一个六亲不认的人是不会爱君主王上的。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长兄如父,要尊敬兄长,兄长老大要照顾弟弟姊妹,一个知道亲近爱护兄弟姐妹的人,他在工作中自然也会和身边同事相处的好,一个手足情谊都不顾的人还能顾及同事朋友吗?为人父为人母就要全力以赴工作无私奉献培养子女成才,这样对子女看的重于一切的人,他们会把这个家想尽一切维护好,这就是最好的社群缔结,一个稳定的家庭组织扭结起来了,如果父母对子女都没有担当,国难临头他还顾得上其它吗?只有每个人都拼命保护自己的家庭亲人,一个个单元组织稳固,江山社稷自然牢不可破。
这就是儒家的齐家治国理论。曾子就引用师父孔子的这个观点写了《大学》这一段,他告诉世人,没有小家何来大国?小家都管理不好如何能管理大国?要想统治全国,就要从自身齐家做起,连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都团结不起来,还谈什么理政治国?曾子说“无之”,没有过的事儿。
所以,真正的君子高人都是在家里就以身作则发挥管理经营的能力,把一个家庭管理的和和睦睦,再把自己一个家族管理的井井有条,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教化亲人,然后影响社会。
看看清代大儒曾国藩先生,位高权重,依然勤俭持家,真正做到了齐家,然后挥动大军南下北上清剿太平军,最后功成身退,告老还乡,把“齐家”的智慧运用到了极致。
《朱子治家格言》也是一部典型的修身齐家经典著作,大家学习儒家思想的必读书目,看似洒扫庭除,吃饭睡觉的平常家务事,其实蕴藏着天下大智慧。
还有清朝著名的晋商巨头乔氏家族,儒家风范,从齐家到兴企到治国,堪称一绝。电视剧《乔家大院》《诚忠堂》好好看看。
不从小处着手,只想凭空而得,那是痴人说梦,《大学》就告诉了我们核心事物规律: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道,就是依次推进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