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香?——从味觉到视觉

2017-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Xu_Zhang

古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近工作挺顺,新朋友也挺多,出去玩了几趟心情也不错。唯独就是感觉吃嘛嘛不香(应该不是没用蓝天六必治的原因)。究其原因还是最近懒了,做饭太少,凑合太多。

每次去超市,都会让我食欲大开。倒不是因为食材区的肉多新鲜,青菜多鲜亮,而是那些微波菜,即食面包装上的画儿真是忍不住让人流口水。意大利面上沾的满满的鲜红的西红柿酱汁,面条缝隙几粒大虾犹抱琵琶。方便面配上酱色浓郁的面汤,甚至面上还放着几块“筋肉分明”的牛肉块儿,最后还不忘了P上几缕白气,像是要把面香肉香直接送到你鼻前。能诱惑人的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逛上一圈后,光看就让人饥肠辘辘,挑选几样,从货架上逐一拿去,这一周的伙食就算是交代了。满怀信心地回家一一试过,味同嚼蜡,又不忍弃之,只得囫囵吞下,桌下暗锤下次再也不买了。然则怎奈产品推陈出新,每次去都会有新菜式,图片也是越做越好,还是忍不住再买上一圈。次次如是,周而复始。

我们到底还是“进化”到了一个由图像统治的世界。再厚的书,论点再多的文章,都被简化成了一张张所谓思维导图,在手机里疯传。图文的关系已本末倒置,文字道是成了图的衔接、陪衬。看了一张图,省(胜)读十本书。智力与经验早已沦陷,现在终于连味觉也沦陷了。

面对美食,我们的依据的判断竟然是看。古训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现在就剩下色儿(shai'er) 了。《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时,有一个网络热词叫food porn,译为食物色情。然而色情,就是一个视觉冲击力。美食成了色情,唯独就只说卖相好了。

当然剧组的初衷肯定不是简单地把美食简化成好看。在特写镜头中,锅内各种鲜亮的食材、配料变换着“体位”各自发生着关系,期间剧组还不厌其烦地用赵忠祥老师般浑厚的男中音(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交配的季节)介绍各类食材,烹饪技法。但我估计观众们太关注画面的精美,而忘了那浑厚的声音。反正最后是图片疯传于网络间,声音和介绍却没了,就留一菜名儿。

这也不怪观众自动屏蔽,你要知道好吃,你得懂怎么做。但现在“懂”做饭的人太少了。对不起,口误了,现在做饭的人太少了。我记得当时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其中有这么一个桥段:三年自然灾害时太穷,大家都吃不起。许三观为了给自己家人解馋,用“嘴”给大家炒了一桌子菜。一家人在黑夜里依偎在炕上,听许三观事无巨细地描述一道道美食是怎么炒出来的:用什么料,怎么炒,什么时候放葱,什么时候放黄酒。爆炒猪肝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一下只能炒三下,第四下就老了。黑暗中四下一片吞口水都声音。当时我看得也是口水直流,肚子直叫。我是知道做饭的。知道放了油后,葱姜爆香锅底是什么味道;再放入猪肉煸出油又是什么味道;各个食材放入锅中炒香依次递进的味道;最后出锅时点山那么一点香醋,凭着锅气把醋香带出来是什么味道。有这种经验,才能知道这段字儿带来的冲击力。不知道的,大致就是溜一眼,一目十行。碰上较真儿的,可能还会百度图片一下。

现在下馆子,饭前不拍照,你都不配说自己“吃”过这道菜。一盘菜端上来,先不能动筷子,先劈里啪啦闪光灯乱闪一气,最好还要拍着点热气儿。然后手捧屏幕,低头皱眉苦选滤镜,期间筷子盲伸出去夹几口送入嘴中,夹的什么,什么味道浑然不知。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我,您夸张了,我们也注重味道,不是只有好看的我们才吃。诚然,现在科技还到不了看图就能“望梅止渴”的境界,上完图还是得“是骡子是马,夹起来尝尝”。但看看流行的——也就火锅川菜。不是还有这么一句话么,没有什么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儿,如果有,那就两顿。细看那火锅,麻辣辛香,红彤彤甚是开胃。各种食材一锅烩,一筷子下去夹起来N多涮菜,一口下去,除了辣味还能品出每样儿东西都是什么味儿吗?不就是一个字儿,辣么!吃了半天也就吃了一人气儿热闹。靠着辣,才把食物勉强送到胃。

奋笔疾书到半夜,也没有饿的感觉。估计胃算是毁了,对食物可能真是无欲无求了。从写自己的经历到“讨伐”了半天大家的饮食习惯,最后还不忘在题目上加上一个颇有艺术批判的副标题:从味觉到视觉,笔者知道这个B装大了,为了不引众怒,就此撂笔。

2017年6月29日凌晨于89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